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明太祖,至关重要的相权是如何被皇权终结的?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有不少毛病的。自秦至明,从大的历史趋势来看,相权不仅没有被终结,反而与皇权一度分庭抗礼,当然,期间,有若干皇帝采取措施精简机构、裁撤人员,相权遭到了打击,譬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明初朱元璋非丞相置六部等就是生动的例证。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后,其皇权确实得到了高度集中,相权已无力和皇权相抗衡了。

在以人治为主的封建社会,客观来说,这种天下大事系于皇帝一人的做法,没有相关人事进行有效监督,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倘若一旦皇帝作出巨大的错误决定,相权无力施展阻止,国家必然招致危亡之祸,比如土木堡之变,而当然了,从皇帝集权的角度和统一思想的稳固朝政方面来说,独裁集权更有利于政治的稳定,不过前提是皇帝的决策不出差池,否则,王朝就有倾巢覆卵之祸。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封建社会的皇权与相权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反复斗争,这种斗争表面上看似是皇帝个人与宰相间的私人争夺,实则是两种治国方略政体的角逐,到底是选择独裁专制皇帝一人说了算的治国模式(典型的譬如清朝),还是皇帝与宰相分享权力相互制约、共同监督的政治模式(比如唐朝),围绕着这两种根本性的治国政治模式,皇权与相权相爱相杀了2000多年。

皇权是如何终结相权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下秦朝到明初相权政治组成框架以及封建官场政治生态文明。

从秦朝到明初,中国古代的相权政治组成框架大致经历了“三公九卿制”(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内外朝制”(汉武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等。从丞相职级的发展趋势来讲,自秦朝至魏晋南北朝期间,丞相基本由一人担任,皇帝放权于丞相,丞相对皇帝负责统领天下政务,即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由来,刚开始这种皇权与相权相互分享政治权力的模式在统一战争、内外国政中确实发挥了不可限量的作用。

但其稳固前进的政治生态文明土壤是丞相必须始终秉承传统儒家文化忠君、仁义的原则,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大量北方蛮夷相继肆虐中原,儒家文化在草原文化的侵袭下,逐渐丧失了恪守不渝的道德行为底线,自然,独人担任的丞相开始不安分了起来,最为突出的就是南北朝时期,行使宰相之职的大臣频繁弑君篡位层出不穷(比如宇文护、杨坚等),相权与皇权的矛盾达到了你死我活白热化的程度。

隋唐创立后,为了避免宰相一家独大,隋唐将独人充任的丞相一分为三,借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同时,皇帝又可以牢牢控制宰相权力,但为确帝王在国家行政中尽可能少出纰漏,隋唐的宰相认为皇帝诏令有误贻害政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

隋唐开创了多个宰相并立的政治制度为袭承的王朝树立了典范,此后的王朝基本依此套路来设定宰相,自此,相权始终没有发生过严重威胁皇帝本人身家性命的恐怖案例。

然而,在相权被逐步分割的过程中,官场上的政治生态文明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宋朝以前,群臣上朝时可席地而坐,北宋自赵匡胤伊始大臣见皇帝只有站着的份儿了,而到了元朝文武百官觐见皇帝只能行跪拜之礼了。

这种起于青萍之末的官场风气的改变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对于大臣而言是种精神礼制的压迫,而加诸此后历代王朝对相权的分化打压,相权对皇权形成不了事实潜在的威胁,及至清朝年间军机处的设立,宰相擅权乱政、谋朝篡位更是成为消失于历史长河的烽烟,一去而不可复返也。


历史侦查处


中国封建历史自秦朝统一天下,建立皇帝制度之后,君主集权专制便开始了他的发展历程,贯穿两千多年直至清朝覆灭,而在秦朝至明初时期,相权也在中国封建政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相权在此期间是怎样由出现到结束的呢?



