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惡劣的地緣形式

北宋自立國伊始,就面臨著嚴峻的地緣政治形勢:“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用。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而又勁兵驍將長於中國。中國所有,彼盡得之,彼之所長,中國不及,當以中國勁敵待之,庶幾可御,豈可以上古之夷狄待二敵也?

”說明較之前代,宋朝的地緣政治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地緣政治形勢更為嚴峻。

北宋時期惡劣的地緣形式

在北部,契丹與宋朝對峙而立成為定局,契丹是“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朐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的大帝國。公元 936 年,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予遼,“自是中國非但失土地人民,乃並其關隘而失之”,中原王朝的長城防禦體系從此被打破。“燕都地處雄要,北依山嶺,南壓區夏,若坐堂隍,俯視區宇。”“漢、唐以前,……蓋當時中國據全燕之地,有險可守,匈奴不敢由此路而來也。自石晉割燕、薊入契丹,無險可守,由是虜騎直出燕。”可見燕雲十六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遼朝興起後,給北宋造成巨大地緣壓力,正如史家所言,“阿保機並小族稱帝,援立石晉,又得其所割雁門以北幽州節度所管十六州。蓋其地東北有盧龍塞,西北有居庸關,中國恃此以限界北狄。自十六州既割之後,山險皆為所有,而河北盡在平地,無險可以據守矣。”北方契丹政權的向南擴張,使中原王朝的國防線大大向南方壓縮,北宋時期到了今天的天津海河、河北霸縣、山西雁門關一線,失去了秦漢一直以來作為屏障的長城,還喪失了燕山天險。遼朝佔據燕雲十六州,對北宋造成嚴重威脅。幽雲十六州一向為中原王朝控扼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的基地。幽雲十六州的喪失,使宋朝“

無險可守”,“由是虜騎直出燕。”“惟是北狄強盛,十倍羌人,……今契丹盡吞諸蕃,事力雄盛,獨與中原為敵國,又常有憑陵之心。”王安石曾說:“累世以來,夷狄人眾地大,未又如今契丹。”可見,契丹實力之強大,成為宋朝的心腹大患。

在西北,公元1038年,党項羌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西夏佔領重要戰略要地——河西走廊,且 “外倚北戎,內凌中國”,多次發動侵擾戰爭,給宋朝的西北地緣線造成不小的國防壓力。靈州位於夏州西側,倚負賀蘭山,帶引黃河,“地方千里,表裡山河,水深土厚,草木茂盛,真牧放耕戰之地”,是唐宋時期西北邊疆的著名重鎮。靈州的西面是我國古代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河西走廊,當時靈州地區散居著回鶻部落,靈州的西南又散居著吐蕃部落,因此,靈州便成為宋王朝、回鶻、党項、吐蕃各方勢力爭奪的戰略要地。如果宋朝棄靈州,則等於撤去了一道屏障,並失去了軍馬的供給地。但是靈州地區經長期戰爭破壞,經濟凋敝,糧餉給養不足,戍守十分艱難。党項首領李繼遷,於真宗鹹平五年(1002年) 三月攻佔靈州,從此宋朝西部邊疆失去藩籬,不得不對党項刮目相看。宋神宗於元豐七年(1084年)手詔李憲:“

夏國自祖宗以來,為西方巨患,歷八十年。朝廷傾天下之力,竭四方財用,以供饋餉,尚日夜惴惴然,唯恐其盜邊也。”從地緣角度來看,河西走廊是中原大地的西部屏障,是中原王朝平胡羌、通西域的重要出口,兼具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意義。歷史證明,誰控制了這一地區,誰就能擁有戰略主動權,但北宋時這些地緣優勢全然喪失。宋王朝曾效法“漢通西域諸國,謂之斷匈奴右臂”,常遣使臣出使青唐吐蕃、甘州回鶻、草頭韃靼和西域于闐等國,欲與之結成犄角之勢而斷西夏右臂,進而恢復漢唐故地。但終因地緣優勢的喪失而未能成功。

