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風韻:臨岐菖蒲白佛橋

臨岐鎮佑口往北為原夏中鄉,溪名夏中溪,又名審峰溪,十都源。過紫槽嶺通往臨安縣。

源流途中有菖蒲村,村口有單孔石拱橋,橫跨十都源。橋長15米,寬5米,高6米,跨度10米。拱圈並聯砌置,一側有弧形券面,陽刻“白佛橋”三個楷體字。原每邊有八級臺階。

古桥风韵:临岐菖蒲白佛桥

拱橋兩側有石質欄板,由欄杆(望柱)連接固定。中望柱高0.90米,寬0.24 米。邊望柱高0.80米,寬0.24米,柱頭所雕荷花0.30米,有仰蓮,覆荷。欄板外側雕有麒麟和馬,形態自然生動,工藝精湛,美侖美奐。這種裝飾在淳安古橋中極為少見,具有較高工藝價值。

古桥风韵:临岐菖蒲白佛桥

清光緒《淳安縣誌》記載,白佛橋,在縣北一百一十五里,路通嶶杭。瑤山嶺後源村也有白佛橋,但從距離看,此橋當為菖蒲橋。

菖蒲村為魯氏村居。據臨岐《岐山魯氏宗譜》記載,明嘉靖間二十六世祖燿公偕弟由岐遷此。川原迤邐,夾道通幽,豁然開朗,如入桃花源,山環水繞,多產靈根,物產甚繁。里居圖標有白佛橋,景詩有《 雙橋彩虹》:

紅蓼灘頭錦浪中,雙橋掩映彩如虹。

橫拖銀漢分高下,秋水長天臥碧空。

古桥风韵:临岐菖蒲白佛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