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将故宫做成上市公司的院长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故宫,这个几百年来的皇家重地,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逐渐成为了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历史的场所。

一个将故宫做成上市公司的院长

而近几年来,故宫更是以全新的面貌进入大众的视野。成果是明显的,故宫的文创产品的营业额已经突破15亿元。而这个数据已经超过A股的1500多家上市公司。再加上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可以说,故宫正在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

而在这其中,故宫第六任园长单霁翔的功劳不容小嘘

一个将故宫做成上市公司的院长

2012年,单霁翔刚刚上任时,就发现故宫博物院与他想象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资料里,故宫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收藏中国古代珍贵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宝库;也是全世界观众来访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

但当单霁翔真的走进故宫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有70%的地方都竖着“观众止步”的牌子,超过九成文物睡在库房;游客机械地跟着导游的小旗在故宫的中轴线往前走走着。

一个将故宫做成上市公司的院长

单霁翔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从故宫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到去年点亮紫禁城“前三殿、后三宫”;从推行实名制售票成功限流,到整治外部环境让观众有尊严地参观;从逐年不断扩大开放区域,到成立故宫文物医院让不少文物“起死回生”;从开发各种时尚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到启动极具文化氛围的观众服务中心……

一个将故宫做成上市公司的院长

其中文化创意产品的缤纷面世最受大众瞩目。以假乱真的朝珠耳机、雍正钓鱼书签、“朕亦甚想你”、“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奉旨旅行”行李牌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推出,令许多人眼前一亮,并在年轻人中迅速圈粉。2014年一组题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通过微信走红,累计转发超过80万次。“四爷”雍正是这样自在的汉子:斗猛虎、射飞鸟、逗猴子、濯足抠脚、抚琴晃脑……

“想让故宫的文物资源活起来,首先得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展示,融入现代生活。文化创意产品重在‘创意’两个字,如何能做到创意呢?首先要研究人们的生活。人们在今天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人们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人们在用什么样的手段接收信息?只有一直跟踪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才能做出让人们满意的文创产品。其次便是挖掘自己产品的内涵,只有把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和当下的社会生活对接,才能够影响人们。当然,还要不断地追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所以我们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用科学技术进行传播的能力是无限大的。”单霁翔说。

一个将故宫做成上市公司的院长

对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故宫文创的成功,都是一个典型范例,它让人们知道,商业、情怀、责任,这些名词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今年是故宫六百年,单霁翔说:

“我们希望故宫600岁生日那天到来的时候,能把一个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