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喜歡嚐鮮是年輕人的特點,他們能幫我們迅速打開市場”

不知道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食品、飲品、互聯網、服裝企業將自己的種子用戶瞄準了“年輕人”這一群體,年輕人除了願意嘗試新鮮事物、消費頻次高、產品接受度強以外,還擁有愛分享的特點,對於品牌來講的確是極佳的傳播載體。

檳榔,這種盛產自海南的休閒食品也正是在當年那批年輕人的帶領下風靡湖南,年輕人和長輩總是存在交流和生活習慣上的代溝,但湖南人從另一個維度撫平了各個年齡群體間的矛盾——男女老少飯後排排坐,鼓著腮幫子嚼檳榔聊天消遣是一家人少有的和諧景象。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檳榔禮盒

一位湘潭的朋友這樣描述當地人對檳榔的青睞:

“普通人見面遞煙寒暄,湖南人見面遞檳榔嚼著寒暄”

“普通人家中桌上放水果瓜子待客,湖南人家裡桌上放半斤檳榔”

“普通人走親訪友贈送禮品,湖南人走親戚手裡提的是檳榔”

“普通人回到家鄉想吃一口媽媽做的菜,湖南人回到家鄉想嚼一口家的味道”

這位朋友還特別強調:“這一點也不誇張,事實就是這樣”。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檳榔青果

檳榔堪比毒品的快速提神醒腦功能,使得這種小果子被迅速推廣開來,近幾年也逐漸打開了北方市場,在便利店、KTV、酒吧、超市中,15、20元一包的熟制檳榔隨處可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曾記載,檳榔有“驅蟲、消積、下氣、行水”的藥用功效。

乍一看這小果子倒還不錯,但事實上熟制檳榔果裡含有的檳榔鹼和檳榔次鹼,在咀嚼過程中,可發生亞硝基化,產生亞硝基胺,這是一種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檳榔致癌並非危言聳聽,2017年12月,由湖南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佈的湖南省腫瘤登記的數據顯示,中國最大檳榔食用省份湖南,口腔癌患病率超出全國平均20倍。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30年,由檳榔引發的相關口腔癌病例僅在湖南就可能累計超過30萬。

早期發現的癌症可以靠手術切除腫瘤組織而治癒,口腔癌也一樣,但口腔癌早期患者的手術代價遠比其他體內器官癌變要慘痛的多。

顧名思義,口腔癌就是長在嘴裡的腫瘤組織,多生在臉頰內壁。手術切除的後果輕則面目憎人,重則“無臉”見人,更有甚者連帶舌頭一起切除,圖就不放了,因為著實可怕,好奇者可自行搜索關鍵詞“口腔癌手術”。

某知名熟制檳榔企業總裁曾直言:檳榔含有大量檳榔鹼,能破壞口腔粘膜導致口腔癌。那麼你可能會問,湖南人不知道嚼檳榔致癌嗎?怎麼會不知道呢,湖南人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為檳榔這玩意兒吧,提神醒腦的同時,還能上癮!

嚼食檳榔所帶來的短暫的心跳加速、眩暈感要比抽菸來的更迅速強烈,因此更多人選擇一邊抽菸一邊嚼檳榔,還衍生出了文化口號:“檳榔加煙,法力無邊”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檳榔屬於中度上癮品。”這個產品定義曾被券商研報用於剖析其廣闊的市場空間。

一名口腔醫學的臨床醫生這樣講:自己畢業後實習輪轉,到黏膜科的時候,突然就變成了一個“神醫”。因為嚼檳榔易導致黏膜下纖維樣變,會使人張口受限。

那段時間,只用聽聲音就能看病,聽到一口熟悉的湖南塑料普通話,看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吃檳榔導致的黏膜下纖維樣變。這些患者,在問病史的時候,很大一部分都會說,吃過檳榔,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有患者說曾經吃到滿嘴潰爛張不開嘴,但是還是忍不住吃,就是因為檳榔有很強的成癮性。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嚼檳榔的人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檳榔真不是個好東西,國家應該嚴格管控!

