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指數反彈 香港貿發局倡導企業進軍俄羅斯及東盟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編制的出口指數,以50為盛衰分界線,指數高低代表香港出口商的樂觀或悲觀情緒,反映最新的出口前景。指數在今年首季上升4點至39.2,反映企業對所有行業及出口市場的信心全面回升。

3月14日,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於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內地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令出口商情緒有所改善。然而,預期兩國爭議並未能即時解決,貿發局建議企業擴展業務至新市場,如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東盟國家。"

出口指數反彈 香港貿發局倡導企業進軍俄羅斯及東盟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左二)於新聞發佈會上建議企業開展多元化業務,以應對今年環球眾多不確定因素。

中美貿易摩擦憂慮降溫 帶動首季出口指數回升

中美展開貿易談判改善出口商情緒,令香港首季出口指數上升至39.2。關家明說,雖然指數仍低於50盛衰分界線,但升幅令人滿意,特別是玩具業及歐盟市場,分別上升了17.1及5.6點。"我們對今年的出口增長預測維持不變,出口貨值升5%,出口貨量升3%。"

市場前景方面,各市場出口指數均在50分水嶺之下,相對來說,在眾多行業中,出口商最看好機械(42.2),其次為玩具(41.4)及電子(39.7)。而出口市場方面則對日本(48)最具信心,其次是歐盟(47.4)、美國(46.1)及中國內地(45.7)。

出口指數反彈 香港貿發局倡導企業進軍俄羅斯及東盟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指出,日本成為香港企業最具信心的出口市場,其次為歐盟、美國及中國內地。

美國買家削減訂單或壓價 逾半受訪者考慮覓新市場

香港貿發局經濟師馮凱盈指出,香港出口商對中美貿易摩擦憂慮降溫。相較於去年第四季(54.4%)相比,較少受訪者(51.4%)擔心中美貿易摩擦不利短期出口表現。惟仍有近半受訪者(48.5%)已親歷中美貿易糾紛帶來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削減訂單(69%)方面,其他衝擊還包括遭買家壓價(34.9%)、取消訂單(22.7%)以及分擔或承擔部份新增關稅成本(16.2%)。

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逾半受訪者(54.1%)正考慮發展美國以外的市場,其他計劃還包括轉移生產或採購基地(27.4%)以及縮小公司規模(19.9%)。

出口指數反彈 香港貿發局倡導企業進軍俄羅斯及東盟

香港貿發局經濟師馮凱盈表示,香港出口商對中美貿易摩擦憂慮降溫,而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逾半受訪者正考慮

俄羅斯遠東地區 替代生產基地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陳永健指出,俄羅斯遠東地區(又稱遠東聯邦區FEFD)天然資源豐富、土地充足、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加上經當地進入歐亞經濟聯盟國家(EAEU)暢通無阻、政府又提供了慷慨的稅務優惠,是一個具吸引力的製造業投資熱點,"從事食品加工、紙張和紙漿、橡膠和塑料、電氣設備、醫藥和珠寶行業的企業特別適合在FEFD拓展業務。"

FEFD在過去五年先後成立了一個專責部門及四個官方機構,以加快改善基建設施及提升區內生產力。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舉措是成立了遠東發展集團公司(FEDC),監管18個超前發展區(ASEZs)以及22個享有符拉迪沃斯託克自由港待遇(FPVs)的城市。

"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FEFD不單為企業提供了新的製造業投資機遇,產品更可免稅進入俄羅斯、白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及亞美尼亞;同時,亦成為目前受美國關稅影響的農產品的替代來源地。"陳永健表示:"舉例說,有內地及俄羅斯投資者開始在FEFD的阿穆爾州及猶太自治區,生產豆類加工產品以供應內地市場。"

出口指數反彈 香港貿發局倡導企業進軍俄羅斯及東盟

俄羅斯遠東地區天然資源豐富、土地充足、基礎設施持續完善,不單為企業提供了新的製造業投資機遇,產品更可

企業宜把握FEFD海產及旅遊業商機

陳永健同時建議企業可以考慮從FEFD進口多元化產品。他說:"此區域可通往盛產螃蟹和帶子等冷水海鮮的北太平洋,除了提供美食外,當地商人還開發了一系列化妝品和保健品,包括海參面膜以及被稱為‘西伯利亞靈芝’的白樺茸精華。"

陳永健又指出,FEFD正計劃開發具備綜合度假村和賭場的娛樂區域,以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香港公司除了投資及管理項目外,亦可提供營銷服務,向亞洲潛在旅客宣傳及推廣當地的旅遊熱點。"

出口指數反彈 香港貿發局倡導企業進軍俄羅斯及東盟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陳永健指出FEFD區域可通往盛產冷水海鮮的北太平洋,建議企業可以考慮

東盟電子商貿機遇持續增長

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人口年輕且精通使用科技產品,令這些國家的企業對消費者(B2C)電子商務快速增長。香港貿發局經濟師袁淑妍表示:"東盟中產愈來愈熱衷網購,或以多種渠道購買旅遊消閒、時裝和娛樂,以及消費電子、健康、美容及保健的產品及服務,而網上評論往往左右他們的消費決定。"

袁淑妍說,由於市場非常分散,令電子商貿平臺的競爭異常激烈,而社交媒體則愈來愈受歡迎,成為小型供應商或新品牌的理想營銷平臺。她建議企業可以考慮通過百貨公司或專賣店作全渠道零售,或在社交媒體及B2C 平臺售賣產品,以開拓相關市場。

袁淑妍又提到已生育的女性在推廣嬰兒和孕婦用品時具有一定優勢,她們會與"新手媽媽"分享育兒經驗,甚受歡迎,這正好促使"媽媽企業家"的冒起,"另一方面,母乳餵哺在東盟國家愈來愈普及,而消費者偏好天然、有機及不含化學劑的產品,為香港貿易商帶來新商機。"

至於時裝及配飾行業,袁淑妍建議企業可以從品牌意識較低的年輕消費者作切入點,而東盟電商也樂於在貿易展覽會上採購創新、時尚及獨特的商品。"出口商可以通過參加香港的貿易展覽會及商貿配對服務,與東盟電子零售商建立聯繫。"袁淑妍補充說。

出口指數反彈 香港貿發局倡導企業進軍俄羅斯及東盟

香港貿發局經濟師袁淑妍表示,已生育的女性在推廣嬰兒和孕婦用品時具有一定優勢,促使"媽媽企業家"的冒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