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控力太差,家长没责任吗?

何方明


小孩子自控力太差,家长是有一定的责任的。

自控力差的孩子都有这几个特征,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没有时间概念,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自我约束,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做到。处于懵懂期的孩子,很多时候也是很难做到的,这是一个自然现象。生活多彩缤纷,处处充满诱惑,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能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世界处处是新奇,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看到的是什么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就会立马去做什么。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的,要想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给予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或许你有也有拖拉,贪玩的毛病,但是,在孩子面前,请尽量不要把这些坏毛病传达给你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当以身作则,努力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向前的父母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父母。


烟雨梦兮183537185


对于自控力这个问题,我昨天刚写过一篇关于我自己女儿玩手机,影响学习的事情。拿玩手机这件事情来说,孩子没有自控力很正常,现在公交、地铁、路上,最常见的都是低头族,个个手捧手机,玩的不亦乐乎。所以大人都没有什么自控力,何况孩子呢?培养孩子,先从我们自身做起,以身作则。

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尚在塑形的阶段,是可以改变的,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将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记得有次在外学习,看到过一个孩子年龄和注意力的比例图,正常的4岁多的孩子,一般注意力只有15分钟,偏大5岁多是20分钟,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孩子能坐住45分钟,是比较困难的。

在我多年的钢琴教学中,发现每个孩子的心智发育是不同的,有的早熟,有的晚熟,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训练。学习钢琴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的注意力都会越来越集中。而集中了注意力,在孩子的学校学习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弹琴,比如画画,比如跆拳道。

有了专注力,再进行自控力的培养,也会事半功倍。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们付出极大的耐心。


心愿艺术罗老师



精神文明92


做为一个周岁宝宝的妈妈观察来讲,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是很强的,你不经意间说的话,做的事情都会被他偷偷学起来,所以说孩子就是大人的镜子,孩子的作为都可以在大人身上找到影子。

所以说,孩子的自制力差,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如果你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虎头蛇尾,你教育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对他来讲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说,教育孩子言传大于身教。

第二、家长要注意,孩子在专注某件事情时,千万不要打断他,比如他认真玩游戏的时候,就不要追着喂饭,你要意识到,你的一些做法可能在一直在打断孩子的专注力。

第三、要对孩子的专注力有正确的认识,孩子的专注力本身就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一个三岁的小孩可能专注力就在5至15分钟之间,你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但无需过于苛刻的要求。


焦虑研究所


这个家长当然有责任了,而且可以几乎认为是全责。越是被过度保护并备受限制的孩子,自控力会很弱,因为自控力是需要孩子自己在体验中慢慢获得。


六岁是性格比较容易培养的时期,以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而过了六岁大多数孩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性格特征,这时候如果去改变已经形成的性格,难度将会大很多,所以培养孩子自制力的重点最好放在六岁以前。如果孩子的自控力太差就说明家长在孩子养成自控力的这段时间里做的不够好,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一点我没有不顺孩子的意思,让孩子掌握了哭闹就能得到的不二法门,因此孩子会自控力很差,或者基本没有自控力。

现在孩子不同于以前,许多家里都有一个孩子,还有很多是老一辈在带孩子,就养成了孩子娇惯,自控力差的性格,而且此种性格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关于自控力的问题家长是要付很大责任的,老师可以指导纠正,但是不起绝对效果。


zhangruobei11


所有的教育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除了很特殊的几个原因之外,也就是说。影响孩子智力方面。还有心理方面,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孩子从出生之后,对于社会的认知,对于自己心理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互动的结果,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以及教育观念,彻彻底底的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另外只有很少数的孩子,因为基因的问题可能会有所特殊,但其实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在整个社会中可以忽略的。

所以说整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的原因,也基本上都是家长的原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每一个孩子如果出现了各种障碍,家长不积极配合解决的话,认为孩子的一生基本上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现有状态。

孩子的自控力通常我们认为就是控制自己的一种能力,这些能力不仅仅包含控制情绪,还包含了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行为,因为在社会中每个人不可能单独的生存,可能永远生活在家庭中,这种能力必须训练必须得到控制。