相权,即丞相的权力,丞相:封建时期的一种官职名称,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辅助皇帝总理政务,为百官之首。

《汉书》:丞相者,朕之肱骨,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新唐书》: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秦朝统一天下后,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一,替皇帝行百官之职,为百官之首,权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秦朝二世而亡,丞相制度以及丞相权力在秦朝时期变化不大。



汉推翻秦朝之后,沿袭秦制,丞相制度也保留了下来,在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如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萧何、曹参、王陵都担任过丞相一职,他们敢于进谏,同时能够参与国家的重大决策,掌握着任用官吏、处理朝议政事等大权,甚至还能参与立法、军事等重大事务的处理,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力,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直至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亲政后,意识到了丞相的权力之大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独尊地位,于征和二年,颁布了诏令将丞相官府一分为二,实际上是从人数上削弱了丞相的权力,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在分丞相府之后,汉武帝又破格入用出生寒门的有才之士参与国家的重要决策之中,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这些职位虽然不如丞相尊高,但他们能伴君左右(如大名鼎鼎的卫青),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丞相的职权,而这些寒门之士组成了所谓的“中朝”,与三公九卿之“外朝”相应,组成了“中外朝制度”,以中朝制约外朝丞相的权力。


西汉中后期,尚书台成为皇帝“秘书”,绕过三公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空前提升,此时的尚书台总览朝政成为了实际上的丞相。相权又进一步被削弱。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丞相之权的尚书台在行政机构中独立成为中央行政的总机关,此时的尚书台已不再仅仅行使丞相之权了,尚书台的长官在法律上已确立为丞相之职,同时期中央又另设有中书令和门下省,二者长官都是任丞相之职,都是中央的办事机构。“三省制度”初成,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丞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

隋朝时期天下一统,前朝的政治制度又被沿袭,三省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唐代隋之后,在三省制度的基础上又增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属尚书省,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任宰相职,六部各设部长管理相应事务,六部的产生将尚书令(即宰相)之权进一步细分为六。尚书作为执行机构与负责决策的中书省、负责审议的门下省共同组成“三省六部制”。由于任三省六部职位繁杂,官员众多,相权的削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宋朝沿袭唐朝制度,宰相又有正副之分,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也称之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政知事”为副宰相。参政知事可设立多人,最多为四人,宰相之权又通过增加人数而得到分散。

元朝时期,三省制度被废除,只保留中书省作为行政中枢机构,中书省又设平章、参政、左右丞相用以行使宰相的职能。

明朝初期,官制主要沿袭前朝,但中书省只设左右丞相。明洪武十三年,中书省的丞相胡惟庸被告谋反,朱元璋以“枉法诬贤”等罪名,将其处死,同时期也将沿用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一并废除,胡惟庸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个丞相,相权最终被皇权终结!


旧时楼台月


丞相的演变:

秦孝公重用商鞅对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军政改革。

大良造官职是丞相的雏形,其统摄军政大权。

秦惠文王继位,为安抚宗族势力,维护政权的顺利交际,把商鞅处死。四年后,秦增设相邦之职,樛游为第一任。相含有监察的意思,邦者国也。王下第一人,属于职业经理人。王可以随时废除相邦。

秦武王设立左丞相和右丞相的职位,是副相邦。

丞:甲骨文通拯,有拯救的之意,其行为用两手把掉入陷阱之人拉出来的意思。有纠错功能。

县丞是最常见的用法。相邦要高于丞相一级

至秦王政统一六国后,废掉相邦一职,吕不韦是秦的末代相邦。

汉朝效法秦朝,设相。为避刘邦讳,汉朝相邦也就成为了相国。

唐朝的官职设置修改为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领导人都被称为宰相。丞相制度逐步被完善。

三省协商政务,权利相互制约均衡。宋朝延续了唐代制度,增加了参知政事一职,来权衡宰相的权力。


丞相的消失:

明初,太祖朱元璋沿袭了三省六部制。洪武六年,明朝第七位丞相胡惟庸上位。他与韩国公李善长是老乡兼亲家,也是末代丞相。老胡上任之初,谨言慎行,丞相当久了逐渐迷失了自我。认为有些事情没必要向老大朱元璋报告了,于是乎独断专行培植自己的势力。期间还贪墨贡品,挑战朱元璋的忍耐力。魏国公徐达曾弹劾过胡惟庸贪藏枉法,差点因此丧命。

胡惟庸的相权和朱元璋的皇权逐渐发生冲突,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了质变。据《礼记》记载:“天降甘露,地出醴泉”,胡惟庸称他府中出现了醴泉,如此祥瑞需要与主上分享,于是请朱元璋去参观。没想到被一个小太监搅局了。刚出行不久,朱元璋座驾被这个小太监所拦被手指胡惟庸家方向,还没来得及说话这个小太监就被朱元璋卫队乱棍打死了。卫队这个行为有点值得推敲,朱元璋返回宫中站到城楼上向胡惟庸家看去,尘土飞扬像有甲兵之状。

