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二次复发该怎样进行预防?

关注肝脏健康


脑梗死不但有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还有高复发率。在医院里二次复发甚至三次复发的患者也不少见。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同时要同时给他们讲一些该如何预防复发。



坚持服用预防用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如果有房颤患者一定要去心内科进行抗凝治疗。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5,维生素B12。同时"三高"患者要控制好,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平时不但按时服药每天监测血压,情绪也要控制好。

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饮食要清淡,油炸,肥肉,内脏,高热量的食物等避免食用。戒烟戒酒,不要熬夜,不要情绪激动。每天坚持锻炼,因为脑梗死患者都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一定要早期,持续的坚持锻炼。而且活动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供血不足情况。



脑梗死预防二次复发,不仅仅需要患者本人的努力,同时需要家属的关心和帮助。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复科李医生


脑梗死是危害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近7成的脑梗死患者留有后遗症,而复发率更是高达40%以上。

为什么脑梗死的复发率这么高呢?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动脉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存在动脉硬化的情况。就像一根锈迹斑斑的“水管”,这次这里堵了,下次换个地方堵,主要是这根“水管”整体的情况不良,年久失修,不注意保养。第二是后遗症导致容易生成血栓。脑梗死病人会遗留有一定后遗症,大多是肢体的活动不良。肢体的偏瘫导致血液流速减慢,容易形成血栓,突然的活动又会导致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在预防上呢,首先,第一次脑梗死后要积极康复,6个月内都是黄金康复期,主动运动配合被动运动,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第二呢,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需要当心,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等。第三戒烟戒酒,不吃油炸、甜食、高热量食物。


阿卡酱医生


我觉得能够认识这个问题,说明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我来分析一下一次脑梗塞已经让人生不如死,怎么会发生第二次呢?

第一个主要原因,是心里上对这个病认识不够,不知道脑梗塞是老年人的一种血管退行性变引起原因,退行性变是什么意思,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慢慢发生的疾病,在脑梗塞高危因素没有解除的情况下 ,总认为自己好的差不多了,应该没有问题了。所以贸然停药,而且停药后可能又没有定期复查。因而脑梗塞又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下预防就是停药前问问医生再决定。


第二个原因我认为就是病人长期服药,病人总会担心经常吃药,是药三分毒,担心药物的毒副作用,故而有意无意的停药了,其实这个药物的毒副作用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个药既然你吃了很久了,说明是可以吃这个药的,还有就是这药主要在正常的适用症,正常的剂量下,都不会出现太多副作用的,当然定期复查相应的检查,比如讲血脂药的肝功能损害,定期复查肝功能,肝功能正常就可以了。

第三个原因,不能怪病人,只能怪药的一些特性了,比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极少数人可以出现阿司匹林抵抗,药物吃一段时间后因为某些原因,这个药不起作用了,这个怎么办呢?现在有一个检查,叫血栓弹力图,可以判断血小板的功能,判断是否阿司匹林是否仍然有效。

第四个原因,有些人有病在身,饮食生活不注意,高危因素不避免。

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指正。

怎么样?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不要忘记点击“关注”二字再“点赞”一下呀!我是专业的神经外科从事介入的医生,会有更多的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货“奉献”给你的。谢谢。


神经介入戴医生


对于脑梗死而言,如果得了一次,那么极有可能再发,众所周知,脑梗死的致残致死率极高,很多时候,一个人得病摧毁的是一个家庭,我们如何能不重视呢?

作为一个已经得脑梗的病人,我们如何做呢?

