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年味:綠皮火車和家門口的臘肉

兒時記憶裡年的味道,充滿著儀式感。從元旦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每個人都開始為春節忙碌著。


綠皮火車上的春運慢生活

春運時期的綠皮車,對年幼的我來說,是最有儀式感。火車票要提前一個月去排,小馬紮是當時最偉大的發明。火車很擠,但擠不掉大家的熱情,彼此寒暄,工作生活孩子,話題源源不斷!慢慢駛過的綠皮火車,乘載著歸鄉人藏不住的歡樂。

早年的年味:綠皮火車和家門口的臘肉

飄香的臘肉

一入臘月,各家的媽媽們都要忙碌起來。用來晾曬衣服被子的陽臺,被臘肉填滿。五花豬肉拌上鹽椒香料,放在陽臺上曬上好些日子,再混合著曬乾的醃菜,在壇中繼續醃製,待年夜飯到來前再開壇。濃膿的香氣,讓人口水盈盈。

早年的年味:綠皮火車和家門口的臘肉

忙碌的年三十

三十最大的事情就是年夜飯,菜品如何搭配,分量如何把控,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步驟,要考慮的細節其實不少。因此,家中的女士們總是從早上就開始忙碌著。

早年的年味:綠皮火車和家門口的臘肉

廚房是孩子的禁地,於是年幼的我們會組成一個貼春聯小分隊。負責幫助各家把舊的春聯撕掉,以及做貼春聯主力們的嚮導,告訴他們貼的正不正。

早年的年味:綠皮火車和家門口的臘肉

薦自“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