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端正過

多年前,端午節漸漸被人們遺忘,節日氛圍逐漸走向淡薄。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被規定為法定假日。端午這一中國節,再次散發生命力,激發出一個民族的情感共鳴。筆者認為,過端午節就應該清清爽爽,端午節,端正過,主要應當做到以下四點。

端正文明作風,爭做有禮中國人。端午節假期三天,又見出遊高峰。文明出行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每個人都是當事人,每個人都應該主動來一場文明出行的自省,做文明有禮的中國人。在端午節祥和溫馨的節日氣氛中,開車出行別“路怒”,景點遊玩勿破壞。每一個公民都是城市的風景,想做什麼樣的風景,選擇權在自己手裡。習慣成自然,文明出行是美德。

端正過節心理,理性消費有節制。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過節的習慣發生了許多明顯的變化。春節成了電商“年貨”熱賣節;七夕節被包裝成情人節,奢侈品被貼上“戀人送禮必備”的標籤;中秋節變成以月餅為核心的網購盛宴……電商打折促銷,網友熱情參與,過節基本是買禮物送人和快人一步搶購。有網友調侃,除了清明節,我們可以把所有節日都變成“買買買”的節日。這不,馬上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又搖身一變成了“粽子節”,各種精美禮盒包裝的粽子,配上產地、手工製作等營銷賣點,價格昂貴,什麼時候粽子也變成輕奢品了?

端午節,端正過

端正文化自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古往今來,每逢端午,都會有許多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諸如賽龍舟、吃粽子、拴五彩絲線、掛菖蒲、懸艾葉、飲雄黃酒、驅五毒等等。作為一項歷史源遠流長、流傳範圍廣泛、紀念形式豐富多樣的民間傳統節日,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習俗內容、文化內涵成為國人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的重要符號和載體。

這個端午節,去看一場精彩的龍舟比賽,或是插艾條、掛菖蒲……為人父母者可以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將其獨特的文人氣質與風骨傳遞給孩子。在端午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中,我們應該保持對文化的敬畏之心與感恩之心,傳遞濃濃的家國情懷,彰顯深沉悠遠的文化自信。

端正心中紀律,紅線不可跨越。每逢節日期間,都會有人讓節日“變味”。反“四風”是一項不曾鬆懈的任務,而反“四風”的關鍵節點則在年節。有極少數人企圖借過節虛名行“四風”之實;還需防治吃喝宴請躲進農家、享樂走向“定製化”等問題。黨員幹部、各級黨組織和紀檢幹部要行動起來,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

節日是紐帶,伴隨著思念與感恩,付諸於團圓和陪伴。傳承文化,的確需要與時俱進,但還是應當以保留節日文化中最核心的內涵,並非變成盲目消費、肆意度過。否則,節日的價值就會被逐漸消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