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欺人之说吗?

书画可爱宝贝


常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些都是虚言吗?

这两个词儿,听着不太真实,但绝对有一定的道理。

很多人都说书法要“力透纸背”,这样才好,但是其中很多人是不明白“力透纸背”的意思的,无论学过或没学过书法的。

力透纸背,今人多成了人云亦云,很多人没能弄懂,大多都觉得是得需要墨渗到纸背,并且还要把纸翻过来看看你渗的墨匀不匀,匀了才算好,才算力透纸背。

其实这么解释也对,但是这么理解就有问题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人很多大书法家写字,你去翻他们的纸背看看,也未必墨匀,难道他们就达不到不“力透纸背”了吗?

我这样解释吧,中国最早用的都是类似于牛皮纸一类的光滑纸张,且比较厚,如果有兴趣去博物馆看过晋唐真迹的朋友,大概是能理解的。

用滑的纸张写字,就好比初学者用A4纸写字一样,什么感觉?

一定是“虚浮”。

所以那时候,为了避免这个弊病,就有了力透纸背的说法,他们说的是笔画实,用笔的力度实,而非你得把墨渗到纸背面。

高速书写下,一张厚纸,如果想做到把墨渗到纸后面,估计是要累死的,所以就不要说力透纸背时盯着纸背看。

这里主要说的是用笔可以快,但不能虚浮,不能轻一块重一块,要匀,只要力道匀,有节奏,那纸背面一定是墨色匀的,或者有节奏的。

“匀”也不代表墨就必须得渗到背面,而是哪怕只有一点点渗透的墨迹,也要保持均匀。

以前曾说过,光面纸,最忌讳的就是“快”。

因为初学者控制不好光面纸,所以一般初学都用粗糙的一面,就因为纸面摩擦力大,容易学会控制笔的力道。

力透纸背的关键点,不在于墨,而在于你的笔法,每一个转折到位,运笔的力度的收放稳、匀、有节奏,这些是纸面就能看出来的,根本不用翻过去背面看墨,这很滑稽。

再者,如果力透纸背就说的是墨透过去,那现在用宣纸练字,根本就没有看的必要,只要不是纸太次,一个傻子随便画一笔都能力透纸背。

古人言,尔欲学诗,当于诗外。

力透纸背,看的也不是纸背,更不是纸,是用笔的精准度,清晰度,这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临帖临出来的,临的细致,清晰,那下意识的肌肉记忆就更牢靠,写出来也就越稳。所以想不临帖就达到力透纸背,还是洗洗睡吧。一个人写字所有力道的收放,节奏,全是临帖临出来的。

所以,这词儿有用吗?

有用,但基本等于废话。

只需要记住好好临帖,细临精临乃至形成下意识,就够了。

再说入木三分,跟这个道理差不多。

难道还真要把木头切开三分看看有没有墨?

有这种想法的人,我不解释,你自己买块木板,自己写写看。

顺道说一句,现代抛光技术好,古代可没这么好的抛光技术。

木板上带毛刺,稍微用毛笔写过的人都知道,这种木板跟光面纸一样,只要运笔快,就不容易着墨。只有慢慢写,一个提顿一个行笔的稳健,才能把墨着到木板上。

意思是你写快了根本没用,运笔得稳健沉着才行。

那些说入木三分就是把墨渗到木头里三分的人,不用说,肯定没用木板写过字。

力透纸背,入门三分,不是检验标准,它只是一个结果。

一个正确的训练取得的结果。

这个结果并不是我们应该盲目追求的,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那个训练的过程。

你说这些词儿是欺人之说吗?

