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孫權為什麼把首都建在搶來的荊州屬地武昌?南京和蘇州不適合建都嗎?

NO667788


誠邀,如題。在亂世中,或為戰爭,或為發展,遷都是一個很平常的抉擇,三國時期,除了蜀漢的都城穩定在成都,曹魏和東吳的都城都曾多次改變。

以東吳為例,東吳的都城是魏蜀吳三分遷動最為頻繁的,多次遷動都城的背後是東吳政治力量以及孫權複雜心裡變化的結果。

公元196年,東漢朝廷封孫策為”吳侯”。吳開始建都於吳郡(治今江蘇蘇州)

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孫權由吳郡遷徙治所到京城(今江蘇鎮江)。

公元211年(漢建安十六年),孫權遵從張紘主張,遷徙治所到秣陵,築石頭城,並將秣陵改名為建業。(今江蘇南京)

公元229年(黃龍元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建都武昌,後遷建業(今江蘇南京)

可以看出來,孫權心中的都城應該是在建業和武昌之間不斷的徘徊,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建業和武昌代表著孫權的兩種心態,即到底是兼併天下,還是選擇偏安一隅。

武昌代表著進攻,因為當時武昌的地理位置歸於柴桑歸於揚州,武昌在當時也是一個要塞,在當時水軍的優勢上孫吳也是可以守得妥妥的;建業當然易守難攻 可是那也是偏安一隅。武昌地處前線,如果孫權定都在武昌,那麼孫吳軍隊就可以很方便的北上襄陽,宛城,進而攻擊曹魏許昌了。但是同時,定都武昌也就意味著會很容易受到來自曹魏或者蜀漢的進攻,我們可以想象,在孫權剛稱帝時,意氣風發,想要兼併天下,於是孫權才把首都定在了武昌。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首先說說孫權曾作國都的武昌。

夷陵之戰後,孫權做了一項重大戰略調整,把大本營從建業搬到了荊州,具體地點在江夏郡的鄂縣,孫權將其改名為武昌。

這個武昌並非現在武漢三鎮的武昌,而是今湖北省鄂州市,也在長江邊上,位於武漢的下游,兩地相距120公里,約合漢代350裡。

孫權為什麼選擇武昌呢?作為孫吳新大本營,武昌顯得更為鞏固,這裡的自然條件非常好,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其東南方的幕阜山餘脈,山勢險峻,是天然的軍事屏障。

武昌臨近江邊的西山景色十分秀美,環城繞廓有洋瀾湖和三山湖,讓古武昌城顯得景色宜人,適於居住。附近的西山還自古出鐵,離武昌不遠的汀祖、碧石和大冶的銅錄山一帶銅礦豐富,冶煉業在這裡早有一定規模。

武昌城西90裡處有樊川,可停泊水軍船隻,與樊川相連的有長達百里的梁子湖,湖面很寬,水量足,終年不枯,是操練水軍的理想處所。由樊川還可輕鬆進入長江,其交匯處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要塞樊口,這裡已經成為孫吳水軍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要與強大的魏軍爭衡,水軍是吳軍的致勝法寶,孫權一向重視水軍建設,大本營遷到武昌後,孫權“於武昌新裝大船,名為長安”。

到了孫吳黃武八年(229年)4月,孫權在武昌城南郊稱帝,定國號為吳,定國都為武昌。武昌,成為孫吳政權的第一個正式國都。

其次說說孫權為何又退出了武昌。

孫權在武昌稱帝后,沒過多長時間又主動退出了武昌,將國都遷回建業,也就是南京,時間是孫吳黃龍元年(229年)9月。

武昌為作孫吳的國都僅僅只有5個月,如此倉促的定都與遷都,讓外界十分不解。

其實,主要原因是蜀漢。孫權稱帝后,主持蜀漢國政的諸葛亮主動與孫權結好,派人出使武昌,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孫權也積極回應,雙方“絕盟好議”,恢復了孫劉聯盟。

雙方認為,擺在各自面前的最大問題是聯手滅掉曹魏,對此雙方進行了盟誓,並且還想到了曹魏滅亡以後領土如何劃分的問題。

當時曹魏佔領的北方領土主要有9個州,即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兗州、冀州、幷州、涼州以及司隸校尉部。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將這9個州一分為二,雙方各執其一。

