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經紀人和保險代理人的區別及優勢

最近很多朋友問我保險經紀人是幹什麼的,是不是和保險代理人一樣就是賣保險的?這裡給大家科普下:

《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八條:保險經紀人是基於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依法收取佣金的機構。

《保險法》第一百一十七條:保險代理人是根據保險公司的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並在保險公司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個人。

所以保險代理人是服務於保險公司,而經紀人服務的是客戶,通俗的講就是保險代理人是幫保險公司賣保險的,而經紀人是幫你買保險的。

很多人會說大的保險公司不就是某安、某平那麼幾家,小公司的產品也不敢買,要是破產理賠找誰去,這樣一來可供選擇的產品就那麼幾個,還用保險經紀人挑什麼。

說到這,其實是兩個問題,1是小公司的產品能不能買?2是保險經紀人相對於保險代理人的優勢在哪裡?咱們還是先用法律說話:

《保險法》第八十九條: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被依法撤銷之外,不得解散。

《保險法》第九十二條: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並且轉讓時應當維護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只能說很多客戶都被某些大公司的代理人忽悠了,吃了信息不對稱的虧。保險產品的理賠,完全依據合同條款進行,合同保障範圍內,就可以獲得理賠,不在合同保障範圍內,無論公司大小,都無法理賠,比選擇公司更重要的是選擇合同條款。如果保險公司真的倒閉了,你的保單只是換一個封面,所有的利益不變,況且大公司的產品並不等於是性價比高的產品, 相比較而言,中小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產品的性價比方面往往更勝一籌。

保險代理人只能售賣某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產品單一,沒有選擇性。而經紀人可以對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進行比較,提供組合式、適用性更強、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這就好比客戶去買電器,找到代理人就相當於進了海爾專賣店或美的專賣店,而找到經紀人就相當於找了個電器行家陪你進了國美店或蘇寧店。世上產品千千萬,你不去比較,客戶自己也會去比較的。沒有完美的產品,只有優化的組合,單純的某款產品已經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各家保險公司的投保規則是不同的,保險經紀人可以利用投保規則,最大限度的維護客戶:標準體客戶投保高額保障,可以合規做到免體檢,免財物核保;非標準體客戶可多家同時投保。

簡單的說就是

1、客戶不想體檢(或者不想進行財物審查),又想有超高的保額,那麼保險經紀人就可以多家保險公司進行投保,既滿足各家保險公司免體檢(或免財物核保)保額上限的要求,又滿足客戶的需求。

2、各家保險公司對非標體客戶的定義和審核是有差異的,同樣的病症,有的公司拒保,有的是延期,有的是加費,加費標準也有不同,也有公司可能按標體通過。保險經紀人就可以根據各家的差異性,選擇最有利於客戶的產品進行投保。

而這些保險代理人是無法做到的。

對於客戶來說,最關心的可能就是保險理賠方面。保險代理人不用多說,即使他盡力協助客戶理賠,終究還是個體對機構,客戶相對於保險公司來講永遠都是弱勢群體。而保險經紀人屬於保險中介,第三方機構,發生理賠時除了能夠提供專業的理賠服務,幫助客戶辦理相關手續,更是可以代表客戶以第三方機構的身份與保險公司進行溝通、談判以至訴訟,真正能夠讓客戶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概括的講,保險經紀人的優勢就是讓客戶省時、省力、省錢、省心。

省時:客戶無須大量保險知識,無須約見多家保險公司代理人,通過保險經紀人即可理清自身的需求,客觀、全面瞭解市場最新產品信息。

省力:保險經紀人協助客戶辦理保全、理賠等各項手續,讓客戶深刻體會保險經紀模式的專業優勢。

省錢:客戶可以和經紀人一起精選多家公司的優勢產品並加以組合,能幫助客戶平均節省10%~30%保費支出。

省心:一旦出險,需要理賠時,經紀公司和經紀人會積極幫助客戶爭取合法權益,確保客戶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

總之,保險經紀人不為任何一家保險公司代言,只為打造獨立專業的個人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