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上半場是效率,下半場是服務


我愛我家:上半場是效率,下半場是服務

我愛我家董事長 謝勇


人們會深刻記住每個顛覆某行業的企業,然後忘掉那些沒能成功的失敗者。

曾經盛極一時的互聯網房屋中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行業代表之一“愛屋吉屋”歷經五輪融資、獲得累計高達3.5億美元,最終也沒能讓這家企業成為行業巨頭。實際上,它甚至已經跌出了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的前十名。

在愛屋吉屋、房多多等一時巨頭,利用資本和互聯網力量在這個產業中深度介入、密集轟炸的同時,房屋中介行業中原本強勢的企業依舊強勢。資本和互聯網力量在這個產業中的密集轟炸,並未給這些行業留下太多彈坑。

“很多人的意識還停留在發展線上模式業務,互聯網代表著未來,但你看馬雲其實已經轉過來收購超市,開始回到傳統了”,我愛我家(000560.SZ)董事長謝勇告訴《英才》記者。

雖然至今為止還無法證明房地產互聯網創新是失敗的,但只要簡單回顧一下從早期信息、端口時代到近幾年發生在各垂直領域層出不窮的O2O模式大戰,行業看到的更多是資本催生巨大泡沫的遺憾。但是可以相信,行業大機遇仍然存在。

從數據上看, 這是一個有著150萬經紀人,規模高達180萬億的巨大市場。其中一線城市已經形成了存量房市場大於新房市場的格局,二手房的銷售額已經超過新房銷售額多年。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標誌著政策重心也開始從新房市場轉向存量房的交易和出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2015年入主昆百大的謝勇以積極的姿態,進入到存量房行業中,並且一出手就是收購行業排頭兵——我愛我家這樣的大手筆。


謝勇:大城市外的大機遇

謝勇對《英才》記者表示,中國新房市場經歷過了十餘年的高速發展,全國前五大開發商佔據了很高的市場比例。相比之下,中國房地產存量房市場的競爭才剛剛開始,但目前排在市場前列的也只有兩三家而已,並且在全國範圍內市場佔有率也非常低,未來可能會出現全國性公司的雛形。

提到房產中介市場,行業中最具規模的龍頭企業鏈家地產、我愛我家是繞不開的。這兩家企業在一線、超一線城市中擁有數量巨大的客戶、門店、房源,有很穩固的市場地位和很強的行業影響力。

但是在一線城市之外,仍然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散佈在各種類型的中小型房產中介公司手中。“現在大家眼睛都盯著一線城市,但真正的中國,大部分市場都在一線城市之外”,謝勇認為,而現實的情況是有大量企業都是通過對這些市場的佔據獲得成功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國最大的地產商之一碧桂園。

隨著一線城市房產價格的不斷上漲、人口流入速度的不斷放緩乃至下降,二三線城市的存量房市場逐漸有了新的變化。

其中受各類人才引進政策影響,西安、重慶、大連、長沙、昆明等地二手房交易明顯活躍。數據統計表明,在2018年上半年,這些城市的二手房掛牌價上漲幅度普遍在5%左右,其中西安掛牌價漲幅最大,高達11.3%。

傳統意義上的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市場出現了分化,在很多地方,都已經不再是人們印象中那個新房數量多、二手房交易低頻低量、市場雖大但經營空間有限的市場了。


實現有質量增長:加盟擴張的樸素理念

我愛我家在歷史上一直都沒有經歷過激進式的擴張,在財務制度上相對保守,比如長期以來對於廣告投入非常謹慎。2015-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8億元、3.2億元和5.3億元。從行業週期視角以及與同行業企業相比,這已經是非常穩健業績表現。

面對各地的同行伸出橄欖枝,出於對財務標準正規原則和共同理念的堅持,謝勇還是放棄了很多“機會”。決定收購在江西、湖南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房產中介公司中環互聯,體現了他的這種堅持。

