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一個一衣帶水的鄰國,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民族,一種極度堅韌又極端扭曲的信仰。對於日本,人們總有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糾葛。大概,這就是《最後的武士》對於中國觀眾的魅力所在。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一部經典電影,以來自“文明開化”之邦的美國軍官為切入視角。可造就的,卻是一段在封建武士社群中自我救贖的“反現代化之路”,所謂歷久而彌新,大概乎如此吧。

《最後的武士》是消亡的武士,有人說,它正象徵著十九世紀古老日本的冰山融化。但它所折射出的,又何嘗不是所有東方民族在近現代的陣痛縮影…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1.生存還是死亡,亙古不變的話題

一個漂洋過海的夢,留下了男主角歐格仁的性命。在森次勝元看來,自己夢中的白虎,就是這位美國上尉的化身。從觀眾的角度,如果僅僅把這場貫穿通篇的夢,看成是故弄玄虛的迷信把戲或是暖場噱頭,那就大錯特錯了。夢中之相,相由心生。與虎相搏,搏的又何嘗不是自己的心。勝元的原型是西鄉隆盛——一位曾經主張維新,卻最終為傳統而戰的義士。在《最後的武士》中,勝元懂英文,通曉現代事物,卻選擇用武士刀去捍衛祖祖輩輩們留下的最後精神家園。

因為夢中的白虎,不僅是歐格仁,更是西洋文明的象徵:強大,而具有威脅性。勝元不能放任自流,是出於尊嚴;勝元更不能斬草除根,是出於大勢。

歐格仁在對印第安的屠殺噩夢中不得解脫,自以為“該死”,卻在武士之鄉苟全人世;勝元有入朝為官的上進之途,但寧願“抱殘守缺”,捨命與維新派一搏。這看似矛盾卻又全然合理的命運,借用馬克思評鴉片戰爭的話說,真是“一曲對聯式的悲歌”,是天意,亦屬人為:心甘情願的赴死,造就滿懷希望的生活。日本的死亡文化,為武士階層所重。於歐格仁這個西方職業軍人而言,從鄙視、理解、到成為信仰。不正是一段從命運上的由生到死,又從精神上由死到生的解脫麼。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2.人、天、道?

武士道一詞,得到準確定義是在近代,故而《最後的武士》中所指,應是傳統的武士精神,當與軍國主義所區別開來。在歐格仁1877年冬天的日記中,他捫心自問,什麼是真正的武士精神?是像多香那樣守禮,服從一套完美的道德規範?是像氏尾那樣練好武士刀法?還是像比健那樣藉助書法、打坐、茶道來追求內心的平靜?

都是,也都不是。《最後的武士》所拋出的這個核心問題,正對應了新渡戶稻造在1899年所著的《武士道》一書的核心論點:孔孟之道、佛教和神道構成了傳統武士道的三個起源。

儒家,重的是人倫。明治和勝元的君臣之義、勝元和信忠的父子之情、廣太郎和多香的夫婦之別、比健和孫次郎的長幼之序,當然,還有貫穿全篇的歐格仁和勝元的朋友之信。在西南戰爭的大背景下,傳統人倫的溫情正如同沒落的儒家秩序,岌岌可危而又格外值得珍惜。

歐格仁在日記中自嘲像一條可憐的流浪狗,可他最終在大洋彼岸找到了自己的家。自從他十七歲離開家以來,呆的最長的地方竟然是“敵人的村莊”:這些彬彬有禮的敵人,內心有著深沉的情感。從晨起到日落,都專心於自己的工作。儒家的“仁”與“禮”,深深的感染了他。就在不久前,武士們看似一團散沙卻井井有條的宗族子弟兵,輕易擊敗了他所訓練的新兵蛋子。如果說,那時只是軍人的宿命,但現在,他甘願淪為精神上的俘虜。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釋家,修的是心。從固有思維來看,觀眾們很難接受,禪宗佛教竟然會是日本武士階層的普遍信仰。愛德華.茲威格導演利用唯美的寺廟、古樸的佛像,穿插著富有禪意的鄉村田園畫面,用蒙太奇式的表現手法演繹出了一位不信神的美國軍官,在“即心即佛”的東方宗教氛圍感染下,“發現神的力量無處不在”的心路歷程:一方面,不論是過去或現在,像勝元這樣的武士,都在戰爭中殺人無數;而另一方面,面對精神層面的未知境界,佛教信仰的存在讓驕傲的武士低下頭顱。卑生親死的淡然心態,讓鋒利的武士刀沒有淪為追逐金錢和肉慾的工具。歐格仁開始只看到了勝元與文明開化的抗爭,但最後愛上了他要守護的世外桃源。儒家講求盡人事,而佛家強調順天命,這種不夠“積極”的生活方式可能成為不了今天的潮流,但對於一位久經沙場,厭倦塵世的將軍,還有什麼比這更適合作為他的心靈歸宿呢?

