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才能成功的躲过二战的浩劫?

毒刺剑客


二战时期的瑞士可以说是欧洲的一个世外桃源。这皆因他们的中立政策和审时度势。

1940年德国成功入侵法国后,瑞士就处在轴心国的包围之中。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瑞士不断在国防计划中加大投入。再加上瑞士地形的崎岖,不利于机械化部队的展开,所以希特勒放弃了攻打计划。

不过,瑞士为了迎合希特勒,曾拒绝从德国境内逃出的犹太难民进入瑞士。仅1942年,就有超过30000犹太难民被拒绝入境。更为重要的是,瑞士境内的犹太人护照都被红色J来标记。

在瑞士银行中,纳粹党存储了大量的财产,瑞士帮助纳粹党将这些财产用于到中立国家购买战备物资。

另外,瑞士向轴心国开放连接德国和意大利的铁路,并且所有列车上的物资都无需经过检查就可通过。




星点聚影


从二战经历分析瑞士躲过战祸未免格局太小,应该在地理、历史与武装中立几个因素中得出结论。

瑞士联邦位于欧洲中西部内陆,北接德国,东临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毗意大利,西连法国,国土轮廓像残缺的水母,面积4.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37万(2016)。

一、山国地形地貌易守难攻,资源不丰,军事占领意义不大

全境地势高峻,平均海拔1350米,呈南高北低状,分为西北的汝拉山区、中部高原及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三个自然地形区,山国特征明显。阿尔卑斯山区横贯国土中南部,占国土的58%,它由积雪高峰、深谷和冰川等构成,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0多座,最高点杜富尔峰4634米。中部高原平均海拔580米,占全域30%,地势开阔,森林牧场相间,是富庶的农业区和人口集中区。西北山区占国土10%,松柏草地遍野。

全境水力与森林资源丰富,矿产匮乏,能源及工业原料仰赖进口。

二、威廉·退尔的故乡让周边大国忌惮,作为四周被德法意奥包围、地形复杂的山国,成为列强间的缓冲国在19世纪初成为现实

13世纪中期起,该地由哈布斯堡王朝直接统治,不甘受制的山民以退尔为典型代表,他百步穿杨救儿子、杀恶官,成为瑞士争取自由、反抗外敌的象征。1291年,当地三方首领结为争取权力自主的同盟,揭开瑞士争取独立的新篇章,到1370年,共有8个州结成联邦。1499年取得事实上的独立。17—18世纪末,瑞士没有卷入任何欧洲战争。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一直保持中立。1992年,瑞士加入IMF和世界银行。2002年,全民公决后成为联合国第190个成员,并已成为申根国家。

三、中立不是放弃武装与自卫,恰恰相反,瑞士几乎“武装到牙齿”但从不“咬人”

瑞士在安全上从不懈怠,它一直实行义务兵役制,国民有强烈的国防意识,男性20—42岁服兵役,43—52岁改为民防,每年15.5万人登记服役。全境有30多万个防空洞、5000多所地下公共防御设施,法律允许军人持枪回家,以便随时卫国,曾有报道调侃“民兵式的军人漫无目的地在各州行军露营”。民间拥有200多万支枪械,每年死于枪击者有300人,2011年公决中“反对武器暴力”的限枪倡议被否决。


ruixuezhaofen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绝大多数瑞士人同情同盟国,这就是希特勒不断表达对瑞士的蔑视的原因。为了充分了解瑞士在二战期间的立场,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希特勒在试图建立第三帝国时没有入侵该国的原因。希特勒将瑞士描述为面对欧洲的一个点,其地理位置和文化似乎都是纳粹的明确目标。

总结希特勒不会入侵瑞士的理由的一个好方法就是风险与回报。在德国入侵的前景下,瑞士人在瑞士国防计划中进行了大量改进和投入。随着崎岖的地形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这并没有使瑞士成为一个特别容易的目标。不仅风险很高,对希特勒的奖励也不是很大。瑞士和德国已经建立了有利的贸易伙伴关系,这有助于德国的战争努力。此外,中立但臭名昭着的瑞士银行使瑞士对纳粹有用。

毫无疑问一旦盟军被击败,希特勒就会动员对瑞士的袭击,但事实上他的注意力和资源都集中在更大的敌人身上,因此对瑞士的任何攻击都必须等待。然而到1940年,瑞士完全被轴心国包围,而纳粹占领了法国,使得越来越难以避开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瑞士允许并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纳粹德国的方式,瑞士喊出了中立口号。盟军和轴心国都向瑞士国家银行出售了大量黄金,并严重依赖其经济稳定性。德国国家货币不再是国际市场上的支付手段,这意味着纳粹得依靠瑞士银行从其他国家购买战争机器和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