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大學畢業後才懂得的道理?

如果再有人和我說,等高考結束,到了大學就輕鬆了,那就太naive了。

眾所周知,大學是個小社會,如果你掉以輕心,輕則荒廢了人生最寶貴的四年,重則誤入歧途,對未來的人生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所以,小編收集和總結了一些優秀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和各大論壇的回答,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度過大學這四年。

有哪些大學畢業後才懂得的道理?

01

獨處是大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

獨處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一直困擾大學生的重要問題。

在寢室裡,我們總擔心被孤立。身邊的朋友玩遊戲,你也跟著玩;寢室裡的人刷劇,你也跟著看,結果四年就因為這樣荒廢了。

其實有的團體活動,你並不是那麼想去參與,只是因為害怕孤獨,而不得不去迎合。

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換一個思路。想想一個人看看書,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逛超市買東西也挺好。

你需要不斷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這不是孤獨,這是自我提升的一個過程”。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選擇。不斷和自己所處的環境做鬥爭固然會難受,但是,如果你不情願做死水一攤,那麼掙扎著撕開環境的束縛,也可以成為一件你非常享受的事。

你必須學會獨處,才能有空間思考自己,才會有所進步。

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和身邊的人不一樣,開始脫離圈子。

別在意,因為做好自己,無礙他人。

02

每天晚上進行一次覆盤

人,或多或少都會幹些蠢事,又或者是被別人當做蠢貨,然後就會陷入到自我懷疑中。

知道自己所處在何地很重要,而方法就是“照鏡子”,也叫做覆盤。

這“鏡子”當然也包括真實的鏡子,常常照鏡子不是因為自戀,而是能看清你自己的容貌。

你覺得你自己還挺好的,在別人說你醜的時候,就不會深信。

每天晚上臨睡覺之前,進行一次全天的覆盤,反省了自己,就不會被無端的指責影響。

人總是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改正錯誤,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有哪些大學畢業後才懂得的道理?

03

提前幾分鐘並不吃虧

大學開過不少會,讓我疑惑的一個現象就是,說好8點開會,卻總有人非要晚那麼幾分鐘才到,好像早來了就吃虧了一樣。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遲到的人還常常會嘲笑他人來得早。

別小看了這幾分鐘,這表明了一個態度,就是我在看重這件事。

大學裡,家裡有礦的畢竟是少數。無論是上課,還是社團,機會只能靠你自己去爭取,所以通向未來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去關注。

提前幾分鐘到場不會讓你吃虧很多,但它能給你在外人面前,一個踏實的印象,也代表著你的優秀和自信,代表著你已經準備好了。

如果收到消息,今晚八點開會,那麼心裡默默提醒自己一下:7點50的會不能遲到。

04

及時反饋收穫好印象

有一種情況很讓人崩潰,當你將一份信任投注到一個人身上,千叮萬囑咐,希望他能幫你一個忙,而他也答應下來了,可是就沒有然後了。

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如果做不到那也不用礙於面子硬著頭皮答應。

日常工作裡,接到別人的請求,無論答覆如何,都應該給人回覆一個信息。

有的人想拒絕,又礙於情面不好直接回絕,就給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答覆,然而這樣造成誤會所導致的結果,往往比直接拒絕他還要壞。

事無鉅細,反饋第一。

有哪些大學畢業後才懂得的道理?

05

別做那個電腦白痴

很多人用電腦玩遊戲玩得溜,可真正要用電腦處理一些基本文件和表格時,卻顯得扭扭捏捏,束手束腳。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文件處理已經成為了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

寫文件或做表格都是熟能生巧的事。

在一些小事或枯燥的工作裡能迅速讓你脫穎而出的,可能就是一個小小office。

大學第一年有計算機的課,但一週一節課根本做不了什麼。

所以我勸你有時間還是去考個計算機二級。(或者平時可以接些關於計算機操作的兼職,來充實自己的能力)

計算機二級算是大學裡必要卻並不很受重視的一個證。

06

懂得佔大企業的“便宜”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有過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畢業後找類似的工作崗位肯定更具有優勢。

所以,在出到社會之前,你就得準備好你的職業規劃。

在實習期,儘量找專業對口的工作。

還有一點,別輕易相信一些老闆嘴裡的“在小公司能學到東西”,大學生在實習的階段還是儘量去大公司和知名企業。

這個就類似於狐假虎威的效果,沾了強企光環,未來在面試官那裡也能得到一個較好的印象。

而且,在更成熟的體系裡也能學到更多小公司裡所學不到的東西。

有哪些大學畢業後才懂得的道理?

迷茫了三年,終於熬到了大四。這些經歷,也讓我對大學生活的脈絡更加清晰起來。

我逐漸明白了,為什麼大一要參加社團,要競選班委,大二大三為什麼要兼職實習。

這些都是在為大四實習和未來工作在儲備,這些儲備,可以讓我更從容地度過在社會上遇到更大的難關。

在這個每年都有八九百萬的應屆畢業生湧入市場的時代,我們在學校裡該怎麼走?該怎麼做?

答:唯有奮行思變,無畏前行。


喜歡可以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同學朋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