1、降低危险因素带来的危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不运动这样高危因素加速了粥样硬化的进展。

预防二次梗塞,就是要按时服用阿司匹林加他汀,抗血小板聚集,抗炎,稳定斑块。同时积极的控制三高,戒烟戒酒,减肥,运动,定期复查。

若为房颤引发脑梗,注意积极抗凝,华法林为多年老药,当然服药同时需要定期复查INR,若有条件可以口服新型抗凝药物,比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也可以选择消融手术,及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



2、饮食生活方面: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以五谷杂粮,新鲜应季的蔬菜水果,植物油为主,适当补充鱼类,以白肉为主,少量坚果等等健康饮食。注意饭后适当活动,注意睡眠质量,保持情绪平稳。

脑梗死致残致死率极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尤其是后遗症严重降低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着整个家庭生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是硬道理。

心血管内科王医生于2018.7.12日编辑


心血管王医生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对于发生了一次脑梗死的病人,很有可能再发第二次,做好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的确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如下:


1.饮食习惯改变,推荐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总食物热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果、豆类、深海鱼和全麦食物。

2.高血压的管理,如果有高血压,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上,如果不伴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血脂异常的管理,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建议控制在1.8mmol/L以下或较原来下降50%。甘油三酯控制在正常水平即可。

4.血糖的管理,应定期监测餐前和餐后血糖,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推荐糖化血红蛋白<7%,理想值为6%以下。

5.高同型半胱氨酸,如果发生脑梗,应该测一下同型半胱氨酸的值,如果超过正常,应当口服叶酸、维生素B6和B12。

6.肥胖,所有有过脑梗的病人,都应留意体重指数(BMI),建议控制在25以下,同时要留意腹围,中国的标准是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0cm。

7.吸烟,有过脑血管病,一定要戒烟。

8.饮酒,建议戒酒,如果不能戒酒,建议每次不超过一杯(啤酒375ml,红酒150ml,白酒45ml),一周不超过5次。

9.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有过非心源性脑梗死,建议开始长期抗血小板药物口服。

10.抗凝。心源性卒中,建议开始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进行二级预防。

11.他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建议长期服用他汀,降血脂同时协同预防再发脑梗。

12.如果有房颤或卵圆孔未闭等心脏病,治疗原发病。

13.颈动脉狭窄,如果狭窄达到70%或以上,同时近期发生脑梗或短暂性脑缺血,建议支架或颈动脉内膜剥脱。

14.其他一些特殊情况,如动脉夹层,抗凝或支架治疗;烟雾病进行血管重建;镰状细胞贫血建议定期输血纠正贫血及高凝状态。其他原因的高凝状态对症治疗等。

脑梗的二级预防,生活习惯改善是基础,危险因素控制是关键,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是辅助。积极预防一定会减少再发几率的!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脑梗后最重要的治疗是什么?是通过药物预防再发脑梗!脑梗死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由于脑血管塞住了可引起脑组织血液功能障碍,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致残率、致死率都比较高。

那么再发脑梗有哪些危险的因素需要预防呢?

脑梗塞与动脉粥样硬化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很重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在美国有机构通过研究发现假如有2个或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发生再次脑卒中的风险是显著升高的!

1)高血压,很显然大家都认识这个疾病,但是很多老百姓不知道的是高血压是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在美国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随着血压升高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随之增高,一旦脑卒中处于稳定,那么降压治疗是能够降低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几率。

2)吸烟,有研究表现,吸烟的患者与从未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脑卒中的风险大幅度增加;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长年累月吸烟,颈动脉狭窄发生的风险亦大幅度增高;而众所周知颈动脉为大脑提供着血氧;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倍!

4)血脂异常,胆固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存在强烈相关性的,有研究发现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大量饮酒、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左心室血栓、房间隔缺损等)、血液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感染、肥胖、缺乏锻炼、放疗等等。

上面介绍了危险因素,那缺血性脑卒中有哪些常见的病因呢?

最常见的包括心房颤动和颈动脉狭窄,而心房颤动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可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这是由于左心房心脏栓子脱落,并随着血流栓塞到脑血管而起病。而后者正如前面所说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着血氧。

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包括调控血压、控制血糖、抗血栓,应用他丁类药物降脂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


e医路有你


脑梗死二次复发的预防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难题。首先,脑梗后再发二次脑梗、三次脑梗、多次脑梗的概率非常高(当然,主要是二次脑梗,因为很少有病人在遭遇了两次脑梗之后,还能挺到第三次),这个概率有多高呢?差不多百分之五十的脑梗病人在脑梗后还会再发一次脑梗,发病风险远远高于正常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出现脑梗一般是有基础疾病的,比如房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这些疾病长期存在,导致患者的血管(以及其他方面)发生了病变,健康程度远不如正常人,因此很容易再一次发生脑梗塞

如何预防?

