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有兩個小國家,德國為什麼一直沒敢打?

司馬長史


二戰時期瑞士和瑞典保持中立,雖然這兩個國家處於希特勒佔領國家的包圍之下,希特勒也沒有真正下手。而這兩個國家所謂的“永久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也有很多交易,迫於德國威懾也只能這樣做了。(箭頭所指國家都是中立國)

希特勒為什麼沒有打瑞典?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瑞典都是保持中立的,與交戰雙方都沒有歷史恩怨,國際社會都承認瑞典的中立地位。

不過德國始終沒有進攻瑞典主要是因為瑞典自身軍事實力的強大,歷史上瑞典也是一個霸主國家,周邊的國家沒少遭到它的侵略。瑞典國土地處北歐,面積45萬平方公里,比較寒冷,常備軍隊始終保持在50萬人,預備役人員100多萬,軍事工業超級強,有很多武器非常先進,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二戰中德國吞併丹麥和挪威,很多人逃到了瑞典,瑞典國家可不是吃閒飯的,將這些人中的成年人大武裝起來,組成軍隊,時刻準備為瑞典作戰。(瑞典產博福斯M31榴彈炮圖,媲美美國德國同時期大炮)

200多萬的軍隊,如果德國進攻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北歐海盜可不是好惹的,山區和冰原地區非常適合打游擊戰,希特勒肯定評估過佔領瑞典的代價,非常不划算,不能打。

瑞典為了避免戰爭,也是向德國妥協的,他們向德國出口鐵礦石、軍工機械、木材等戰略物資,有時還允許德軍的物資和士兵通過瑞典輸送到芬蘭,主要是鐵路。瑞典人不但出口軍事物資,而且特別能忍,瑞典的商船被德軍擊沉了,也不提抗議。配合的這麼好,希特勒也懶得進攻了。

主要是自身軍事實力很強,又配合德國,希特勒也不願意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

希特勒為啥不打瑞士?

瑞士是全民皆兵的國家,二戰時期全國有400萬人左右,全部武裝起來的話也有100多萬軍隊,為了防止德軍可能的進攻,瑞士軍隊也進入緊急狀態,43萬軍隊進入戰備狀態。

首先,瑞士地處阿爾卑斯山山區,地形利於防守,德軍的機械化部隊不能展開快速進攻,是典型的山地作戰,時間、兵力、消耗對德軍來說都不利,德軍也是做過測算佔領瑞士的戰損的,況且瑞士的礦產資源也不多,不划算。

其次,瑞士一直保持中立,境內大約70%的人講德語,從感情上來講德國也不願意打瑞士。(瑞士風景)

瑞士這個中立國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德國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同美國等一些國家做貿易,瑞士是一個銀行業發達的國家,瑞士成了當時德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

瑞士的醫藥、軍工企業比較發達,二戰中沒少向德國輸送這些物質,很多德國搶來的文物、黃金等貴重物品大都流入了瑞士,換取大量的物資。瑞士僅僅在1940年就貸款給德國1.5億瑞士法郎用於戰爭。德軍也可以在瑞士借道去意大利,瑞士的隧道可以讓德軍快速到達意大利。

他們也迫害猶太人,配合德國,數額巨大的猶太人瑞士存款因為沒有人繼承就都留在了銀行內。1995年,瑞士外交部長對此做出了道歉:

雖然一個被納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圍的小國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難,但這也不應當使我們原諒自己當時嚴重喪失立場與軟弱——我認為尤其不能原諒我們當時對受迫害的猶太人的政策。

和瑞典的模式差不多,既然配合的這麼好,又難打,希特勒也就沒心思去打他了。

衡量得失利弊後,希特勒是不會打賠本的戰爭的,本來他的兵力就不足,又陷入兩線作戰,更不去動這兩個難啃的骨頭了。

假如德國順利佔領全部歐洲領土的話,估計這兩個國家也會倒向德國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強大的軍隊做後盾,想中立也中立不了。


穿越再現彼岸


二戰時,德國不敢打或者說不想打的兩個小國是瑞典和瑞士。

二戰時期瑞典和瑞士都保持中立,雖說這2個小國處於德軍所佔國家的包圍之下,,德軍也沒有真正打。而這2個國家所謂的“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與第三帝國也有很多的交易。

二戰中,瑞典保持著中立,與交戰雙方都沒有歷史恩怨,國際上也都承認其中立地位。不過德軍始終沒有打瑞典主要是因為瑞典的強大軍事實力。

(紅箭頭所指的國家就是中立國)

歷史上瑞典也是一個霸主國家,地處北歐,比較寒冷,常備軍隊經常保持有50萬,預備役人員100萬,軍事工業極強,武器先進。二戰中德軍侵佔丹麥和挪威時,很多人逃往瑞典。