朱元璋怎能纵然胡惟庸继续胡来?案发后胡惟庸被诛九族。连带李善长等人,诛杀三万余人,为明初胡惟庸案。

同年明太祖朱元璋,废三省将三省权利下分到六部 。丞相之职就此消失。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


抱影无眠夜归人


古人的政治智慧其实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至高无上的天子要设置丞相这么一个会分走自己权力甚至可能会跟自己抢夺权力的职位?答案是——丞相是最好的背锅侠!一旦国家出了问题,天下民怨沸腾,丞相就得鞠躬下台,保证天子永远不会犯错,确保天子永远生而神圣,然后天子还可以出来收拾残局,趁机捞取民心。


像汉武帝那样,对丞相说您回家歇着吧,国家大事就不需要您参与了,国家和皇帝的脸简直能肿成小笼包了!一旦政策出现问题,天下的怨气就会直接面向皇帝,然后天下人也就看清楚了——噢原来皇帝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啊!然后就——彼可取而代之!


相权是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被削弱的,汉武帝虽然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生追亡逐北为汉民族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尊严,但是他确实也有过错,就比如频繁地罢相,这就导致高级官员没有安全感,最后酿成了巫蛊之祸,其危害甚至比匈奴还大。
相权彻底衰弱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为确保权力废除了丞相,但是这也导致了皇帝和官僚集团的对立,强势的明太祖和明成祖驾崩以后,以后的明朝皇帝就被文官集团慢慢的架空。


未来3区科技


咱们先说为什么会有宰相这个官职。宰相出现的原因就是皇帝的精力跟不上的问题,国家朝政繁忙,皇帝一个人忙不过来,这时候需要一个副手来协助他处理朝政,宰相就是这样一个人。比如说我们小时候上学当班长,经常代替老师收作业,一个班一个班长,这样收作业也不是难事儿,那老师要让你管一百个班一千个班呢?那你肯定忙不过来啊,这时候六需要副手来协助你收作业。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秦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用到了宰相制度,因为大一统王朝政务更繁忙嘛。
明朝洪武年间宰相先后由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担任,后胡惟庸案发,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制度。前面我们说过,宰相是为皇帝分担政务的人,朱元璋取消宰相之位后虽然权利更加集中,但大事儿小事儿一把抓,工作强度很大,最忙的时候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朱元璋出身贫苦,这些工作他也能忍受,但后来的皇帝生长于深宫哪有他这份辛苦呢?那肯定得有人来替皇帝分担一些,这就是内阁大学士,干的还是宰相的事儿,叫法不一样而已。所以朱元璋废相也就他做到了,后面的皇帝还得依靠宰相。朱元璋废相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他年少时元朝残暴,官吏鱼肉百姓更是司空见惯,朱元璋心里是不信任那些官员的,虽然这些官员都为他工作,这样他只有朝政亲力亲为才能放心。但宰相存在数千年必有其道理,继位之君没有他那样勤奋,也只能让大学士分担了。


西风4601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也是一个相权和君权不断斗争的历史。皇帝虽然是最高统治者,号称君权神授,掌管一切的权力,但是毕竟也是肉体凡胎,不可能做到凡事亲历亲为,只好把一部分权力拿出来交给另外一个人来处理行政上的事务,这样丞相这样一个职位就出现了。从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开始,正式设立丞相的职位,后来还设立了左右丞相。西汉建立后,继续保留丞相一职。在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达到了顶峰时期,出现了萧何和曹参等一代名相。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汉武帝开始对相权进行了削弱。魏晋南北朝时代至唐宋时期,相权不断的进行调整。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明洪武元年设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职,为其属员。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所以从秦朝开始到明朝,宰相权力日趋淡化,皇帝集权则达到极点。


故事杂谭


宰相宰相,为何称为"宰相"?

这个"宰",就是字面的意思,即"宰杀";"相",是副、帮助的意思!就如婚礼上的伴郎伴娘,也称男傧相、女傧相,分别是帮助新郎新娘做一些具体的事儿!

皇帝和宰相,其实和新郎和伴郎的关系差不多!

之所以称为"宰相",是因为在春秋时代,对于一个贵族家庭来说,有两件事最重要-祭祀和战争!

祭祀最重要的就是给祖先奉献祭品,宰杀牺牲,"宰"就是替贵族管理祭祀事务的!说白了,就是大管家。在家有"宰",出门有"相",这个"相"

,即是贵族出门跟随左右的人!