我感觉词儿本身没毛病,欺人的是人,是只理解了那些词表面含义就迅速断章取义“错误扩大化”的人。

你拿个宣纸,瞎写也能力透纸背,拿个抛光的木板,手摸上去比女人大腿还滑,也不会出现不着墨的现象,随便拿笔怼几下,墨入不了三分,也能入个一分半。

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一些不用学,甚至傻子拿根笔都能做到的事儿,跟书法能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人误传是一方面。事实上有很多理论,非常有道理,但现代是应该被抛弃掉,因为时代的发展,有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你没法用古人的思维,古人的环境去思考,产生误传一定是必然。

好好练过书法的人,能体会到这些词儿没用;一般的爱好者,还在迷茫的追着这些词儿,或对或错;但是没练过的人,遇到这俩词儿,解释一定是带偏人的,只会看字面断章取义的。

这就是现状。

这个时代真好,对于书法来说也是最悲哀的一个时代。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能欣赏书法,实际上只能理解入门级理论入木三分的表层意思,但他们从不会承认自己是错的,因为他们坚信入木三分只有这一层意思,不分什么表面与内涵,并且他们在中国土生土长几十年,学汉字几十年,他们不愿承认自己学了看了几十年的东西一点都不懂。

就像他们不分什么路子正不正,用毛笔写字就能算书法,不管有没有笔法结构,只要像个字就算书法家,就比那些让人看不懂的鬼画符草书、丑书好看。

真的,现在人太好骗了,就跟郭德纲说的一样,随便来俩学生穿个大褂,甭管干过没干过,学过没学过,都能登台说相声,向别人介绍自己是相声演员。

大家没事都练书法吧,哪怕你不临帖呢,混个十几二十年,照样会得到一帮承认并吹捧你的忠实观众。甭管别人怎么骂你不对路,只要你一直坚信自己对路,总有一帮比你还差的人坚信你是对的。

就俩字,好骗。你都不用管自己懂不懂,你只要告诉别人你懂,就会有一帮不如你的人信你。说句最简单的,连我这个水平都有人叫老师,那你们一定也可以的,所以,没事都来练字吧,临不临帖看你开心,先练,没准以后还有机会把钱也挣了。

一举多得。


梁宇航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听两则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书圣王羲之有关。

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意思是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发现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第二个故事与楷书大家颜真卿有关。

《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笔意》:“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又唐代韦续《墨薮》:“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这两个故事都来源古代书论,讲的就一个道理:写书法的时候,要把力(生命力)提现在书写的字中,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力量。

那么如何在书写中去体会这种力量呢?

举个简单栗子:

当你生气的时候,握紧拳头的时候,你能感觉的一种力量。这就是力。

而书法中力是你对书法笔法的认识,对生命感悟。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力量。

这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多体会、多实践。日积月累就会有所收获。








书法公益


这本来就是语言上的夸张,不可过于追求!

初练字,那是少年时代,不论软笔硬笔,好像大家都在追求:有力度!以致于很多人的笔画都夸张,想来也确实挺有趣的!

更有甚者,某君为了力透纸背,用笔居然常常把纸划破了,大概是以示笔力遒劲!其实,少年,倒是容易理解的。

书法史上,我们知道古代有个大书法家,张旭,酒后狂啸,发酒疯,拿着自个头发在纸上肆意挥酒,醒后发现所画的草书行云流水,简直是神奇!

于是乎,他有个“张颠”的雅号,为历史上的美谈――

后来,有不少好事者,好的没学会――“吼书”、“头发书”等等,倒是跟张旭学会了。

有些典故,要带着思考甚至批判去理解,一味模仿,只得其表,会走入误区的。

力透纸背,最初就是张旭给颜真卿讲用笔时的一种比喻,入木三分是形容王羲之的的笔力强劲的。

在我看来,行书的风格各异,露锋与藏锋,妍美与拙朴,都是一种风格。

不论哪一种风格,最终要追求一种自然、韵味。

尤其是初学者,临帖时首先要学习的是结字规律,用笔技巧,切不可急于表现笔画,过于追求力度,而没有没有分寸感。

甚至于用笔成熟后,力度的表现,也要有个适度,过犹不及――

比如:整张字都20度扛肩,主笔都夸张,中宫都紧收,这样去写出一幅作品,虽曰有劲,但也累――写着累,看者也累。

又何止于累?