儒家教武士守禮,佛教安定了武士的心,神道則規定了武士的人生方向。日本的神道,不等同於中國的道家。但在萬物有靈和祖先崇拜思想上,神道教與道教顯然存在著東方民族共有的世界觀。單就這個外延來看,開篇勝元帶領鄉里鄉親毀壞鐵路,與義和團“保護地脈”的目的如出一轍。但從其他層面來看,比方說神道教強調的忠,倒與一般中國傳統士大夫所追求的不同。勝元對於明治天皇的忠,是有條件的忠,他稱自己是“為了天皇而發動叛變”,這種看似荒繆的邏輯也不能簡單的用中國“反大臣而不反皇帝”的慣性思維來強加解釋。某種程度上,同為海洋島國的日本,其武士文化中倒有幾分英國騎士精神的相似之處。而片尾歐格仁代替勝元,在明治天皇面前效忠。這一片段某種程度上也加入了西方教徒的殉道精神,至於是否出於商業角度,就不得而知了。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3.一花、一葉、一世界

《最後的武士》通篇不離武士的榮譽,在篝火旁的那段戰前對話中,歐格仁最終理解了勝元口中的“good death”:你沒能說服天皇,你保護不了你的百姓,所以你感到羞恥,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就是魯思在人類學著作《菊與刀》中所說的“恥感文化”,不同於中國的“樂感文化”,注重追求榮譽的喜悅。日本人的敏感點,更在於對失去榮譽的恐懼與恥辱。單從這個方面看,作為中華文化的子系文化,日本文化走的有些極端,而且不是上智者的那種。

但是話又說回來,任何一個文明都值得尊敬。電影的高潮,在於勝元和歐格仁帶領鄉親們對抗新式軍隊。雖然這種自殺式攻擊,乃至於自殺文化,都絕非是值得提倡的正能量。但從島國地狹民貧的歷史情況出發,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種“升級版的堂吉柯德”,正展現出了日本這個“悲情民族”堅韌而又脆弱的一面。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在那個古樸而恬靜的花園中,勝元向歐格仁表露自己的人生感悟:每一片凋零的花瓣,每一口茶,每一次呼吸,每一個生命,都能體悟人生,這就是武士道。日本人鍾情於櫻花,唯獨愛它凋零的瞬間。正如勝元倒下,歐格仁在戰場上成為介錯人的那一刻,他悟道了:新的紀元來臨,武士們用鮮血驕傲的上演屬於他們的最後一幕。正如完美的櫻花,在最炫麗的瞬間,已經完成了它們的使命。

至於最後,明治對傳統文化的重新思考,只不過是出於藝術角度的一種昇華。帝王不能容忍理想主義者,歷史上的明治維新,用軍國主義偷換了傳統武士精神的概念。而歐格仁回到鄉村,回到美麗的多香身邊,這一情節實際上是編劇的一種“不忍”。旁邊用的是“我更願意相信”來解讀,便知其意。

《最後的武士》,是從美國人角度解讀的日本武士,未嘗沒有出於政治要求和商業利益的美化成分。該作品對於東方文化的理解,更免不了片面和膚淺。但這部電影所展現的,面對近代文明車輪的碾壓,傳統信仰堅韌而又無奈,如櫻花般凋謝,終究支離破粹。這種痛苦,不正是所有東方民族所應銘記的麼?

千錘萬鑿,粉身碎骨,應知我本意。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當不忘初心。

透過阿湯的《最後的武士》,讀懂日本的“武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