相比我愛我家更加傳統和擅長的直營模式,中環互聯是一家非常徹底的加盟型中介企業,其開店主要依靠品牌和管理能力輸出的加盟模式。數據顯示,中環互聯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裡實現了非常快速的擴張,門店數量從2016年到2018年之間的兩年時間裡增加了1400家。同期收入分別為1.50億元(2016)、2.30億元(2017)和1.54億元(2018上半年),同期利潤分別為3187.89萬元、4772.67萬元和3043.45萬元。相比大量盈利能力並不強的房產中介企業,這些被分析師認為不同尋常的數字,代表了同行業以加盟模式運作企業的最好水平。

“中環互聯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在國內形成了一種比較獨特的運營模式,其內部的運營體系、組織架構的培訓都準備好了之後,可以實現經濟有效的擴張和穩健經營”,謝勇介紹。

下定決心收購中環互聯的重要原因,除了由於掛牌新三板,財務信息正規和透明,更重要的是,謝勇認為兩家企業在文化方面都有著務實、低調的特徵。這對於併購之後完成對彼此間的文化、管理融合,至為重要。

做時間的朋友:“相寓”用心做好產品結構與運營效率

相比近年來長租公寓領域投資熱鬧景象,真正能實現盈利者寥寥無幾,還經常有“爆倉”的新聞出現。這個在潘石屹眼中“沒法做的生意”,我愛我家的長租公寓品牌“相寓”不僅是其中規模最大的,同時也是唯一一家實現了長期、穩定盈利。

謝勇認為,“相寓”長租公寓項目是公司在多年長期的經營中,做業務做出來的項目,而不是先設計了這款產品,然後再通過資本市場來融資、投資、打廣告和擴張。

多年經營積累首先表現在清晰、多元產品結構上。 “相寓”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提供不同類型和服務的公寓產品,真正實現了以滿足市場需求的方式獲得了客戶,而不是採用先燒廣告費甚至是裝修費和租金來培育市場,最終獲取客戶。

做時間的朋友,慢慢做出來的市場,和短時間的資本“催熟”相比,除了有良好盈利能力外,運營效率也是相寓盈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我愛我家北京區總經理高曉輝向《英才》記者介紹,公司可以做到收房之後10天以內,就將其轉手出租出去,在這期間還要完成對房屋的清潔打掃、傢俱完善、線上推廣和顧客看房。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產品打磨和數量巨大的存量客戶積累,這種高週轉的打法顯然很難完成。

數字愛家:用科技創新服務,找到心中的家

技術創新應用,無論對於互聯網房地產中介,還是對各個中介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確實提高了信息對稱程度、轉變了經紀人作業方式、提升了客戶選房、看房、交易的效率等,但也經常表現為一種宣傳。對於我愛我家這樣的一直以來重度線下的企業,數字化、互聯網化、平臺化轉型會講願景,不會講噱頭。

在謝勇看來,線上線下、網絡和門店、虛擬和實體從來都不是相互的替代的位置。數字化、平臺化建設不是為了追求標準統一,模式統一,在一個零和博弈的框架下彼此進行競爭,而是更好的資源創造與共享,形成共生共贏的夥伴生態。基於居住產業價值鏈建設流量和數據的入口,與行業夥伴攜手“家”生態和商業創新,共創共贏。

具體實踐上,我愛我家副總裁、CIO劉東穎告訴《英才》記者,我愛我家內部正在推動數據化的轉型。依託雲上愛家基礎設施,採用大數據、AI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完成房客源精準管理、經紀人作業系統、客戶全生命週期服務等全業務場景的數據化遷移;以數據愛家作為核心方向,打通現有的房屋-客戶-經紀人數據;實現線下數據-線上數據全面的、多渠道、多維度、多環節分類、分析和麵向交易場景數據應用,以實現更快、更好的匹配客戶需求,進行讓我們的經紀人能夠更安全、更高效地“陪客戶找到心中的家”。

不喜廣告宣傳的我愛我家,長期以來都將所有的資源和力量都集中在了內部,也因此形成了更高的經營效率,和更加穩固的行業地位。對於未來,謝勇信心很足。和大多數人對未來的迷惑不同,他看到的更多的是企業自身的優勢,以及一線城市之外觸手可及的萬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