行书一点通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请大家看两张图:



这是两件作品的背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两件作品水平如何?回答的最后公布原作。

在书法中,“入木三分”当然是个比喻,它要表明的作品的线条要有力。那么,如何才能有力呢?

这就涉及笔法的问题。以中锋行笔,主毫在中间,墨色深,副毫在两侧,墨色浅,这样写出的线条呈立体感,力量感强。



再者,中锋行笔时,笔杆微向后倾,行进时,可感觉到纸对笔毫的阻力,正是这种相互间充分的摩擦,将墨杀入纸中。

古人将横画称为“勒”,是形容这种笔法类似剖鱼鳞,刀越勒越紧,写字时纸对笔的阻力的感觉就如此。


在写长撇、长捺时,初学者往往不是用腕将笔毫送到位,而是手指一挑,利用笔的弹性顺势弹出,如此形成的笔画浮于纸上,墨色轻飘,是为病笔。

墨色是否杀入纸中,笔法是否正确,在纸的背面是可以看出的,所谓力透纸背,是有道理的。

现在揭晓前面的答案。好坏是否一目了然?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在书法艺术中很注重线条力度的,可以说线条是书法的灵魂,没有线条的书法就对书法有优劣的影响,俗话说:“立透纸背,入木三分”,这是形容书法线条的穿透力。


书法艺术中只要有笔墨纸砚,任何人都可以画出线条,每个人画出的线条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力度的大小,要写出高质量的书法线条,如果只靠身体的自然力量是不行的,所以学会发力,善于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就很重要了,才能使书法的线条有力度。

古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如果下了功夫,成功都是早晚的事,如果写书法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首先要对“笔、墨、纸、砚”了如指掌,熟记于心才有可能写出有力度的线条。

那些会使用笔的人,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转叫“立峰”,笔锋挺而健,能有效得传达指腕的力量“杀”入纸中,能达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
古人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里指的是对书法线条的力度而言,不能理解为墨透纸背就是力度,在纸上墨很容易透到纸的背面,说的是毛笔在纸上而力已经穿透纸背“入木三分”了,写好有力度的书法线条必须勤学苦练。


文化指路人



王荣联1


书法中的入木三分,力头纸背,是欺人之说?

曾有传说王羲之的书法人入木三分,从科学的角度,软毫书写怎能入木三分,因此较真的话,就是欺人之语,

那么书写力透纸背,有可能,薄薄的宣纸,很容易力透纸背。这不是瞎话妄言。

形容词是汉语的高明,一如艺术的夸张化,也是妙不可言,显然是艺术语言的范畴,一般写文章因为有了形容词,文章显得有了想象力。那么书法笔墨的想象力是情性的不羁放纵而形成的。

书人不具有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不可能有远大久远的意境美,或是评析鉴赏艺术,一般是在原来书作之美丽潜力之下,更有挖掘机似的,继续延续其美的内涵,继续寻觅更多的艺术景观,加上了评论者的丰满的烂漫的想象力加工。

因此书艺之评语之辞,往往是尽夸张形容之能。抒发评析之艺术化的常用语。譬如,入木三分,虎卧凤阙,龙蛇状,风樯阵马。

将书墨的形之气象,淋漓尽致的刻画的生动活泼,通过一种物化而体现道法自然,证明书墨是一种独特的表现自然的形与象

形象书貌,抽象的意境,都是感性上的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或是白描的写实手法,草书境界是为极大的感性表现线质的缠绕与使转。

或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的驰鹜之想象力。出现的气脉,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楷书理性的成分多于感性,因为书法的度严谨。此用形容词则有草字似奔,行书如走或疾走,楷象和尚打坐敲木鱼。