這項“分天下”的方案,具體內容是:豫州、青州、徐州、幽州歸孫吳;兗州、冀州、幷州、涼州歸蜀漢;司隸校尉部以函谷關為界,西邊為蜀漢,東邊歸孫吳。

此前孫權命步騭遙領冀州牧,朱然遙領兗州牧,根據雙方盟約,冀州和兗州在掃平曹魏後將歸蜀漢,孫權下令解除步騭和朱然的這兩項兼職。

諸葛亮也迅速作為回應,他上奏後主,把魯王劉永的封號改為甘陵王,把梁王劉理的封號改為安平王,原因是魯國、梁國都在未來孫吳的轄區內。

為了表示對盟約的尊重,孫權做出重大舉措,將國都由武昌遷回建業,以表明自己無意在西面與蜀漢相爭的誠意。

最後說說孫權為何頻繁“遷都”。

孫氏的大本營最早是吳郡的吳縣,也就是蘇州,孫策死時,曹操曾以朝廷的名義下詔,限定孫權的活動範圍就是吳縣周邊。

但孫權掌權以後發展速度很快,地盤越來越大,不僅佔有江東,還渡江奪取了廬江郡、九江郡等地,又西進荊州,赤壁之戰後佔據了長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夷陵之戰使其在荊州的 地盤得以鞏固。

孫權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向西移,為方便指揮,孫權的大本營也不斷向西遷,先由吳縣遷到京口,也就是鎮江,再由京口遷到建業。

孫權後來將國都由武昌遷回建業,除蜀漢關係方面的考慮外,也有鞏固長江防線的考慮,長江是一道天然防線,但它的缺點是太長了,需要大量人馬防守,處處設防又難以做到,所以只能重點防禦。

江東是孫氏的根據地,別的地方能丟,這裡不能丟,所以江東一直是孫權經營的重點,為此他下大力氣搞了一個濡須口要塞,後來又搞了一個東興要塞,這兩處要塞都是護衛建業的。

所以,孫權回撤建業,一方面是與蜀漢關係的考慮,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內在的需要,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目的,確保自己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南門太守


蘇州、南京、武昌,都曾經是孫吳政權的都城。孫吳政權都城的搬遷,只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做出的決定。

我們來看看孫吳政權都城的搬遷史。

建安元年,即196年,漢獻帝定都許昌之後,孫策聯合了曹操,被封為吳侯,治所就在吳郡,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地區。

建安十三年,即

208年,隨著東吳往北方的擴張,孫權將治所搬遷到了京城,就是現在的江蘇鎮江地區。

208年,孫劉聯合跟曹操打了赤壁之戰,曹孫劉三方瓜分了原來劉表統治的荊州地區。

建安十六年,即211年,孫權為了鞏固對荊州區域的統治,將治所再次南遷到了秣陵,築起了石頭城,並且改名為建業,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

孫吳政權是在南京建都的第一個朝代政權,南京從此有了很多別稱,比如石頭城等。

此後,孫劉之間經過了多次戰爭。

建安二十年,即220年,關羽樊城大敗,在臨沮被孫吳將領馬忠擒殺。孫吳從此取得了原來劉備集團所佔領的荊州區域,將劉備的勢力驅逐出了荊州。

同一年,漢朝廷(曹操)封孫權為荊州牧,南昌侯。孫權為了加強新收服區域的統治,遷治所到了鄂,並改名武昌,就是現在的湖北武漢地區西部的鄂城附近。

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曹丕代漢稱帝。

記住220年吧,關羽死,曹操死,曹丕代漢,孫權遷都。

229年5月,孫權稱帝,建都武昌。因為220年時,治所就在武昌了,所以,孫權稱帝時,就建都在了武昌。

229年9月

,孫權稱帝4個月後,就遷都建業

264年,吳主孫皓繼位,殘害了很多東吳宗族和舊臣。

265年,孫皓由於內心不安,加上一些術士的蠱惑,再次遷都武昌

266年,即孫皓遷都武昌的第二年,有人在建業想擁立孫皓的弟弟孫謙為帝。孫皓雖然平定了這次內亂,但是這次事件,讓他覺得建業才是孫吳的根基,又將都城遷回了建業

266年是孫吳最後一次遷都,直到280年,孫吳被西晉所滅。

由此可見,孫吳政權治所(都城)的搬遷,多跟孫吳的勢力擴張和東漢朝廷(曹操)的冊封有關。

而孫吳政權稱帝之後,除了1年多的時間都城在武昌外,其他時間都定都建業,即現在的江蘇南京

,孫吳政權由此也有了江東政權的稱呼。


奕天讀歷史


孫權一定要把首都放在荊州伏擊的武昌,捨棄原先的根據地建業,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東吳地理格局與自身政權的屬性造成的。去武昌看似危險,實際上對孫權本人是最為有利的。

孫權在正式稱帝之前,家族已經在江東地區經營了1-2代人的時間。雖然如此,但他的政權屬性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戶。家族本來自於荊楚以南的長沙,獲得政治威望是在中原的洛陽。主要的部隊早期是長沙附近的,後來則是孫策追隨袁術時期在江北-淮南地區招募的。