如果德軍進攻瑞典的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員物資,況且瑞典的山高和冰原很適合打游擊戰。希特勒評估過佔領瑞典的代價,很不划算,所以沒有去打。

另外,瑞典的為了避免戰爭,也是向德國妥協,並出口鐵礦,軍工機械,木材等戰略物資,還允許德軍通過瑞典把物資運送到芬蘭。

而且瑞典的商船被德軍擊沉也能忍受,既然配合得這麼好,希特勒也就懶得打它了。


瑞士除了是中立國家外,也有43萬進入戰備狀態的軍隊,而且地處阿爾卑斯山區,地形有利防守,德軍的機械化部隊不能展開快速進攻。是典型的山地作戰,時間,兵力消耗對德軍都不利。

從感情上來說德國也不願意打瑞士,因為其國內有70%的人講德語。德國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與美國等國家做貿易,因為瑞士銀行業發達,可成為德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很多德軍搶來的文物,黃金等貴重物資,在瑞士可以換取大量的錢財。

1940年,瑞士還貸款1.5億瑞士法郎給德國用於戰爭,德軍還可以在瑞士借道去意大利。


(阿爾卑斯山下的瑞士)

瑞士還配合德國殘害猶太人。1995年,瑞士外交部長向世界做出了曾經參與迫害猶太人的道歉。和瑞典的理由差不多,既然瑞士配合得這麼好,又難打,權衡得失利弊後,希特勒也是懶得打瑞士了。

假如德國佔領全部歐洲的話,估計這2個國家肯定會倒向德國的。

期待您的關注!請賜評。


史裡淘聲


二戰爆發前,擺在德國面前最大的難題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宿敵。尤其德法,百年恩怨。所以希特勒在發動二戰前都和周圍的國家保持密切聯繫,小編以白話文的形式分析回答:

1.蘇聯。德國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目的就是閃擊波蘭,瓜分波蘭,這沒異議。

2.瑞士,二戰開始就申請永久中立國。就是軸心國,同盟國兩不相幫。軍事在歐洲排前10內。軍隊比較完善。戰鬥力中等。比波蘭強。而且二戰開始 還暗中給軸心國輸送物質,以求安保。所以德國沒理由打它。

3.瑞典,比瑞士稍差,二戰也沒幫德國,但離二戰主戰場比較遠,也是中立國,德國打它等同於連中立國一起打,連鎖效應下,划不來,也沒什麼戰略物資,屬於打了白打還惹其他國家譴責的事,吃力不討好。

4.不打這些小國,可以更好的把軍隊集中,尤其裝甲部隊集中可以發揮閃電戰的最大威力。

想了解更多軍事、戰爭知識,請關注右上角頭像-“LY傳媒or 大雜燴”;

LY傳媒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加關必互關。








LY傳媒or大雜燴


二戰中的德國鐵蹄幾乎踏遍了整個歐洲,但唯一沒有進攻的是瑞士與瑞典這兩個國家。面對德國侵略的慾望,而沒有進攻這兩個國家,其中的原因也不是那麼難理解。


咱們先來說說德國為何沒有進攻瑞典的原因:

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保持中立國的策略,在二戰中一直對德國出口戰爭資源,很多對德國出口的資源,德國戰時所需的三分之二。

並且那時瑞典對德國所需的戰爭資源出口並沒有限制,自己有的、德國需要的、完全毫無保留的出口給德國。這也是德國沒有對瑞典進攻的一個原因,能用錢買的東西,德國何必要花更大的代價去進攻佔領瑞典來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


還有一個原因是,瑞典雖然一直保持中立、並且國土面積狹小。但瑞典的軍事力量並不弱、二戰時瑞典的軍事力量擴充到50萬,並且飛機、坦克、軍艦裝備精良。瑞典也是一個全民兵役制的國家,戰時可動員的兵力超乎想象。

如果德國進攻這麼一個國土面積狹小、軍事力量較為精銳的國家,必定會付出大量傷亡的代價。而佔領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戰爭資源,這些資源能花錢買到的,德國為何還要花大代價去進攻這麼一個國土狹小的瑞典,根本得不償失。
再來說說二戰中德國為何沒有進攻瑞士的原因:

瑞士同瑞典一樣在二戰中屬於中立國,沒有被德國進攻的原因與瑞典大同小異。在二戰中瑞士也有向德國出口戰爭資源,並且在二戰中瑞士絕對的拒絕猶太人逃往瑞士避難,在那時瑞典屬於親德反美、英的國家。並且瑞士在二戰中向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外匯,長期向德國軍工廠提供其所需的電力。而最重要的是瑞典銀行在二戰時,一直為德國把德國通過戰爭掠奪來的物資兌換成黃金用於戰爭。