如玆形容,非欺人太甚。故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有好多的故事其中,典故是中国文化是文化辞翰宝库。



狂喜淡墨a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那我就先讲讲这个典故吧。

唐朝的颜真卿,南宋的陆游。他们既是书法家,也是著名的将领。颜真卿不仅有刚强的性格,他写的字也雄浑刚健,挺拔有力,文章也写得很深刻。当时的人们都说: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意思是说颜真卿写得字遒劲有力。清代诗人赵翼说:陆游的诗才气豪键,意境清新。他在写诗之前,构思精审,所写出来的东西,语句精炼,力透纸背。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意思是,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典故之所以是典故,那他一定是有这个可能性的。然后通过我们自己去练书法,去发掘的话,其实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不管说是看大师的作品,和小白的作品,那也是一对比就对比的出来的。

综上,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要下一番苦功夫。

(一看这个字就知道,是练过很久书法的人,所以说这两个典故还是有可能存在的。这是我的老师写的字,一直留着呢。)





鸳鸯晚婷


书法当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它是形容词,并非字面之意,也非欺人之说。

书法家们都曾为“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境界所倾倒,每每潜心追求,以为神品。也许还有不少人会把纸翻到背面来看看是否墨透。这样一来,力透成了墨透,而且也难办。古人写字用茧纸,厚实不渗水;又有用熟绢,也不渗水,墨是透不到背面的。今人用生宣纸与毛边纸,不用力也透湿纸背,在这样的现象中,“力透纸背”的真正内涵变成了难以解答的题目。

这便是中国书法理论的妙处。作为理论而言,它是欠严密精确的;作为一种原理的领会,他却又是深入堂奥、具有广袤的想象空间的。对于力透纸背的这个“透”字,对初学者而言,是从抽象到意象。“精气”所指,本来就难以捉摸。而对书法家而言,却是提醒他们不能拘泥于视觉上的“透”,要从更高层次上去把握“透”字的精神含义和对“力”的深邃诠释。假如力是简单的物理之力的话,那么对“透”字,我们完全可以拘泥于它的实际的、现象的可视特征。但这最终不为书法可取。

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无一法可以不用力。这句话点出了书法线条之力的无所不在性。以上观点理解了,那么“入木三分”就更好理解了。

所以,在书法当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它是形容词,并非字面之意,也非欺人之说!





书画可爱宝贝


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不仅不是欺人之说,而且是对书法中笔力遒劲的非常具象的说明。

在书法实践中,我们书写在宣纸上的书法作品有没有笔力,可以把写好的作品反过来看,如果有笔力就能看看到“力透纸背”的痕迹,如果笔力发“飘”,字就“浮”在纸面上,是看不到“力透纸背”现象的,如果不信,朋友们不妨可以做个实验,或者有条件看到名家真迹的,也可以看看是不是有“力透纸背”的情况。

至于说到“入木三分”,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王羲之写在木板上的字的墨迹能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能见到白底。现在我们虽然不能还原王羲之这个故事的真实场景,但对此历来书家都深信不疑,而且把它作为笔力的追求目标不断实践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书法中的笔力不是“蛮力”,也不是“死力”,而是有弹性的活力,有笔势的生命之力。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说的“顿之则山安,导之则泉注”的力。

其实,不仅书法中对笔力有“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之说,在其他姊妹艺术中对力表现也有类似的说法。如明代的古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说:“故古人抚琴,则曰:'弹欲断弦,按如入木。'此专言其用力也,但妙在用力不觉耳。夫弹琴至于力,又至于不觉,则指下虽重如击石,而毫无刚暴杀伐之疚:所以为重欤?及其鼓宫叩角,轻重间出,则岱岳江河,吾不知其变化也。”

我个人认为有当代草圣之誉的林散之先生书法作品的笔力是“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的典范,我极其推崇。

下面是林散之先生书法图片供有兴趣的朋友们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