1115 年,金朝興起於松花江流域。金朝比較穩定的疆域是:南以淮水、秦嶺與南宋分界,東至日本海,東南稍逾鴨綠江、圖們江與高麗接壤,西鄰西夏、吐蕃,略同北宋舊界,北邊東段抵外興安嶺,西段有蒙古高原諸部,在金代屢為邊患。到第四世完顏亮時,金與南宋達成和議,金的統治地區已經超過遼時的燕雲十六州,且已越過黃河,達到淮河北岸。金朝四處東征西討,金軍“自立劉豫之後,南犯淮,西犯蜀,生還者少,而得不償費

。”“金國方強盛,天下莫不畏服。”北宋後期的地緣政治形勢更為嚴峻,尤其是受到蒙古在北方地區的嚴峻威脅,把女真勢力大大向南壓縮,而這種壓縮則使得宋朝的面臨的形勢更加險峻。金朝被迫南遷以後,人口銳減,疆土日蹙,“凡大河以北,東至於山東,西止於關陝,不一二年陷沒幾盡。”北宋末年,女真南侵,戰火燒遍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東及忻、密,西至曹、濮、兗、鄆,南至陳、蔡、汝、潁,北至河朔,皆被其害,殺人如刈麻,臭聞數百里,淮泗之間亦蕩然矣。”

北宋西南部分別以岷山、大渡河與吐蕃、大理及交趾為鄰。受北方地緣政治形勢的影響,宋朝在西南地區採取了較為審慎的策略。首先,宋朝放棄了對西南大理國和交趾的統一,這既是由於宋朝愚守“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的錯誤認識,也是基於整個北方地緣形勢的影響而無暇南顧下的一種選擇。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軍平蜀後,王全斌又主張“欲乘勢取雲南”,太祖

“鑑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揮玉斧劃大渡河以西曰:‘此非吾有也。’”此舉想憑藉大渡河為天險,以兵設防,對大理國嚴加防備。後又以“德化所及,蠻夷自服,何在用兵”為理由,放棄對大理國的開拓和經營。北宋初年,宋太祖趙寬胤“鑑唐之禍基於南詔,乃棄越嶲諸郡,以大渡河為界,使欲為寇則不能,為臣則不得”,憑藉大渡河為天險,以兵設防,對大理國嚴加防備;並於邕州之橫山等寨和宜州以西虎頭關九十里之險要地帶,“把握峒丁,結聚道路”,加強防備。宋徽宗政和末,知黎州宇文常說:“自孟氏入朝,藝祖取蜀輿圖觀之,劃大渡河為境,歷百五十年西南無患。”至和三年(1056 年),新知黎州唐秬朝辭,進對奏曰:“臣所治黎州,控制雲南極邊,在唐為患尤甚。自太祖皇帝即位之初,指輿地圖,棄越嶲不毛之地,畫大渡河為界,邊民不識兵革,垂二百年。”

大理國的疆域“東至普安路之橫山,西至緬地之江頭城,凡三千九百里而遠;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凡四千裡而近。

”大理國的統治區域已經達到今緬甸、越南和老撾的北部,是西南地區一股重要力量。景德三年(1006 年),邵曄上邕州至交州水陸路及控制宜州山川四圖,宋真宗則認為:“交州瘴癘,宜州險絕,若興兵攻取,死傷必多。且祖宗開疆廣大若此,當慎守而已,何必勞民動眾,貪無用之地。如照臨之內,忽有叛亂,則須為民除害也。”與對大理國一樣,宋朝也是缺乏武力統一交趾的勇氣,只想“但羈縻不絕而已”。這樣,由於多股力量的存在,尤其是整個宋朝時期,尚處於向新興封建國家轉化的交趾,對宋發動了大大小小的頻繁寇邊事件,在西南地緣線上無疑給宋朝造成不小壓力。韓國學者金成奎先生認為:“宋人將契丹、西夏、越南(即當時的交趾)視為‘三方之急’”,邕州知州蕭注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交趾雖奉朝貢,實包禍心,常以蠶食王土為事”。“自交趾蠻踞有安南,而廣源州雖號邕廣西羈糜州,其實服役於交趾。”可見,在西南地緣地帶,交趾給北宋造成的壓力也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