孫策正是依靠江北人為主的部隊,拿下了江東地區,主要是吳郡一帶。所以,孫權繼承的也是一個江北人出兵-江南人出錢的二元混合政權。江東大族們是被征服者,但也默認了江北部隊保護自己安全的事實。孫權則是江北集團的代表人物,必須首先考慮麾下軍功集團的利益,還要兼顧江東大族們的事情。如果平衡不好,那麼就會失去根基。從赤壁前的搖擺就能看出,江東大族不配合,他的軍事集團就沒有抵抗下去的希望。這樣的情況在後來的永嘉之亂和衣冠南渡時期,又上演過一回。

另一個因素就是長江流域本身的格局問題。不要看歷史上有很多立足東南的政權,實際上他們都是完全依賴農業產出的非海洋性國家。恰巧南方主要產糧區就分佈在長江沿岸的有限平原上,所以沿江防禦的重要性遠超利用山巒地勢的層層阻擊。加上隋唐前的南方,開發力度非常有限,大量非編戶齊民人口還以原先的部族結構生活在山區。這就讓孫權的東吳格外需要計較長江南岸的每一寸土地。


也由於這一的格局設定,長江水戰中控制上游的一方有巨大優勢。在有限的江面作戰,順流而下是巨大的氣候加成。歷史上的很多北方朝代南下,其實都是用這辦法來抵消南方人的水戰優勢。孫權即便是沒有能力攻入巴蜀,也需要在自己的主要經濟生產區之外,設立一個緩衝防禦支點。荊州的意義就是如此。可以說當地對東吳的利害關係,遠超蜀漢和曹魏。

結合以上兩點來看,就不難理解孫權的用意。他首先需要在荊州設立強大的軍事防禦力量,保護自己的江東領地。為此不惜將自己的總部也搬到前線位置,以便更好的做出決策。否則弱對手發展出成規模的水軍,階段長江東西流向的通信,那麼下游的政權將非常吃虧。原先的總部設在建業而不是更繁華的江東核心蘇州,就是這樣用意。


另外,由於自己和強制遷徙的豪族附庸一起到了新的地方,就削弱了江東大族們對自己的節制能力。像魯肅、張昭這樣的江東本地名人,在建業還可以和地方上遙相呼應。到了西邊的武昌,就身份轉變為君主帶來的職業官吏,沒有以前的地方號召力。這對於想要加強個人控制力的孫權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米南德王問道


古代建都往往考慮水路是否便捷、是否是統治的中心地帶。

東吳最早的統治中心在蘇州,後來先後遷到鎮江、南京,為了奪取荊州,孫權又將統治中心遷移到了陸口、公安,成功奪取荊州大部分後,陸口的地位已經不足以統轄荊州,而公安又因為地處荊州腹地,統轄荊州雖然合適,但卻無法統轄揚州,畢竟揚州一旦遭遇曹魏的襲擊,以公安離建業的距離看,是無法及時救援的。

但如果繼續以南京、蘇州為中心,那麼荊州如果遭遇魏蜀的進攻,也不利於救援。所以,出於兼顧荊揚二州的考慮,位於中間地段的武昌就成了最合適的都城。不僅如此,武昌西邊是樊溪,可以訓練水師,而長江一帶又有樊山,利於吳軍防守。

吳蜀雖然聯合,但這是出於對抗曹魏的考慮,並不是吳蜀的感情有多深厚,事實上,東吳在防備曹魏的同時,也始終在防著蜀漢對荊州的覬覦。畢竟劉備伐吳時,孫權就是坐鎮武昌指揮,擊敗了劉備的。

更重要的是,武昌這個地方盛產銅鐵,是鑄造兵器的佳地。史載:“吳主孫權黃武五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鋼越炭作之,上有大吳篆字。”

直到蜀漢中後期,隨著吳蜀同盟關係的穩固,荊州遭遇魏蜀聯合夾擊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孫權才放下了對蜀漢的戒心,由孫登鎮守武昌,自己重新回到了建業。


秦皇漢武


不管是建業還是吳郡,或者是武昌在吳國的歷史上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三國時期建業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南京,吳郡就是蘇州,而武昌就是今天的鄂州市,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武漢三鎮裡面的武昌。這三個地方在吳國興起的過程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吳郡也就是蘇州,這個是吳國一開始的龍興之地,一開始孫吳的權力中心就是在這裡。後來又遷到了建業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一開始這個地方叫秣陵,孫權把都城遷到這裡之後就改為建業了,意為建立帝王之大業,開始在這裡大修城池,這裡臨長江而且又能控制淮河,對於整個東部地區都有著強有力的控制力,吳軍最讓人害怕的就是水軍,在這裡也非常適合發展水軍。易守難攻。東吳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南京建都的政權。東吳能夠成為三國一霸,孫權創建的吳國也成為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南京則是東吳留下的最重要的一筆遺產。

