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小马话三农


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到底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小时候每逢下雨天大家都闲下来的时候,村里经常会来一些帮人测字算命的先生。有一天村里下雨,爷爷说前几天没选上村长,这几天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头晕晕的,一会等算命先生来的时候我也来给自己算算命。

吃过早饭晌午的时候,算命先生像往常一样手里敲着小鼓砰、砰、砰的从我家门口经过。爷爷听到声音后立马放下了手中的麻线,走到院子的门口大声的喊到:“算命先生到我家里来坐坐吧,今天我也来给自己算算命”。


虽然当时我还小不知道什么东西,但是算命先生的大致意思我还是可以听懂的。算命先生说老爷爷今年年纪都已经这么大了,怎么争强好胜的心还是一点都没变有呢!古人说“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人老了要学会适时的放下一些东西,这样才可以生活的更加轻松愉快。


“五十望人三不争”。人到五十岁的时候无论是身体还是精力都大不如前,而且生命的轨迹已基本上定型。每当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放下一些身边的事情,比如说金钱、功名或利禄。当一个人走过漫长的岁月拥有了浩瀚的人生之后,这些功名利禄对于他来说已不再那么的重要。安度晚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儿孙满堂磕家欢乐才是最重要的。

“六十望棺三不有”。人到了六十岁垂暮之年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于悲伤、不要过于担心、心中也不要有太多的牵挂。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只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就可以了。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人到了五、六十岁,可谓年过半百,辈份也会逐渐升了级,由为人父母升级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角色变了,心态随之也要改变了!正如“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财,五十望人,六十望棺”中讲到的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生活重心的不同。



五十望人三不争

五十岁的人了,事业上多数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自身的发展已经设了上限。这个时候,人们的希望就转移到了子女身上,“五十望人”,就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要把希望寄托在培养自家孩子成才上。“四十以前看父敬子,四十以后看子敬父”,人们后半辈子的幸福更多地要取决于自己的子女是否有出息啦。

这个时候的自己,就没必要在单位和年轻人争地位,争权利,挣钱财了!得罪了年轻人,就是得罪了未来!对待单位的年轻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有加,释然开怀!



六十望棺三不有

老人到了60岁,特别是农村老人,就称自己“黄土埋了大半截子了”,活着的时候希望有套好房子,人死了以后,期盼的就是一副好棺材。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过去的时候“人活六十古来稀”,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纠结什么了,多活一天就多赚一天。儿孙自有儿孙福,愁也是一天,喜也是一天!在这个时候就不要自寻烦恼了,不要有忧虑,不要有惆怅,不要有担心!



个人觉得,这句老话是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过去的人,人均寿命比较短,能活到50岁,60岁就明显是老人了。这“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的农村的话自然是非常有道理的,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该服老时就服老,否则徒增烦恼,无益身心!

但时代不同啦,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据世界为生组织数据报道,人到了65岁还是壮年呢!65岁以后才开始老了。我们国家的人均寿命也由旧社会的四,五十岁,提高到了现在的七十多岁。

所以现在的人到了五六十岁,不仅面貌上还很年轻,精力上也因为子女的成家立业,而充沛了起来!五六十岁的人正当年华呢!没必要“五十望人,六十望棺”那样的悲凉吧!只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虽然身体正当年华,但“淡泊宁静”的三不争三不有的心态却是值得提倡的!所以我们对待这句俗语,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您觉得呢?


村姑说村事


提起俗语,大家印象中会有很多,有些比较常见,有些则不常见,有些只适用于以前的社会,有些在现在看来也比较适用。

“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这句俗语,相信不少朋友听过,这句话所包含的真正意思,现在来看,也有一定的意义。

“五十望人三不争”前半句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人到了50岁之后,看到一些人或事,要学会放弃争论,三争,三可以代表一个量词,也可以代表具体的三件事,比如不争强好胜,不争权夺利,不争权地位,通俗一点来说,不争金钱、名利或地位。

俗话说的好,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50岁以后,要看淡一些事情,不要像年轻时那样,什么都想去争一争,一是身体不允许,二是精力不允许,该让年轻人的时候要让年轻人。

“六十望棺三不有”后半句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人到了60岁以后,即使看到了棺材,也不要有过激的想法,三不有中的三,和上半句里面的三一样,可以是一个量词,也可以具体指某三点,比如不要有恐惧、不要有后顾之忧、不要有悲伤。

俗话说的好,六十而不逾,在以前,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人能活到60岁,算是一个不小的岁数了,到达了60岁,什么东西都可以放下,人有生有死,真正到了这个岁数以后,心里放平坦,不要害怕,也不要悲伤,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好,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后面的每一天。

