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所不知?你大部分以己度人,或許等同於“殺人”

我朋友“殺了”一個人,就在昨天,這個人終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在“案發現場”的最後一個晚上,P君這個月已經連續加班了20余天,突然晚上十一點給了我朋友一個電話:

“領導,你覺得我還能做一個好銷售嗎?”

“呦!你還想做個好銷售!”

“領導,我....”

“你什麼都不用說了,小P,真的!你不適合幹這個,我之前就和你說過。從經驗上來講,別人畢業比你多幹五年,從資質上說,你的商務感,談吐,學習能力,就不用我多說了。你有什麼優勢?靠夢想,我告訴你,那是狗屁!”

那次電話之後的第二天,P君像失了魂魄似的一個人默默的收拾物品,寫了辭職信,然後離開的上海,離開了他曾經想要實現夢想的地方。

你有所不知?你大部分以己度人,或許等同於“殺人”

站在事件結果來講,我朋友沒錯;但是,從事件的處理上來講,他卻是一個殘忍無情,輕描淡寫的“劊子手”。

我曾遭遇過很多次勸退,所以深深明白,在一個人最低谷的時候,好多看似輕描淡寫的話語,對人的傷害有多麼大。那個狀態下的人,已經遍體鱗傷,奄奄一息,極度渴望找一個地方舔舐傷口,獲得重新振作的勇氣。走投無路下找到的那個傾述心聲的人,往往是覺得最值得信任的存在。

對他一念之間,可以殺死,也能拯救一個人。然而,大部分時候,我們總是以己度人,不經意間選擇了“殺人”

你有所不知?你大部分以己度人,或許等同於“殺人”

生而不同,凡人皆苦

每個人,總是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輕描淡寫的去指責別人。但是,大多數人,習慣性忽略了,人人生而不同,死而不等

某節目曾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將一群孩子放在同一起起跑線上,節目組會詢問六個問題,依次是:

  • 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
  • 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
  • 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功課之外的一門特長並且保持一定的水準?
  • 是否有過一次以上出國旅行的經歷?
  • 你的父母是否承諾過你要讓你出國留學?
  • 從小到大,你的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如果回答是“是”,就向前走6步,如果回答是“否”,就停在原地。6個問題問完,一撮人走的很遠很遠,不少人則停留在與原地相近的地方。

你有所不知?你大部分以己度人,或許等同於“殺人”

測試的最後,把落腳點放在了高考是公平這個角度。但實際在整個人生來看,絕對不止是6個問題,可能是60個,600個,或者6000個,從出生大成長,每個人的差距會有多大?

人們總是容易居高臨下的批評別人,但這個世界上所有人,並不是個個都有著相同的優越條件!

有人會說:出身不好,自己還不奮鬥,能怪誰?只要你有鬥志,弱者也能變成強者!

香港電視節目曾做了一個測試,讓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節目的開頭,億萬富翁田北辰也是這樣的想法。

你有所不知?你大部分以己度人,或許等同於“殺人”

諷刺的是,節目末尾他卻說:“我每天努力工作只是為了吃一頓好的。”隻字不提如何依靠鬥志變成改變命運之類的話。

生而不同,凡人皆苦。少寫苛責,多些善意;別讓理所應當的輕描淡寫,變成“殺人”的慣性!

你有所不知?你大部分以己度人,或許等同於“殺人”

以己度人者,不見如來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以為,自己喜愛的,也是別人喜愛的:自己厭惡的,也是別人厭惡的:自己嚮往的,也是別人嚮往的。

我的一個親戚,從小到大都在幫他的孩子做規劃。上什麼小學,讀什麼高中,選什麼專業,甚至去哪上班都要受其擺佈。

用他們的話來講,我這叫:為你好!

一個人喜歡吃肉,另一個人喜歡吃素;然後喜歡吃肉的人把吃素的人綁起來,天天喂他吃肉,這算為別人好?假如狗喜歡吃屎,拿屎喂人,人開心不?

人最大的陋習之一,就是總以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忽略了個體差異的愛,等同於傷害,甚至“殺人”

你有所不知?你大部分以己度人,或許等同於“殺人”

生而為人的意義何在,不是為了活成像別人那樣舒適,是為了自己想要的精彩!把一個快要退休的長者,未來想要的生活加諸於下一輩的身上,他會愉快嗎?或許等他快要退休,還有數十年生命的時候他可能會高興和慶幸,但前面幾十年的生涯,如何捱過去?

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反過來看,年輕人也是一樣,賺到錢了,功成名就了想把父母接到城市,他們也不開心:

他們習慣了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在原本的地方有自己熟悉的愛好,固定的娛樂活動,固定的交際。我們把他們遷移我們認為的城市,如非特殊情況,本質上也是一種傷害。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出身不同,經歷不同,喜好不同,都要學會互相尊重,不要以己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