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说的“出门千里不拿针”,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农村人常说“出门千里不拿针”,看到很多文章都是说,路途远,即使是根针也会有重量,所以出门远了,不要拿针,因为会啰嗦麻烦。看到所有文章里,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给出这样的解释,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农村人说这句话想表达的是这样的吗?我们咨询了一下年长的农村老人,那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老人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吧!

农村常说的“出门千里不拿针”,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01】农村老人说:出门千里指的是到了路途遥远的地方,千里只是一个比喻。针是我们缝补衣服的用具。“出门千里不带针”意思是说出门到了很远的地方,不要带着针。这是为什么呢?带个针和线,衣服如果坏了缝缝补补多方便啊!

农村老人说:想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还得从古时候说起。因为那时候没有手机等现代科技,出远门后很难和家里联系。有的男人出外做工或者经商,经常是几年不回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离家在外面,交通工具只有马或者步行,非常不方便。

农村常说的“出门千里不拿针”,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02】农村老人说:在古代,都是女人缝缝补补自己做衣服,所以针和线成了女人的生活日常用品。男人身上的衣裳,都是女人一针一线缝补出来的。或者是母亲,或者是妻子,常年在家织布做衣服。男人出去赚钱养家,如果几年不回家,会把银子托人捎回去。

农村老人说:不管是母亲还是妻子,这些女人都盼望着儿子和丈夫早日回家。而男人想家的时候会很少,有些人或者不想家。因为当衣服破了的时候,就会想起在家的时候,都是女人来打补丁,这时候才会想起家,想到回家。如果带着针线包,自己缝补,那不是时间太长了就把家忘了吗?

农村常说的“出门千里不拿针”,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03】农村老人说:也许现在孩子生活太幸福了,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古时候人们的日子。很多困难地区的农村女人,她们每天就是眼巴巴盼望丈夫回家,母亲盼望着儿子回家,孩子盼望着爸爸回家。

农村老人说:古时候的男人,到远方出去做长工,一做就是多少年,有的孩子都长大了才回到家里。那时候的女人心里只有丈夫,天天盼望丈夫回家。女人心想:给丈夫带去的那些衣服都破了,丈夫也就该回来了。

农村常说的“出门千里不拿针”,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04】农村老人说:这都是古时候把“出门千里不带针”这句话当做寓意,意思是男人衣服坏了的时候会想家。但是这句农村老话也说明过去农民生活的苦,和女人经常生活在孤苦伶仃的日子里,“寂寞寒窗空守寡”那种无奈和深深的思念。

作者敲一下重点:我们现代人就不同了,可以随便带着针线,可以随时和家里电话沟通,可以随时坐车回家和家人团聚。所以这句农村老话“出门千里不带针”,农村人也不再提起。如果我们觉得苦的时候,想想这句老话,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太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