宰也好,相也好,都是贵族的家臣、私臣,而在春秋时期,其实贵族的家事就是国事,二者没有明显的界限!

始皇帝统一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国家疆域扩大了,事务也变得庞杂了!皇帝一人肯定管不过来,需要帮手,而贵族时代的大管家"宰相",肯定是首选。然而宰相一人也不可能管理帝国如此庞杂的事务,三公九卿,政府机构应运而生!

关于皇帝与宰相的关系,其实有完美的诠释!

皇帝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世袭罔替,其背后是民众对统一与稳定的诉求,毕竟战国二百多年的战争太惨烈了!而皇位的世袭,理论上保证了稳定!

宰相,作为皇帝的副手,为政府的首脑,对全国事务拥有最高决策权!同时也是各项政令的总负责人!决策失误,可以罢免宰相,而不用动摇皇位!

在宰相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皇权的体现更多的是参与权、知情权和署名权(国家政令还是要盖上皇帝的印玺)。

这本来是完美的分工,然而,事实证明,权力这东西,还是在自己手里最放心!

从始皇帝开始,历代帝王开始了对相权的侵蚀!

不过,任何统治都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的,都需要有集团支持!

所以,历代皇帝,并不能真得能废除宰相,而是采取替代架空法。

所谓替代架空法,就是设置一些低阶官位(实际上是皇帝本人的秘书),关起门来,和这些低阶秘书商讨政事,这些秘书的办公室,一般最先设在皇宫里,而宰相办公机构在皇宫外!一来二去,宰相的权力就被架空!

汉初,丞相是政府首脑,武帝驾崩,任命霍光为大将军,外朝宰相地位下降!

至东汉,尚书地位上升,成了实际上的宰相。紧接着,中书、门下,先后登上舞台,至唐成为三省共治!

宋代中书、枢密院并称"二府"。

直到明代,才算是完全废除了宰相!然而明太祖的后代们很快发现,治理国家实在是个苦差事!很快又设置了内阁和司礼监。

这时的内阁,实在是谈不上是宰相,因为内阁只有建议权,司礼监只有皇帝本人私授的朱批权(非国家明文规定,文官集团完全可以不予承认,所以,刘瑾和魏忠贤再权倾朝野,也被皇帝轻而易举地拿下),真正的决策权,仍归皇帝本人!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决定,明代皇帝们真正实现了大权独揽,可是前面说过,宰相决策失误可以罢免,那现在决定权在皇帝本人,皇帝决策失误怎么办?怎么办!只能找替罪羊,这个替罪羊就是内阁首辅(所以称内阁首辅而不是内阁首相),这直接导致了明代后期,内阁的不作为!这也是人之常情!本身没有权力做决定,却还要替皇帝背黑锅,谁愿意干!(这其中也有张居正被清算的恶劣影响,张居正不管怎么说,累死累活为了国家,最终死后却被抄家,谁人不心寒。)

清代,皇帝又在宫里设置军机处,又架空了内阁的权力,真正是乾纲独断了!

不过前面说过,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明代皇帝依靠文官集团统治,所以当文官不同意万历皇帝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时,万历也没有办法,只能消极罢工;清代皇帝依靠的是满洲贵族进行统治,所以清帝更加地随心所欲,整个官僚集团都成了摆设,只有当满洲贵族靠不住的时候(太平天国起义),才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


探微阁主


纠正一下:

明朝并没有结束相权,只是名义上废除宰相,而首辅内阁依旧在行驶相权,依旧在与皇权斗争!

同样的,相权也并非开始于秦朝,周文王的姜丞相,重耳的伊相,都是相权代表。

相权与皇权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真正的结束是在清朝灭亡,民国建立。

而且是从制度上和阶级层面上彻底结束!


煮水论史


《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

关键字“佐”!分工——来自于天子,因此,弹性空间大,陈丞相的起伏不定就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对比观察!

秦始皇奉天命统一中国,一个轨道模式。

罗马帝国崩溃后一直没有统一的欧洲,另一个轨道模式。

中世纪的法国,宰相是红衣主教……

FYI


碧海长鲸621


如果把帝国比作一家私有公司,皇帝是老板,宰相是总经理,指望总经理制衡老板那根本不可能,因为只有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才能制衡,总经理与老板根本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总经理若老是同老板作对,老板只需一句话就可把总经理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