仔细深入思考“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这句话,小农有2点要说的,其一,在现在这个社会,人活到50岁、60岁已经是常态,很多50岁60岁以后的成功人士,在他们的岗位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些东西要争的还是争取一下。其二所表达的正确面对生活,遇到事情不要惊慌,看待一切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人不能活的太累,有时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的解释,小农就说这么多,如果你还有其它更好的解释或观点,欢迎载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来讨论。


农民说农


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这话是有些理的,但也因人而不同,看人的认识与心态吧,有些积极意义,也多少有点消极作用。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不逾矩,而人也有五望: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财,五十望人,六十望棺。这望人三不争,望棺三不有,在理解上也会有出入的。人之心态,会随人的年龄变化而有所不同,我是六十后之人,这已深有体会。

五十半百之后,事业,前途,婚姻,钱财,功名利禄等等基本已定,达到看透想透悟透了,一家人的健康平安和睦团结快乐幸福就是最好。人过半百,青春远去,韶华已逝,朝气不再,锐气斗志大减,收宿争名争利争气之心是有必要的,这应该就是望人三不争了。在过去,活过六十就算有寿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六十之后是半截黄土半朝天,听候阎王召唤了,是掐指算日子之人,所以是六十望棺,就应三不有了,不应再有怒气,怨气,脾气了。该淡泊而宁静,豁达乐观而能容,处之泰然安然,能顺于自然,甘于天命就好。

为人五十前望父教子,五十后望子敬父。所以五十后望人便要三不争了,是那三不争?各有说法,是有大同有小异:不再争事业,不再争权利,不再争钱财。这望人,既望社会人,也望家里人,既与社会不争,也与家里儿女不争。不再计较不平事,不再计较名利,不再计较成败。不再勇于争名夺利,不再争强好胜,不再争钱财。六十之后望着棺材过日,就要做到三不有:没有忧愁,没有惆怅,没有担心;不有后顾之忧,恐惧之心,老不中用之感;做到三不贪,不贪小便宜吃大亏,不贪杯误大事,不贪赌带坏儿孙。

这是劝人向善,有积极意义,但微中也有点儿消极作用。凡事要一分为二,因人因事因时而有不同。这三不争三不有也要因人而变定,不要被这框框限死了。做人有期许,无遗憾,没担忧是最好。








树德汉硕


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不三不有",主要是讲人生哲理,老话说得好"男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不逾,七十而不钜…",很显然人生如光阴似箭,生命的短暂,真的好快呀!


五十望人三不争

大家都知道,人到了五十,只希望自己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儿女们事业有成,而自己人到五十,身体肌能已经在慢慢地老化,可谓是老年不比少年时了,人到五十,身体上的各种病痛接踵而来,不是腰腿疼,就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缠绕着大家,虽然说五十岁的人还没有达到国家的退休年龄,咱们还有些余热可以发挥,但是我们必须要把年轻人培养起来,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开创他们的事业,不要与年轻人去争闲气,争职位,争事业,有碍社会发展与家庭和谐了是吧。


六十望棺三不有

人到六十,已经是一甲子般年纪的人了,辛辛苦苦劳动了一辈子,人生事业也就基本上都完成了,应该是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在咱们农村有传统土葬习俗的地方,上了六十岁年纪的人,都应该慢慢地给自己准备好一副棺材板了,好让自己百年之后叶落归根了是吧,这个时候的我们望着自己家中放置的棺材也好,望着路上别人抬着的棺材上山去埋葬也罢,自己都不要唉声叹气,不要惊慌,不要惆怅,你要知道人生自古谁不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要大家坦然去面对就行,好好地去度过自己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就行啦。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主要意思就是讲,人到五十希望自己的儿女们事业有成,家庭兴旺,由于人到五十已经慢慢地地步入了晚年,身体肌能一年一年地在老化,大家都已经是老年不比少年时了,所以平时必须要培养年轻人出来挑起重任,让他们去发挥自己才干,不再与他们去争闲气,争职位,争事业了是吧,而六十望棺三不有,人到六十已经是一甲子的人了,大家都已经领到了老年人俱乐部的门票了,辛辛苦苦劳动了一辈子,是时候为自己准备好一副棺材板的时候了,只不过你平时望着家中那幅停放着的棺材板也好,望着路上别人家抬着死去的人上山去埋葬的棺材也罢,自己都并不要唉声叹气,也不要惊慌,不要惆怅,人生百年我们的日子还挺长着的呢,只管大胆放心去度过您美好的晚年幸福生活是吧。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在农村,只要生活一段时间,你就会经常听闻村里的老人脱口而出的一些老话,特别是上了年纪,经历过人生百态,对这些老话和俗语更是深信不疑,似乎自己走过的一生就是老话最好的印证。俗语和老话是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很多都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一句“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道出了人到一定年纪,不该争的别争,不该有的别有,一起来看看。


