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模式是不是过时了?

七叶一支花


我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最近转了很多卫生院,我发现大部分卫生院已经不看病了,都在弄公卫这一套,家庭签约医生,很多卫生院现在硬件建设的很好,但是看病的越来越少,跟院长和医生聊过很多,发现主要是以下一些原因:

一、统一招采制度对卫生院影响极大。

国家实行统一招采,制度出发点可能没错,但是事实就是药品短缺,现在供应的药物已经严重影响到临床,比如因为麻药短缺,直接造成了卫生院不能再开展手术,以前卫生院可以生孩子、刨腹产、切阑尾等手术,现在直接不能开展了。

二、药品零差价对卫生院积极性影响很大。

目前卫生院治疗基本上就是输液,国家最近医改推出了药品零差价政策,医院住院费用药品能占到80%至90%,卫生院看病没有挂号的,药品零差价制度的推出,直接造成卫生院收治病人根本赚不到钱,用一句院长的话:我伺候他十多天,总共毛利润一百多,因为一点事他还找茬,我干嘛还看病?

三、全额拨款的工资制度影响很大

我们这因为卫生院没有收入了,最后财政将卫生院职工工资改为全额拨款,财政负担,医生工资旱涝保收,更不去收治病人了。

四、扶贫和公卫的考核工作对医生影响很大。

现在卫健委要求基层医生必须开展家庭医生签约,还有对建档立卡提供服务,材料考核要留痕,工作量很大,根本没时间给人看病。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什么待遇低,留不住人等等,恶性循环,越留不住人越没人来看病,还有病人现在也愿意去大医院看病。

走一圈,我现在觉得卫生院啥都在干,但是就是看病的不多,杂事占了本职工作。

卫生院模式在早年我们国家交通很不方便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交通很方便,大家对医疗和教育一样,都希望能够得到尽可能好的,就好像当年的乡村学校,原来村村都有,现在很多都合乡并校,慢慢都集中了,我个人觉得医疗最好也这样,将卫生院合并,合理布局,在一些乡镇建立达到二级规模的医院,投入更好的设备,让医生更专注于看病。

医疗是专业的事情,现代医疗也越来越需要大型设备辅助,我觉得现代的医院先有规模,先有基础,才能发展的更好。


七叶一支花


卫生院给广大基层民众做过大贡献,它还将继续存在,有可能发展得更好,还将继续为人民排忧解难。

卫生院现在还以诊所的形式存在于很多行政村落,虽说对大病不能根治,但是急病的诊治,慢病的后续跟进治疗康复就能体现它的好处,头疼脑热,感冒拉肚子等都有挺大的作用,很多乡村医生由于服务于当地几十年或一辈子,他们对当地的地方病,多发病人群或最近的流行病情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还有对大病的预判,给上级或越级医院的转诊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能将卫生院医生的用药适当放宽,或许可能减轻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


Mr曾17536476


完全不过时l,因为急性病人更需要的是抢时间!如果病人五分种内有救治特效,等到一个小时到院里早就没气了,再说在村里庄里庄乡先救治后算账,有的庄乡因沒钱能拖欠二三年,这条基本的仁情.现在任何制度,任何部门。任何医院能做的到吗?当然设备不如他们,堪至谈不上设备,但钱不凑急的时侯,事情照样运行。大医院设备齐全,它们和其中医生们一样,当钱不凑急的时候,它们的功能都不灵了,在本村能二分种到达,要到医院多长时间能看上病?医高是好事,但和现在养牛一样,力气大不用了就是草包


自然学园地


乡镇医院的发展壮大除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及资金扶持外,乡镇医院可依靠自身力量与有关医务人员所具备的优势与特长发展特色医疗,我市有两所乡镇医院通过特色医疗服务,在短短十数年间均发展成为规模,医疗服务等都巳超过有些县级医院,吸引周边邻近省,县边界的父老乡亲来住院就診,因为到这里住院治疗按乡镇医院收费与报销医药费,但却亨受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所以乡镇医院发展得好,确实在很大程度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为大多数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本賬,只要能治好病何必要多费財力人力去舍近求远呢?


用户1586347926362


没有,只是有些人对广大的农民不关心,相关部门的领导应该学学毛主席“六二六”指示,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搞好!


挺直自己腰杆


卫生院现在还以诊所的形式存在于很多行政村落,虽说对大病无能为力,但是急病的诊治,慢病的后续跟进治疗康复,头疼脑热,感冒拉肚子等都有挺大的作用,很多乡村医生由于服务于当地几十年或一辈子,他她们对当地的地方病,或最近的流行病情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还有对大病的预判,给上级或越级医院的转诊都有一定的作用。


贴心大棉袄


卫生院很多都是医疗设备不全,让医生很难从数据看出病来!药也只进合疗报销的,对有些病根本治愈不了!所以有病还是去大医院放心!


农民彬彬


没有哇,有人就会生病,生病就会住院


秀忠秀



茶园阿哥


卫生院只是农村应急提供方便。医疗水平达不到专业标准。但是医生还是技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