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粽正思端午,懷沙莫問汩羅:古代端午節也放假

俗傳五月五日這天,屈原跳汨羅江而亡,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在這一天都會吃粽子、划龍舟。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是相同的也有很多,尤其是吃粽子南北皆然,只是粽子口味略有不同。

解粽正思端午,懷沙莫問汩羅:古代端午節也放假

在古代,端午節這一天,也放假。“各衙門及裡塾皆放假一天。”皇帝會在這一天,大宴群臣百官,並賞賜百官各種珍饈食物等。而且在這一天,學生還要給老師送禮,這是傳統的“三節兩壽”之一。“學徒送節敬於塾師。”

普通人家,在端午節前要準備好艾葉、菖蒲,端午節一早,就要插到門楣上面,有些地方還會將艾葉、菖蒲做成劍形,以辟邪。親戚朋友之間會以西瓜、肉粽、粳粽、鳳梨、白糖、香珠相饋贈。到了中午的時候,要祭祀祖先、祭神,用牲醴、大面、肉粽、糖粽、西瓜、鳳梨、白糖、桃李瓜果等物。沒有錢的人家只用粽子、瓜果等物,不會專門準備牲醴。祀神之後,要在各處用榕枝或艾葉醮酒和雄黃撒到牆壁、地上,可以避毒蟲。還要用雄黃塗在耳鼻處,有些地方是喝摻了雄黃、硃砂的酒,據說喝雄黃酒,可以避蛇蟲。

解粽正思端午,懷沙莫問汩羅:古代端午節也放假

小孩子在這一天都會受到特別保護,有的地方用五色絲線製成絲索,戴在手腕、腳腕、脖子上,叫做“百歲索”,當然各地的叫法也都不一樣,還有許多其他的稱呼,比如:續命索、長命索、長命縷、續命縷,有的就直接叫端午索。有心靈手巧的人還會用艾葉做成小老虎的樣式,縫在孩子的肩頭上,叫做艾虎。也會用雄黃在小孩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如同小老虎一樣,也可以辟邪。

解粽正思端午,懷沙莫問汩羅:古代端午節也放假

各地基本都有龍舟競渡的習俗,自五月初一起,至五日,寺廟及海岸各船鳴鑼擊鼓,名曰“龍船鼓”。好事者,於港口結巾扇等物為標,劃小船爭相奪取。土人亦號為“鬥龍舟”。

解粽正思端午,懷沙莫問汩羅:古代端午節也放假

在山東濟南,古代士大夫們會攜酒到大明湖泛舟飲食。就算是升斗小民,也都會帶一壺酒找一處柳蔭,呼朋引伴,痛飲一番。“午時天下醉,水底一人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