最低補貼1800萬,特色農業又出新政策了!



最低補貼1800萬,特色農業又出新政策了!

導讀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支持部分省份實施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

劃重點

如何實施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建設?

有哪些政策優惠?

特色農業會往哪些方向發展?

在具體瞭解這個政策內容的時候,先讓我們來了解下國家實施特色農業促進項目的工作目標:

加快形成一批以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產業鏈為基礎,集科技創新、休閒觀光、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

壯大一批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規範生產管理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

打造一批知名特色農業品牌,將綠色優質特色產業培育成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民生產業、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戰略產業。

重點支持哪些地區?

2019年國家將重點支持山西、吉林、江蘇、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寧夏10個省(自治區,以下簡稱“各省”)實施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各省根據建設條件擇優確定不超過3個項目,並且國家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貧困縣申請項目。

也就是說,在這些地方的農民朋友可要注意了,國家的優惠是給了,就看能不能把握了!沒被選上的地區也不要氣餒,我們覺得國家將會不斷擴大範圍,爭取促進全國範圍內的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發展。

如何實施?

國家將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去建設特色農業促進項目:

建設全程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

以1-2個優質特色主導產業為重點,建設全程綠色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推進品種改良、品質改進,推廣生產設施、示範技術、質量管理標準化,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稻漁(鴨)綜合種養等生產模式,廣泛應用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生物防治等措施,推動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循環發展;改善儲藏、保鮮、烘乾、清選分級、包裝等初加工條件,促進商品化處理。鼓勵發展訂單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按照綠色優質標準,為普通農戶提供生產、加工、銷售服務,訂單生產比例超過90%,保障產品質量和穩定原料供給。

完善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全鏈條

主要建設分等、分級等產前處理設備,加大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集成應用力度,加快新型非熱加工、新型殺菌、高效分離、節能幹燥、清潔生產等技術裝備升級,積極開發營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適應市場和消費升級需求;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與大型電商合作,建立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或專屬營銷渠道。通過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形式與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讓小農戶充分享受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形成產加銷有機銜接的全產業鏈條。

加強質量管理和品牌運營服務

完善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資料、技術規程、產品等級等標準,推行產地標識管理、產品條碼制度,推進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完善投入品管理、檔案記錄、產品檢測、合格證準出和質量追溯等制度,構建全程質量管理長效機制。不斷挖掘特色產業品牌價值內涵,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的品牌培育體系,實施生產標準化、特徵標識化、營銷電商化“三化”行動,推廣先進品牌培育模式,打造特色種養產品金字招牌、高端精品的企業品牌。

有哪些優惠?

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實施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予以補助。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統籌相關因素測算下達補助資金,每個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不低於1800萬元。各地可按規定積極統籌整合其他相關渠道資金,集中用於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發展。

從上面來說,有農友會問,這和農民有啥關係,都是大戶和政府得益!其實不然,國家為何要投資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發展?歸根到底還是為了鄉村振興,長遠來看,實施這些項目,會優化鄉村環境和基礎設施,擴大農村就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所以說,最受益的還是農民!

特色農業促進項目申請條件

不低於1800萬的國家級項目資金,並且還有地方資金補助,也是有條件的。國家規定,實施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應達到以下條件:

所在地方政府有積極性

項目所在地方人民政府有實施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的積極意願,在財政扶持、金融服務、人才支撐、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用電保障等方面已出臺相關政策和支持措施。政府有助力,項目才能建設起來,國家將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做申報條件之一,也是為了能夠讓特色項目發展多一份助益!

特色產業發展基礎好

所在地產業資源特色較鮮明、比較優勢較明顯、市場認可、出口潛力較大,優勢特色主導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動輒上千萬的投資,國家也考慮了項目的可行性,基礎只是讓項目錦上添花。

特色產業發展潛力大

要求特色產業已初步建立嚴格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機制,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全程化監管,能夠帶動小農戶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特色產業必須要發展的好,還要求能夠帶動農戶增收,國家真是時刻為農友們考慮啊!

此外,項目區還要求在一個縣域範圍內,相對集中連片,規模適中,便於集中打造,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當然,各地情況不一,在國家要求層面的基礎上,具體條件還需要由各省結合實際細化完善。

如何申報特色農業促進項目?

農村農業部表示,項目遴選確定後,於4月30日前,將項目推薦文件、申請表(樣式見附件1)和實施方案(樣式見附件2)報送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審查備案(統一報送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一式3份),材料電子版同時發送[email protected]

附件1:2019年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申請表

省級聯繫人及電話


項目信息

項目1

項目2

項目3

所在縣(市、區)名稱


是否在國家級貧困縣


主導產業名稱


主導產業2018年產值(萬元)


主導產業現有“三品一標”數量


現有省級以上龍頭企業數量(個)


現有合作社數量(個)


主要建設內容


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個)


形成地方標準名稱及數量


認證綠色產品名稱及數量


通過質量認證企業數量(個)


項目總投入(萬元)


其中中央財政投入(萬元)


帶動農民人均增收(元)


帶動農民就業數(人)


副產物綜合利用率(%)


項目聯繫人姓名及電話


附件2:2019年____縣(區、市)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實施方案(樣式)

一、項目縣基本情況

(包括區位、產業、人口等情況)

二、項目縣主導產業發展現狀

(包括產業發展規模、科技研發、質量品牌等情況,現有扶持政策、主要做法、存在問題等內容)

三、思路目標

(包括項目建設實施思路、任務目標等)

四、規劃佈局

(包括項目區現有產業規劃佈局、新項目實施規劃佈局等)

五、項目內容

(包括承擔主體、項目重點建設內容等)

六、資金測算、使用和管理

(包括資金測算及依據,支出方向,資金監管等情況)

七、效益分析

(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等方面)

八、配套政策

九、組織保障

(包括組織領導機制、運行機制、宣傳策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