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盒马、苏宁......“买菜”为何成为竞相争逐的香饽饽?

最近一段时间,口碑饿了么、美团、苏宁、盒马等平台纷纷把视线集中在买菜市场,众所周知,居民买菜一直是一个大众、高频、刚需的市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何从前未能得到巨头的青睐而最近关注度骤升呢?买菜市场又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资本风口吗?

美团、盒马、苏宁......“买菜”为何成为竞相争逐的香饽饽?

01、为什么是“买菜”?

大众、高频、刚需是关键词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大众、高频、刚需的买菜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虽然一直是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但是生鲜市场是巨大的存量市场,顺应消费升级的潮流,通过整合供应链、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必定能够打开局面,慢慢站稳脚跟。

购买人群的变迁

公开数据显示,超过33%的生鲜线上用户是生活忙碌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为25-29岁,这群人时间稀缺,更加看重便利性和商品品质的稳定性,一旦形成购买习惯很容易复购。他们不会挑菜,也缺乏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的能力。

数字化浪潮推动线上买菜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中老年群体正逐渐突破硬件和能力的“壁垒”。菜场经济的数字化进展,老摊主积极带动老顾客从线下转战线上。这也是口碑饿了么去年买菜业务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02、市场上有哪些主要玩家?

叮咚买菜

成立于2017年4月的公司的叮咚买菜是早期进入市场的玩家,业务以200个前置仓为支撑、采用送菜上门模式。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来自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著名VC机构的投资,估值超过百亿元。

美团、盒马、苏宁......“买菜”为何成为竞相争逐的香饽饽?

3月30日,在2019阿里本地生活生鲜伙伴大会上,叮咚买菜与口碑饿了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探索包括物流、营销、售后、会员等各项业务。融入口碑饿了么代表的阿里系大生态,叮咚买菜将得到包括包括履约方案、仓储配送、分销营销、分析共享在内的强大支撑。

口碑饿了么买菜业务

从根本上说,饿了么的买菜业务是由多商家组成的“菜场“,属于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外卖业务的一部分,目前已在全国100个重点城市铺开,2018年业务量同比增长10倍,有超过六成的买菜外卖订单客单价超过40元,2019年计划扩张至500个城市。

美团、盒马、苏宁......“买菜”为何成为竞相争逐的香饽饽?

美团买菜

2018年10月,美团就在其APP内上线了“买菜”频道,定位“30分钟到货的生活卖场”,聚焦生鲜到家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买菜需求。其采取平台模式,合作方包括生鲜超市、农场、农贸市场摊贩等可以提供外送服务的商家或者产品主体。

今年3月26日,美团买菜启动北京市场的测试,在天通苑、北苑两大居民区分别开通了便民服务站,为服务站周边1.5公里之内的社区居民提供“手机买菜”的服务。

美团、盒马、苏宁......“买菜”为何成为竞相争逐的香饽饽?

盒马菜市

今年3月初,盒马CEO候毅在一次会议上曾表示未来盒马要发展四个新的业态,分别是盒马F2、盒马菜市、盒马mini 和盒马小站,以应对不同的消费场景和目标人群。

美团、盒马、苏宁......“买菜”为何成为竞相争逐的香饽饽?

3月28日,盒马新业态“盒马菜市”首家店落户上海五月花广场。根据规划,盒马菜市是以面销为核心的菜场形态,蔬果产品以散装形式出售,也不带有餐饮区,比标准店更小、更灵活,且专注于消费者一日三餐的食材,更亲民。

苏宁菜场

4月3日,苏宁小店宣布将于4月下旬,在App平台上线苏宁菜场,主打24小时内从原产地直发至门店,最快隔日早上7点即可到门店自提,依托苏供应链,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优质的生鲜食品。

美团、盒马、苏宁......“买菜”为何成为竞相争逐的香饽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