不,你接著往下看。

先看一組數據,據公開資料顯示:

截止2017年,我國95%的檳榔產於海南,總面積超150萬畝,畝收益高達8000-15000元。

檳榔種植每畝農藥化肥的投入成本約2000-2500元,農資市場容量約30-40億元。

海南全省涉及種植檳榔的農民約有60萬戶近300萬人,萬寧市現有檳榔乾果加工廠3000多家,瓊海市2500多家,屯昌縣1000多家,定安縣近1000家等。

海南省連續五年撥款總計逾十億元,專項扶持檳榔種植。

2017年海南全省檳榔鮮果交易金額達200億元,檳榔種植人均收入9966.7元,是以往的十倍。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檳榔種植

不難理解,海南省氣候宜人,獨特的水土優勢孕育出品質優越的海南檳榔,它以果型圓潤、果肉飽滿、纖維細膩的優勢,是公認的品質最好檳榔。內地熟制檳榔市場的火爆也使得海南檳榔鮮果供不應求,著實改善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與生活條件,也平衡了海南省內的經濟結構。

GDP好看,島民又喜笑顏開,何樂而不為?

接著看數據:

國內熟制檳榔乾果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人民幣,行業年增速超30%。

湖南省檳榔產業全產業鏈從業人員達30萬人,年發放工資約150億元。

湖南省檳榔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三年後銷售收入有望突破500億元,五年後銷售收入有望突破800億元。

湖南省菸草行業目前年銷售約1200億元。

僅湖南一省的檳榔加工銷售就提供了30萬就業崗位,五年後的預估年銷售規模直逼全省菸草銷售額。能輕易改變嗎?不能,也不敢。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檳榔加工

一位湘潭檳榔廠家的招商人員表示,其公司每天檳榔的出貨量是成噸計算的,招商人員稱:“經銷商拿到代理資格後,售價15元的拿貨僅需5塊多,售價20元的僅需只要6元一包,後期市場打開,利潤點非常高。全國各地前來考察的經銷商踏破門檻,但公司對於經銷權的授予十分嚴格,單單有錢是拿不到的。”

一邊是檳榔產品逐漸深入北方市場,口腔癌患者數量與日俱增,帶來的是慘烈的病痛與龐大的醫療醫保壓力,另一邊是海南的農民終於從經濟窘境中逐漸走出,生活總算有了點盼頭;湖南部分縣市找到了蓬勃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檳榔,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小東西至今都存在一個尬點——是食是藥分不清,早在2013年,湖南當地相關部門開展了立項後的審查論證工作,但至今無明確結果。

接下來我們換個角度:

從營銷層面來看,短短几年檳榔品牌迅速由南至北席捲全國各地零售終端絕非意外,他們可是玩社交傳播和場景營銷的先驅!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檳榔品牌向北方市場探索的第一步即鎖定年輕人為原點人群,提煉精準且具有認知基礎的賣點——提神、興奮作用,吸引年輕受眾嘗試。

他們選擇網咖、KTV、酒吧等年輕群體密集場所作為初始場景免費提供體驗品,這一點很巧妙。網咖是年輕人玩遊戲的地方,玩久了會累,則需要提神產品,檳榔在這個場景下完美契合了消費者需求;酒吧、KTV則是酒水消費重點區域,酒喝多了會興奮上頭,隨果盤贈送的檳榔則會讓酒後的興奮點達到極致。因此,只需要短期的免費體驗品即可收割一大批死忠粉。

當然,營銷套路收割死忠粉的前提是:充足的產品力或服務力!

年銷千億、代理權難求的背後,是血淋淋的病與痛!

當檳榔新到一個地方,那麼此地最早嘗試檳榔的年輕人有了新的社交貨幣,這些人會在社交過程中帶有些許炫耀意味的將自己先嚐試過的東西,分享給其他同伴,被分享的同伴以同樣的方式對品牌和產品進行二次傳播,如此循環,即大家常說的裂變式社交傳播。

除此之外,檳榔品牌的娛樂營銷、硬廣投放、品牌公關、品牌定位更是樣樣不缺。據悉,佔據國內熟制檳榔市場近7成的行業巨鱷口味王集團,一年的傳統媒體廣告投放費用就近2000萬元。

在經濟高度市場化的今天,沒有什麼產品是無緣無故進入市場就被消費者追捧的。但也有一些老一輩企業家仍在走老路子:經驗代替專業市場調研,拍腦袋定出營銷策略,沒有定位就開始宣傳品牌,產品妄圖賣給所有消費者。這樣做能有效果嗎?不置褒貶,誰做誰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