五十望人三不争

农村有“五十不建房,六十不种树”的老话,说的是到人五十,身体各方面已经大不如前,不得不服老,不适合再去做一些人生大的决定,也不要再去做一些负担过重的事,例如建房,借钱做事等等,毕竟人的精力有限。

五十该干嘛呢?当然是“望人”,望人就是把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未了的心愿,未完成的事,让后人继续前行,除了希望,这里的望也有育人之意,人到五十,小孩已经成年多时,是时候把自己一生学来的经验和本事教给他了。

家里有田地的,让孩子来,家里有矿的,也让孩子来掌舵,所以这里的三不争,就是不要和孩子去争权力(种地也有种地的权力)、金钱、地位,家里的一切指挥权交给孩子,这叫三不争。


老话自有老话的道理,人到五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要是还把在手里,孩子得不到锻炼,说难听点,哪天你撒手人寰,你的孩子就只能任人宰割了。二来孩子也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争的太多,不利于家庭和睦。

六十望棺三不有

人到六十,已是花甲之年,什么人,什么事都应该看透了,农村人就很实在,一口棺材四五千,自己一老,担心哪天去了连口好棺材都没有,所以有的地方,为了让老人宽心,这满了60就要先把棺材准备好,还会选个好日子请至亲的人回来,和老人一同吃个团圆饭,商量订棺材的事,顺便说上一些美好的祝福。


望棺也有它的引申意义,意思就是人过六十,半截身子已经埋进了土里,拥有什么意义已经不大,这个时候家庭和睦,子孙满堂可能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三不有,人到六十不要有太大的期许,生活平淡才是福,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姜子牙的毅力,怀才七十余载而心不乱,还能挂直钩垂钓,也不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和姜子牙一样活到136岁,人老就做个普通人也挺好。

不要有遗憾,人的一生短暂,前60年没有做成的事,后面不一定还有60年给你,奋斗到一个阶段,至于结果,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多一点知足常乐吧。

对孩子不要有太多担忧,人到六十,日子过一天是一天,对孩子前程太多的担忧,就连吃饭都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过多的担忧,只会让自己日子过的心颤,一把年纪哪里折腾的起。


农村这句老话“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就是告诉人们,人老了,该放下的,就放下,轻轻松松过日子,安享晚年,即是孩子的期望,自己的日子也会更好过,自己身体好了,就是帮了这个家一个大忙。


乡野纵横


俗语 一句句是老祖宗们留下的精神食粮,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则说透了人生。

素有“三十望子,四十望财,五十望人”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成家立业,此时心中也是盼望着能有个一儿半女,为家里添丁;时间倏忽而逝,转眼四十岁了,迈入中年。人到中年,多了许多责任,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也重了起来,这时也是想着能有更多的钱,来支撑这个家庭;五十岁是已经精力衰竭,身体状况也会大不如前,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事业金钱便没有那么想要了,儿女反而成了他们最大的牵挂。

“五十望人三不争”就是如此:牵挂着儿女,不争事业、不争权利、不争钱财。

到了六十古稀之年,迈入了老年人行列。过了大半生,多了些大彻大悟,看通了世事沉浮“一花一草木,一梦一人生”心中不免得会有些惆怅。“六十治棺”这个年龄也该考虑自己的后事,但不要因此而整天忧虑。要知道“人固有一死”

由此看来, “六十望棺三不有”便是:没有忧虑、没有惆怅、没有担心。

“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说透了人生,从古传至今。








九江小红M


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在农村,也有这样的一句俗语“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植树”的说法,它的意思是人到了五十岁,身体各方面不能像年轻时候那么健壮了,已经不适合去做一些人生大事了,更不要去做重体力劳动,比如建房,借钱之类的事,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也只有把精力寄托下一代去完成了。人到了五十岁,家里的子女已经成家立业了,应该放手让自己的子女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所以这里三不争,指的是不要和子女争取地位,家庭的权利,金钱,家里的一切都要交给子女掌管,这就是三不争的意思。



虽然这句话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人要是到了五十岁,还要掌管家里的一切,这样你的子女从中也学不到什么本领,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很难在这个环境中成长。真的要他们接手的时候,遇到困难不知该怎么办,还不够成熟稳重,不能独立面对责任,这样对孩子也不好,还有就是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你不能有什么事情都自己当家做主,这样不利于家庭的团结。



“六十望棺三不有”人到六十岁已是花甲之年了,不管什么人对你怎样?还是有什么事情?都已经看透了一切,有些人很实在,有些棺材只要几千块钱,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这样死去了,连个好棺材都没有,到了这个年龄不要顾虑太多,顺其自然就好。所以这里的三不有,指的是:

1、不要有太大的期望,人到了这个年龄什么事情都要看开,不要以为自己还能为子女做些什么,人老了,做个安享晚年人就好。

2、不要有太多的遗憾,人的一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人到了这个年龄没有什么能力去改变什么,对于结果怎样也不在乎了,要做个知足常乐就好了。

3、不要太过于担忧孩子。人到了这个年龄,过得日子一天就是一天,不要去担心孩子在外会不会被欺负,一日三餐有没有吃饱,工作会不会累,能不能挣到钱,过多的担心只能够让自己心颤,这个年龄已经不能折腾了。



以上分析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


客家妹小林


有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应该会了解一些农村生活场景,在农闲时期,大家往往会在村口屋后拉家常,聚在一起说说村里新鲜事,回想起以前的农村生活,虽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但是邻居之间相处还是很和睦的,很享受那种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时光。

在农村生活,也会有很多趣事发生,每到夏天,小伙伴们都会一起到田间河堤去捉蝌蚪,路过田间地头,邻居奶奶都会把自家地里面种的小甜瓜送给我们,在农村,除了好玩外,也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尤其是一些野草野花的药用价值,一些民间神话传说,最主要的还有一些俗语。

在农村,一般到了五、六十岁的年龄段,大都是有了孙子、外甥的人,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辈分的,这些人人经历的大半辈子,懂得俗语也是比较多的,也很喜欢念叨些俗语,像邻居奶奶每次和别人闹不愉快是,都会念叨“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只是这句话具体是说什么呢?

先来看一下这句“五十望人三不争”,人到了五十岁,就逐渐步入了晚年,无论身体还是事业都应该到了上限,这时候自己的子女也都长大成人,能够自立门户,这时候自己也能退居二线,不用那么拼命劳累了,没事可以带带孙子孙女,这时候面对一些事情就要看开些,不要再像年轻人一样冲动,血气方刚。

所谓的三不争也就是不争权力,不争地位,不争钱财,不过小编觉得这三不争应该是泛指,不单单是说这三种情况,应该还包括其它方面,反正就是希望人到了50岁之后,能够对一切放宽心,不要有忧虑,自寻烦恼。

这“六十望棺三不有”是说人到60岁的事情,记得以前在农村,有些老人家里会放棺材,这些老人多半都是年过60,且子女不在身边,60岁又被称为花甲,到了60岁,人生是真的到了下半段,何故时候看到棺材,应该做到三点,一是不要有恐惧,二是不要有后顾之忧,三是不要有悲伤。

不过这里应该三也是量词,除了上面的三种心态不要有之外,应该还包括其它方面,总之人到了60岁,对世间万事万物应该都看淡了,见惯了大场面,内心早已是波澜不惊,能够乐观的去面对日后的生活。

当然这句话是以前经常听家中老人念叨的,以现在的眼光看有点落后,毕竟五、六十岁还能干一番大事业的大有人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过这句话也只是说的是大部分的自然现象,希望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关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山农老兵


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人的心理状态,会随着年龄的渐进而发生变化,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因为年龄的增长,看透彻了很多的东西,该放下的就都放下来,比如争强好胜,名来利往,恩怨情仇等。

因此,农村老俗话就说“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财,五十望人,六十望棺材”,听起来都是对人生历程的经验总结。也合情合理,符合以前的农村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二十岁三十岁的年纪,望妻望子可以理解,而立之年,无外乎是为成家立业打拼。

但是过了四十,人到中年,就是“不惑”的年纪,所谓的“不惑”,就是不迷惑,不被外物所诱惑,有自己的独立人生观。因此就有了农村老俗话说的“四十望财三不做,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这即是处世之道,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四十望财三不做。所谓的三不做,就是不做忘恩负义之事,愧对妻儿,不做不忠不孝之人,对不起父母,不做损害家庭之举,家破人亡。四十岁的人正当壮年,正是事业有成,财富积累速度加快的黄金期,但不能走邪门歪道敛财,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底线,有始有终。

五十望人三不争。也叫三不贪,所谓的三不争,就是不争权夺利,不争强好胜,不争一时口快。所谓的三不贪,就是不贪小便宜吃大亏,不贪杯酗酒耽误大事,不贪赌博十赌九输。五十知天命,名利之心也该是放下的时候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六十望棺三不有。所谓三不有,就是不要有后顾之忧,不要有恐惧之心,不要有老不中用之感。英雄迟暮,都有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惆怅心,往往会陷入悲观失望,这样死的更快。应该有老骥伏枥壮怀激烈的豪迈情怀,老当益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从警世恒言的角度来说,农村俗语“五十望人三不争,六十望棺三不有”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劝人向善,但或多或少有些悲观消极。人生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是被教条框框给束缚死。所谓的三不争三不有,不过是某些农村老辈人的个人一家之言,信之则可行,不信之则率性而为就好。一壶老酒,一杆老烟,或者一壶清茶,都是人生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