通常造成自控力差,基本上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大多数孩子在家庭中,特别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往往会做出很多过分的要求,有时候这些过分的要求也得到了家长或者家庭成员的满足,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的心理。

总之不仅仅是自控力问题,还包含所有的一切,都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家长的原因。

当一个孩子慢慢成长之后,特别是成年人以后,他就有了更多的影响,但那时家长的影响在孩子一生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影响。


宜城老师


孩子自控力差,父母怎么可能没责任。伟大的古人都说“子不教,父之过”,所以或多或少都与父母有关。

自控力一般指我们说的自觉性,孩子的自觉性一定要从小培养。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有以下几点:

1.告诉孩子等待的意义与价值。比如说给孩子两块糖,告诉他五分钟后可以吃一块,但他要等到十分钟,两块糖都可以给他。让他最直接的明白等待的价值。

2.挫折教育,培养孩子顽强坚毅的性格。如今的有些父母对于孩子溺爱。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容易培养孩子任性的性格。对于孩子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毕竟带社会上没有人像父母一样时时刻刻惯着你。所以在可控程度上的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一件事情一旦成为了习惯,是很难去改变的。而且好的习惯不仅仅对孩子养成自控力有益,对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4.家长平时多训练孩子的自控力。我小时候很调皮,我妈说我上窜下跳像个猴子,后来送我去学围棋,因为围棋比较磨性子,慢慢就比较老实了。所以家长还是要多注意的。


嘉言易行


所以,我们一般会说孩子的自控力可以从三岁就开始培养。而3-6岁是孩子自控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而这个时间孩子大多都是在幼儿园的,所以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自控力差家长是没责任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首先造成孩子自控力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的纵容与溺爱。我们对孩子严格也多数在小学之后。很多的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容易出现完全由着孩子喜好的情况,比如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看动画片,不让看就不吃饭的事情了。长此以往不想做的事情即使是一定要做的,也不会做了。
其次就是家长的自控力差,比如时不时的冲着孩子发火、大声叫嚷或者前面说着要怎样,但没做到几次也觉得无所谓。我们经常说的言传身教就发挥作用了,孩子模仿父母,间接的也影响到对待事情的态度了。
所以,孩子的自控力差,最大的责任就是家长了。

大禹未来教育


孩子的自控力差,家长没责任吗?

当然有责任,而且占主要责任,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遗传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成分还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自己教养他的人,我的孩子现在是一年级,小学教育的起步,也是教育开始的好习惯培养的关键基础时期,家长的用心引导好习惯,关注学校状态以及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能拔苗助长,这不是急的事情,需要坚持,家长自律,家庭其他成员的配合才能做到成效。

一、给孩子指定一个时间表或者幼儿制作一个家庭公约,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知道详细内容,并配合主导者,决不能拖后腿

二、共情,肯定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其实让孩子来克制冲动,有一定的自控力是有很大的挑战,连有些大人都做不到。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共情,肯定他的情感,再去询问他的想法,最终还不能忘记坚持我们的公约原则,这样的效果就不一样,孩子会觉得他得到了妈妈的理解

三、规矩的重要性

孩子是不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错的,他的对错观念就是从大人那里得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我好规矩,把我好规矩的核心,决不能妥协,当然也不要孩子一犯错你就斥责,要做循序渐进,要做个不吼不叫的家长

最后,告诉大家,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新的理念或习惯的形成并得以巩固需要21天。当然更缺不了我们的用心,耐心和坚持


小鹿糖果瑶瑶


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最初也都是单纯的可爱的。孩子自控力差当然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进行密切持续的关注。待孩子大点,慢慢懂事后,就要循序渐进的给孩子立一些规矩。比如当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非常想要,但别人又不愿给的时候,要告诉他那是别人的,你哭闹没用,抢夺更是不允许的,不要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帮忙要,或直接去买,这样宝宝潜意识就更情绪激动,自控力越来越差。



平时也要专门锻炼一下孩子的耐力,比方孩子要出去玩,父母就说等一下妈妈好吗,待妈妈洗完衣服或别的一些事情,当然不能让孩子等你太久。


实际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密切关注,更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父母孩子的每一处性格缺陷都与父母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作为父母要陪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给予正确的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