但是在孫權稱帝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在建業,而是選擇了荊州的鄂,並且把鄂縣改為武昌,221年將吳國的都成遷都於此。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建國號為吳,孫吳王朝才算是真正開始,但是沒過幾個月也就是229年的秋天,孫權又把都城遷回了建業。孫吳在武昌的歷史並不長,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建業的,所以後世的人一說到東吳的都城肯定就是首先想到的是建業而不是武昌。

孫權一開始把都城遷到武昌的本意首先就是荊州相比江東的話有更好的發展優勢,而且比江東也富裕,當時荊州之地本來就是剛從蜀漢手裡奪過來的,遷都於此也能更加的加強對蜀漢的威脅,穩固荊州。

後來遷回到建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東吳和蜀漢的關係緩和,一開始遷都到武昌的目的也就是遏制蜀漢,穩固荊州,一旦荊州有失的話那麼東吳也就危在旦夕了,所以荊州對於東吳來說是萬萬不能失去的。但是後來和蜀漢關係的緩和,劉禪登基之後蜀漢和東吳的關係也更加的融洽了。東吳的主要重心也是對付曹魏,於是把都城遷回了建業,而且東吳也是一直想多下徐州,把都城遷回建業的話,在這裡更加有利於自己的佈防,還有對曹魏的威脅和進攻。但是孫權把都城遷回到了建業之後,也是一直想北伐奪取天下,但是一直沒有更進一步,於是到了晚年的時候也是開始了內部鬥爭,孫權一手建立的東吳在自己晚年的時候基本上也毀在了他的手裡。


中國歷史研究所


沒那麼複雜,建業城從東吳到東晉,都不能算個城市。

首先規模小,文獻記載“建業都城週二十里十九步”(《建實錄》卷2)。也就是周長才八、九公里。同時期的洛陽城邊長就差不多八、九公里了。規模相差太大,完全跟都城形象相差太遠。這種地方能稱帝嗎?孫權肯定不願意了。

其次早期的建業城並沒有城牆,僅有竹籬笆,後來夯土築牆,而城門也還是用竹籬編成。遺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

建業竹籬笆牆有史料記載的證明。《景定建康志》中載,建業“在淮水北五里,城設竹籬”,《金陵古今圖考》中則說:東吳時期,“時都城皆設籬,曰古籬門!”

但這樣的城牆在軍事防禦上自然沒有任何實際作用,280年在西晉軍隊兵臨建業城下時,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未作任何抵抗就主動出降了。你說這也的城牆孫權住的能安心嗎?

好比你住家買輛豐田車使用沒有問題,但是你結婚頭車不是勞斯萊斯,也必須是寶馬奔馳。

稱帝人生只有一次啊!怎麼也得選個威武一點的地方,起碼有個夯土城牆的吧。搞個竹籬笆的城市稱帝?跟猴子稱大王有何區別?人是好面子的,何況是一個皇帝?

從後期孫皓想遷都回武昌來看,建業從來不是孫權及其後代心目中都城的選擇,而是手底下的人建議。準確來說是張紘為代表的江北人士的強烈要求。

所以遷都建業不是孫權本意,孫權更願意選擇更氣派更安全的地方作為都城。但是孫權是受江北派脅迫不得已才選擇建業。


銫媒體


是武昌隔壁的鄂州。兩者關係太好了,後來互換姓名。


飄逸的歷史


關羽丟失荊州後,孫權其實就有了遷治所於武昌(現在湖北鄂州市),原因呢,有多種多樣。有人說孫權遷治所到武昌,是為了對抗劉備的反撲做準備,近一些更好應對,這個理由大多數人都認同的觀點。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理由只是其中一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看孫權執掌江東政權後,是不出徵,只治理境內事務,讓江東人民認可孫權這個掌門人,所以才有赤壁之戰江東人全力反抗對戰的。劉備佔據長沙四郡和江陵後,以劉表宗親的身份,順理成章的當上了荊州牧,而且荊州牧還當了幾年,荊州人民也比較認可劉備,因為名正言順嘛,所以孫權幹掉了關羽,孫權是沒有道義上的支持的,雖然曹操以皇帝的名義下詔讓孫權討伐關羽,但是底下的人民的心沒有在孫權這裡的,在他們眼裡孫權就是巧取豪奪的,是不會服從孫權統治的,所以孫權就要自己坐鎮荊州,自己本人親自鎮壓那些不服的人。而且我們看荊州經過這麼一打,局勢不穩,如果曹仁突然襲擊江陵各地,那陸遜就白忙活了,必須儘快穩定荊州局勢,應對劉備隨時反撲,力扛荊州北部威脅,所以孫權只有自己親自坐鎮荊州,就要遷治所於荊州,才能合適。這就是我個人觀點


蘇霸賽壓錦


那為什麼待了一年多,就又搬回去了。明顯才搶過來,親自穩定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