比如有房颤的病人(心脏内容易产生栓子,脱落后堵塞脑血管造成脑梗),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等。如果高血脂患者,需要服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血脂药物。如果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

2.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于脑梗后病人预防二次梗死有很大意义,近期也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能抗癌。好药

3.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少吃油腻,这是老生常谈了。避免熬夜

4.适当运动,做好康复锻炼

一些轻微脑梗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后遗症,那么每天要有适度的运动。对于后遗症严重,比如瘫痪在床,那么家属应该做好护理,进行康复锻炼(进行被动运动,比如按摩,帮病人活动手脚,有条件可以利用康复器械),长期卧床,血液回流受阻,也很容易形成血栓。

5.多次芹菜和洋葱

前面我的回答已经介绍过这两种食物,对预防脑梗有好处,这里不再赘述。

6.定期复查,评估身体情况

一般推荐半年或者一年。


人体探索者


脑梗塞方的基础原因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和动脉硬化。所以在预防上主要是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粘,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在变季之时还可以预防性输液,这都是比较有效的做法。建议你在饮食桑注意低盐低脂清淡一些,不要吃咸的,少吃油腻油炸食物,还要适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最好能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2、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应该<6.0mmol 3、系统治疗心脏病。 4、戒烟酒。 5、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化验检查 6、合理锻炼身体:根据自身情况加强身体锻炼,并注意改善脑梗塞后抑郁等情绪。 7、注意季节的变换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在冬春季节转换、秋冬季节转换期间,要注意脑梗塞病人的病情复发。 8、使用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但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塞复发的药理作用单一。


医格


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疾病的再发无疑是巨大的打击。那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要多注意些什么,才能更好预防疾病的再发呢?

1)提及高血压疾病,很多人都不会感觉到陌生。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高血压的存在,可以促进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此外,根据研究发现,随着机体血压的升高,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会随之增高。一旦其脑卒中疾病处于稳定状态的话,此时再进行适当的降压治疗,则能够降低机体复发性脑卒中的几率。

2)吸烟,研究指出,吸烟的患者与从未吸烟者相比,其罹患脑卒中疾病的风险会大幅度增加。此外,如果机体长年累月进行吸烟,那么其颈动脉狭窄疾病发生的风险还会大幅度得到增高,颈动脉作为大脑供氧的主要通路,一旦其存在有异常情况,势必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机能。

3)血脂异常,值得重视的是,胆固醇的发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有强烈相关性的,根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生风险的增加有着一定关联。

从事神经外科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颅脑外伤,以及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


医联媒体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我国脑卒中亚型中,近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高达17.7%。那怎样预防再次复发呢?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复发和死亡的主要手段。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预防和不可预防两类,应积极控制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可参考以往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及二级预防指南。下面我来重点介绍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关注度高且可进行干预的危险因素。

1、 高血压: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

2、 脂代谢异常: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推荐给予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证据表明,当LDL-C下降≥50%或LDL≤1.8mmol/L时,二级预防更为有效。

3、 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目标<7%。

4、 吸烟:建议有吸烟史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戒烟。

5、 睡眠呼吸暂停: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改善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脑卒中患者,可改善预后。

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于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且血同型半胱氨酸轻度到中度增高的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B12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7、 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建议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8、 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对伴有房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

脑卒中患者规范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复方风险、改善临床预后,但是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是能否持续二级预防的关键。国内外观察性研究显示:具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更好。因此,提醒各位已患脑卒中的患者,要想预防再次复发,上述的几条危险因素一定要严格控制。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58-2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