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7%作為國家和地區進入老齡化的標準,隨著獨生子女的父母進入老年期,2030年預計中國空巢老人人數將增加到兩億左右,佔到老人總數的90%。如何保證空巢老人老有所養?尤其是獨生子女,不但要照顧自己的小家,還要精力照料雙方的老人,如何在子女之外使其老有所養,是現在養老問題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點。

當下尤其是一批獨生子女在外工作,空巢老人不可避免,在這種情形之下,養老機構的出現是問題的一大解決方案,在這當中,除了生理照顧以外,還有著心理照顧。心理照顧當中優勢視角理念融入可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優勢視角中賦權方法可以積極調動空巢老人的積極性,賦予空巢老人部分權利,改變老人對自己不自信的態度,去標籤化讓老人積極挖掘自身潛在的能力,重新樹立起奮鬥的目標,讓生活有新的奔頭不再是死氣沉沉。空巢老人在生活當中可能會存在一些消極的情感,當現實生活不能達到自我的期待時將會產生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甚至絕望的心理活動,因此在空巢老人照料中要注重賦權,積極給予空巢老人可操作的權利,激發內部力量,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治癒改善空巢老人的心理傷害以及生活環境,空巢老人在社會和經濟上處於劣勢地位,因此在養老機構(不僅僅侷限於養老院,還包含老人所在社區、退休辦等機構)中要注意整合資源,注重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以及老人與老人、老人與社會其他人群的互動,豐富其生活內容,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對於養老問題,我們需要做的老有所養不僅僅是衣足飯飽,還要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養老問題不僅僅是各個家庭的問題,是整個社會都需要參與進來的議題,在家庭養老之外,社會各界都應該注重並參與進來。養老機構的設立也不應在侷限於養老院,旅行式康養中心、康養社區、康養醫院等都應該得到一定的重視,其中老年活動更是除身體健康之外的重中之重。

老有所養,不僅在家庭,也在社會;不僅在衣食住行,也在心理情緒。

湯俊,現任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

旅遊項目要規劃,要方案,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