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對客人不滿會下“逐客令”,你知道“逐客令”一詞從何而來嗎

“逐客令”最初不是驅逐客人,而是指驅逐那些離開家鄉,在外國做官的人。其本義是指驅逐客卿的命令。

主人對客人不滿會下“逐客令”,你知道“逐客令”一詞從何而來嗎

逐客令”源於一個有名的歷史典故。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秦國強大吸引了很多外來的人才,如大夫百里奚、蹇叔、丕豹,國相商鞅、張儀、範睢,將軍司馬錯、甘茂等,都不是秦國人。當時韓國派著名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到秦國,幫助開鑿水渠,後來被秦國查出鄭國是個間諜。於是就有人向秦王進言:“鄭國居心不良,在秦修渠是為了牽制秦國的勞動力,使秦國抽不出人力東征。”大臣紛紛上書秦王,說各諸侯來秦國的客卿不可靠,都是為他們本國的利益行事的,要求把所有客卿(在外國做官的人)都趕出秦國。秦王聽了,有些心動,正要下“逐客令”時,李斯卻呈上著名的《諫逐客書》。書中寫道:“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候,求國無危不可得也。”李斯在奏章裡又說:泰山不捨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帝王不拒絕任何臣民,所以能顯示他們的恩德。因此,土地不論東西南北,民眾不問那個國家,一年四季都充滿美好,鬼神也降恩賜福,這就是五帝三皇之所以無敵於天下的原因。如今竟然拋棄百姓去資助敵對國家,排斥客卿以成就其他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縮而不敢向西方來,停步而不願意進入秦國,這可就是所謂的“借給敵人兵器,送給敵人糧食”啊!秦王最終被李斯說服,遂取消了“逐客令”。

主人對客人不滿會下“逐客令”,你知道“逐客令”一詞從何而來嗎

自此後,秦王對李斯更加信任了,並封他做了丞相。唐代詩人杜牧就曾寫過“秦因逐客令,柄歸丞相斯”的詩句。後來,就借用這個典故來表示用基本合乎禮儀的方式拒絕不受歡迎的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