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杞文化——不可不知的杞县十四景(五)

杞县十四景,载于明成化十八年《河南总志》。它从不同角度勾画了当地自然、社会概貌,反映了一代人文风物之盛。标题清晰,文词质朴,迹皆真实,各有特指。其着意落墨处皆在国计民生之要,资政教化之需。今值五百余年之下,犹可发人深思,知所观法。可惜前代人未能对它作出认真研究、利用,而仅仅以此装潢门面,炫耀世人。动辄必称:吾杞,夏禹之后,历史悠久,沃野连阡,物产繁富,人才荟萃,代不乏人,实为繁、冲、要之区,中州之巨县。孰谓不然,请以“十四景”为验。假如今之杞人仍如是对待这一文化遗产,将不仅遭到后人的谴责,且为当代的一大损失。现将我对它初步探讨的情况分述如下,冀以引起有志振兴杞县的同志的共鸣,续作进一步的探讨,从而阐其奥秘,发其宏旨,作为建设杞县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借鉴,以收古为今用之效。

金杞文化——不可不知的杞县十四景(五)


明成化十八年《河南总志》所载杞县十四景,大体可分五类:有关经济、政教者为“内黄牧笛”、“伊庙灵桑”、“圉镇樵歌”、“汴河春渔”、“葛店帘飞”、“杞县钟声”、“芹宫铎韵”7条;自然景观为“黄河晚眺”、“富岗鹤唳”两条;文物胜迹为“观音胜景”、“禹祠瑞草”两条;乡贤芳躅为“二郦并墓”、“上宋联芳”两条;科技信息则为“神井甘泉”。其详如下

九、富岗鹤唳。富岗,在县城西郊。宋名谷林山,清称西岗。雅称新高山,俗称高高山。其实为一土丘,高数仞,方圆数百亩,昔有青松朱樱,为邑人春游之所。宋杨侃《皇畿赋》曾志其盛:“城之西郊,山曰谷林。其或花迎野望,烟禁春深,景当妍丽,俗重登临,移市竟日,倾城赏心”,这一优美的去处,竟致引人倾城出动,流连终日,乐不思归。现其地已被工厂、住宅占用,县城数万人民,在劳动工作之余,岁时佳节之际,无可供游赏休憩之地,此为县城规划者当作计议者。

十、观音胜境。即县城西南隅之大佛寺。别称“南寺”、“南大寺”。始建无考,唐建中末(公元785年。旧志误为建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修(明末又毁于火,清顺治十六年河南巡抚贾汉复重修),置僧会司于其内,并罗汉、云岩、释迦、寿圣四寺为一,统称观音寺。殿堂巍峨,斋舍栉比,金身耀光,法相生辉,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技艺。也是我们研究宗教的好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