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资管丨半导体投资人的专注与激情——陈立武

华登的投资人、竞争者、合作伙伴、同事或下属,都对华登的创办人及董事长陈立武有一份由衷的尊敬,“他最让人崇敬的是他选择风险投资这一行业,不仅是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一种热爱,是他对帮助科技公司成长的承诺和投入!”华登合伙人之一Brian Chiang形容说。

1

陈立武的英文名为Lip-Bu Tan,1959年11月12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从小便跟着父母在新加波生活。

图灵资管丨半导体投资人的专注与激情——陈立武

陈立武从小便显示出他在数理方面的惊人天赋,16岁的时候,他考进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在三年时间内修完了本科学位,主修物理。“在那个时候,我以为能源问题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在‘去西方吧,年轻人*’这个信念的鼓动之下,我来到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学历核能源工程。”

就这样,在1978年,年仅19岁的天才少年陈立武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东海岸的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学习核能源工程。

然而,1979年3月28日凌晨4点,就在陈立武入学不到一年的某天,一阵尖锐刺耳的汽笛报警声响彻云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上空,当时,建立在萨斯奎哈纳河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发生熔毁事故——这一事故被称为三里岛核事故(Three Mile Island-2),最终变成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属于核事故的第五级(核事故共7个级别,级别越高,危害越大)。

虽然事故并没有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但是三里岛核事故却暴露出核能的危险性,核能源产业受此影响,行业机会大幅减少。

彼时,22岁的陈立武虽然年纪轻轻就在EDS Nuclear做到了首席工程师一职,但在取得MIT核工程硕士学位以后,他最终还是做了一个决定——来到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大学,转而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美国西海岸的风格与东海岸完全不同,在这片浇灌着硅谷与好莱坞文化的土地让陈立武看到了更加缤纷多彩的可能性,在旧金山,陈立武不仅陆续尝试过从能源到投资的一众公司中的不同职位,还短暂地当过老牌英国音乐发行商/钢琴生产商Chappell的副总裁。

在经历了6年的历练后,1987年,年仅28岁的陈立武正式在旧金山创立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初创管理资金300万美元,专注于早期阶段的技术投资。

2

早在1993年,国内对风险投资还很陌生的时候,华登国际就已经把触角伸向中国市场。

图灵资管丨半导体投资人的专注与激情——陈立武

当时,华登国际通过一家离岸英属群岛公司Hinca对科龙投资330万美元。当时这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科龙还是一家乡镇企业。华登的想法是将Hinca公司在海外上市以收回投资,但当时的国家政策对于国内资产通过海外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做法并不支持。

科龙于是进行了大量资产调整,1997年终于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华登在同年11月售出其在科龙股份,成功实现投资的退出,回报率在300%左右。

1995年8月,华登国际投资830万美元给大中华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小天鹅的主要股东之一,持有的是法人股,按证券法的规定,法人股是不能流通的,这给华登国际的退出带来很大的困难。

2001年2月,证监会决定允许法人股转成流通股,于是华登国际在2001年3月开始出售其拥有的股份,2001年6月全部售完,完成投资退出,实现了约300%的回报。

1997年,华登国际在亚洲和美国的投资专家为新涛进行了首轮融资工作。

此后,华登帮助新涛制定发展计划,招揽专业人才和管理团队,实行国际性的扩展,并在2001年5月获美国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IDT)以约8000万美元的现金出资收购。IDT是一家知名的通讯产品集成电路供货商,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

除了上述三个成功的投资案例,华登国际对新浪的投资最早是投在四通利方,在四通利方第二轮融资时进入新浪,并且是“Lead Investor”主导这一轮融资,总投资将近千万美元,是新浪的主要股东之一。

3

总的来说,半导体不是一个“来钱快”的事儿,尤其是在互联网企业各种短时间高估值的传奇故事照耀下,半导体企业的光芒则更显黯淡。作为一个重资产、重科技、重人力的行业,一个半导体公司往往要9~10年才能得到回报——这一速度简直太不“互联网”了。

正是因为这三个“重”,不仅让这几十年间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也让近年来全球的创投机构都不怎么愿意投资半导体产业,而全球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也不怎么愿意进入半导体公司。尤其是在全球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之下,年轻人更愿意扎堆涌入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平台等快速赚钱的领域。

图灵资管丨半导体投资人的专注与激情——陈立武

陈立武曾经感叹道,“很多做半导体的创投都年纪大、退休了,年轻人想找来钱快的工作,半导体行业太难了,他们不喜欢那么辛苦的工作。”

不过,近年来随着AI芯片的热潮与中兴事件的催动,让整个社会都开始将注意力移到了芯片与半导体产业上,资本和人才都开始陆续冒头。目前中国政府已将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2014年启动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大基金)第一期投资金额高达1400亿人民币,2018年启动募集的第二期目标金额更是高达2000亿人民币,在最近完成的中央政府会议上,半导体是五年计划中的第一名。

在芯片设计、微处理器、封装等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内存、芯片代工、或者类似Cadence这类设计软件等方面,中国市场目前落后了不止一两代。

而有关最近正火的AI芯片方面,陈立武表示,期待更多的AI芯片/AI加速器创业公司出现。在巅峰时期市面上有120个Wi-Fi初创公司,而现在市面上只有不到50个AI芯片公司。

华登的投资者之一硅谷银行负责风险投资关系的Tony Huang指出,陈立武和他的团队十分诚信、敬业和专业,说到做到,管理的基金有相当出色的回报。

硅谷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Doll Capital Management的创办合伙人Dixon Doll则评价说,陈立武是最知道怎样管理自己远在世界各地的投资的。

陈立武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合作的团队。他在公司建立了很多委员会,有负责公司管理、人事的,有专注产业、技术的,也有侧重地区发展的。公司的骨干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委员会,参与管理和决策,形成一种民主的、开放的文化。

华登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公司都工作了10年以上,形成相当的默契,并随公司共同成长。如果说陈立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他的员工都很有外交风度,提醒他有的时候也许可以不必事必躬亲,退后一步,看得会更清楚些。

结语

在互联网企业的风光下,半导体这类基础行业显得黯然失色。互联网企业往往在还没有赚钱的时候就有了很高的估值,一个半导体公司往往要9~10年才能得到回报。“投资前要看到你的业绩、收入、利润,如果没有利润,要几十亿卖给人家,是没有人买的。”陈立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