所以到戰後很多人都說瑞士銀行是二戰時德國最大的幫兇。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沒有進攻瑞士的原因,因為它們可以說是屬於同盟關係!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我看了不少答主的回答,都在說瑞典的軍事潛實力很強,這也是希特勒沒有進攻瑞典的原因,我倒認為瑞典即使軍事實力很強,也不構成德國沒進攻瑞典的原因。誰都知道四面出擊不好,因此,在二戰中德國有些國家沒去進攻,是站在戰略層面考量,軍事實力反而退居其次。

當時的歐洲大陸,德國最畏懼的顯然是蘇聯和英法這幾個,所以德國所有的軍事行動均指向此,包括對荷蘭比利時的進攻,其目的也是撕開口子,更方便進攻法國,對東歐的進攻,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蘇聯。基於此,德國重心從來就不是北歐,瑞典那打了幹嘛,沒有意義了。

至於瑞士,有答主說其是德國幫兇,我覺得評價有些過了,瑞士這個中立國保持中立,確實和德國有生意往來,但是他同時和英法美有來往,德國不進攻的原因是戰略意義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大,沒必要繼續分兵。

瑞典在二戰時,其軍事實力已經很弱,瑞士國土小,雖然全民皆兵,也不至於有多麼強大。德國不進攻完全不是考慮軍事。


張傑談史


瑞士是永久的中立國,有時暗中給軸心國悄送去軍事資源和戰略物質。瑞士是當時軍事強國,強大得讓德國很害怕。瑞士國家雖小,全民皆兵,其戰鬥的組織和動員力,戰鬥力也十強大。瑞典離德國的主戰場太遠,德國想打,也望塵莫極。瑞典是發展中國家,沒有什麼戰略物質和軍事資源供德國去花大力氣,花血本去侵佔和掠奪。何況,打以上小國,會花費,浪費很多戰略物質和軍事資源,不利於兵力集中,也無法實現閃電戰的目的。何況,德國的敵人是英法聯軍,而不是瑞士瑞典呀!德國其戰略構想和目的是閃擊波蘭,再閃擊並打敗法國,並想用強大武力迫使英國投降。可是,希特勒的如意算盤和構想徹徹底底失敗。德國沒有強大海軍,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也就無法征服英國,迫其投降。這時,德國和蘇聯在狼狽為奸中瓜分波蘭,讓德國看到蘇聯的軍隊強大和可怕。德國在得知蘇聯斯大林在搞大清洗,讓蘇軍徹底喪失戰鬥力的情況下,毅然,毫不猶豫去侵略正在呼呼大睡的北極熊蘇聯。德國閃電戰擊敗蘇聯,但打不敗蘇聯人不屈的戰鬥民族的精神和意志。蘇聯人民清醒過來,緩過氣來,緩過神來後,正是兇猛殘暴的北極熊咬死不知死活,活得不耐煩找死的德國佬。綜上所述,閃電戰是要快速實現大戰役的構想和目的的,不是說打就打,想打就打的,要制定戰略規劃,走向和戰術動作的呀!總之,牽一髮動全身,用閃電戰要三思而後行,慎之又慎,弄不好,會惹火燒身,殃及魚池。弄不好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弄不好,弄巧成拙,賠了婦人又折兵。


中國美6220


二戰德國拿下法國後,幾乎橫掃整個西歐。除英國之外以沒有了任何的對手,這其中對有些國家,保括中立國在內,不一定非的去一個個佔領。投降國是指以交過戰,但在實戰中敗於德國,不得以才認輸投降。而有的國家則乾脆就不打,自願俯首稱臣,德國也就不去入侵。像瑞士,瑞典這樣的中立國家,本身跟德國的關係就不差,再加上又保持中立,德國為什麼要去打呢?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所謂中立”並非誰想“中立”就可以形成的。認可你則行,不認可你照樣打。比如當時的蘇聯保持“中立”行嗎?根本沒用。所以德國不去入侵的這些國家,它們基本上或明或暗都倒向了德國,這樣才不至於遭到德國的入侵和打擊。


歲月靜好7684209691403


現代戰爭打的都是經濟仗,賠本的買賣沒人做,打瑞士要死一百萬軍隊,不打也沒什麼威脅,誰幹啊。日軍把香港打下來啦,澳門卻沒事,打澳門不就是捎帶手的事情嗎,因為同為葡語系的國家,巴西有很多日裔,不敢打嘛。所謂仇恨只是給老百姓聽的,上層得看經濟帳。更理性一些。


大表哥2647


第一 不可能對德國造成威脅

第二 可能是永久中立國

第三 對德國的計劃進程有所幫助 所以不打

第四 我認為德國 在歐洲戰場 閃擊戰所向無敵 不是不敢打 而是不想打 沒有好處的事情 誰都不會做


1998082896


德國在二戰期間沒有攻打,兩個小國家瑞典和梛威,瑞典和挪威靠近北極圈,比較寒冷,與德國氣溫環境不相等,德國軍隊與瑞典的水土不符,德國入侵瑞典,進去也不戰自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