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点击蓝字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关注我们

桥是路的延续,对生活在水城的人们来说,

过桥是日子里重要的小事,

简单自然到不值一提,但又不可或缺。

因为有了桥,山清水秀的城市勾勒了灵气;

因为有了桥,憧憬里的风景从此不言距离;

因为有了桥,彰显了“以水兴市”的鲜活的气场——古桥

宁海县的老桥

宁海县旧属台州府,取“邑以濒海,取海疆安宁之意”。唐永昌元年(689年)在今城关筑城,开护城河,四面门外有桥。城围154丈,1958年后逐渐拆除。城内有桃源河、玉带河等,城南大溪和城北的河渠流向三门湾和象山港。背山面海,大小溪流密布于崇山峻岭,近海又成滩涂,浙东最长的海涂桥戊己桥和最高大的单孔高山乱石拱桥万年桥都在宁海县,且石拱桥多出石梁桥一倍。据《宁海县志》1985年统计资料,跨经4米以上的老桥有473座。1991年《宁海县交通志》列出的老桥512座,但其中少量已改建,总长度1万米。现存主要老桥120余座,其中石拱桥80余座,而石梁桥30余座,木梁廊桥2座。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万年桥

万年桥,又称榧坑桥,建于海拔近600米的宁海县黄坛镇榧坑村。雨后初晴之时来这里,雾气缭绕,片片云雾在桥畔涌动,恍若置身于仙境神都之中。作为深山区,这一带山高谷深,溪湍流急。车在这里行进,仿佛就是往天边云外开去。近处就是万丈深渊,瀑流之声更显空旷。万年桥所在的榧坑村,西通天台,北近新昌。从海拔近千米的望海岗、蟹背尖流来的山溪在榧坑村汇成大松溪,山高水急、溪流曲折。山上有两千余株榧树,有的树龄已有近千年以上,故村名“榧坑”。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又由于村庄有两峰夹峙,一溪穿流,故又名“双峰”。万年桥就建于山溪的转角处。有天然岩基为依,有一块较为平坦的溪滩,水流较为平缓,民间桥匠选择在此以岩基山体为桥基,乱石起拱,建造了一座浙东第一的深山飞虹,沟通了宁海、天台、新昌的交通。建万年桥是在清乾隆二十五年,为祈愿石桥永久牢固不圮,故名“万年桥”。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初遇万年桥之时,它犹如一长虹,卧于大松溪之上,架设在两座山崖之间。似一座上大下小的城堡,溪水从桥洞中流出,桥体被周围的苍松翠柏围绕。此情此景,似乎只出现在童话中。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据村民介绍说,用来砌桥的石头,均采自山涧沟谷,没有一块来自山外。这些石头经山水冲刷,大多浑圆如卵,外表光滑,没有棱角,要把它们凭空叠砌起来横跨溪涧,光是想想就觉得难以置信。桥面上布满了斑驳的痕迹,绿藤蔓执着又顽强地攀附其上,给本是冰冷的桥体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几百年的风霜拍打过它,造就了现今古朴而苍劲的气质。不时有些村民背着箩筐从桥而过,小小的身躯和庞大的桥体一对比,既有趣又大气,撒欢的小狗几声吠叫,清脆地划破这古桥的宁静。

地位:宁波十佳名桥

地址:宁海县黄坛镇榧坑村

交通:甬台温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甬临线—城松线—榧坑村

周边旅游:万年亭、榧坑古村、千年香榧古树群

戊己桥

宁海东乡的胡陈港距县城35公里,曾是古宁海通向象山县的交通要道。但由于从三门湾深入海涂内陆的水道长达14公里,水面最宽达800米,故成为东西交通的险阻难渡。清代道光戊申年(1848年),由居住在渡口附近的张坤元、张华章及胡陈村鲍式曹等善士发起,集结了中堡溪下游48个村民的力量捐资建设了这一座以天干为名的古桥。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建成于道光己酉年(1849年),各取起讫旧式纪年中的第一字作桥名,因名“戊己”。它是浙东古代第一长桥,这里既无古木翠竹相依,又无村舍茅亭为伴,它静静地横亘在宁海县东的胡陈港尾部,即中堡溪的入口处,至今己有165年了。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戊己桥由3块长条石并列连成桥面,全长为137.5米,宽1.65米,桥高2.65米。每孔用长3至4米,厚30厘米的三块大条石为一孔,俗称“48洞桥”。一共用了379块石板,建成了这一座桥下海潮涌动时,令人胆战心惊的海涂大桥。一望无涯的长桥,至今仍是力洋和西张村通向桥南车家村的捷径。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三门湾的海潮昼夜出入于桥下,致桥墩有严重的海蚀痕,有的已千疮百孔,形似密集的蜂巢。但由于来自上游的淡水交汇,桥下却不生牡蛎之类的海生贝类。因建设现代公路,少了1孔的戊己桥雄姿依旧,被日本桥梁专家鹤田文史称作“中国最长的柱脚式石桥”。

地位:浙东最长海涂大桥、宁波十佳名桥之一

地址:宁海县三门湾胡陈港大麦塘口中堡溪上

交通:沈海高速—沿海南线—宁松线—泗长线—大麦塘

周边旅游:凤凰山、胡陈东山桃园、胡陈桃花节

永迎桥

在浙东宁海县、天台县、新昌县交界之处的深谷中,有一座名为“永迎”的古桥。从宁海县黄坛镇一路向西,行至海拔500余米的逐步村,一眼望去,仍然是走不尽的山道。村落所在的这块山岗平地背靠海拔783米的逐步尖,四周被青山环绕,通过幽深的溪谷,可以看到远处高出群峰的天台华顶。因为被高耸的群山包围,坐落于深山谷地,常年雾气缭绕,清幽之至,来过这儿的人常常会用“神秘”、“仙境”之类的词来形容。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图片来自网友梦游牛

继续沿溪而上,两岸山体陡峭。夏季的森林郁郁葱葱,无边的绿色在这里蔓延开来。深吸一口气,进入肺腑的空气是那么的沁人心脾。溪水之下,砂砾清晰可见。再深一点的潭中,清澈的溪水逐渐呈现出翡翠色。脚下的路十分狭窄,山道的每一步都走得提心吊胆。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图片来自网友梦游牛

一路小心翼翼,终于下到了山沟底,永迎桥正在眼前。深色的山体,碧绿的竹林,映衬着这座石梁桥。桥体的石面斑驳,青草、苔藓在石缝间生长。黛色的石桥被绿色植物覆盖着,在宁波的众多古桥之中,永迎桥恐怕是与大自然结合得最为紧密的桥了。在桥上停留半天,也不见有人过来,倒真像是一处室外桃源,周围安静得只剩下溪水的淙淙声。此时此刻,忽然觉得自己的到访有些唐突,好像破坏了此处原有的幽静。

地位:宁波宁海与台州天台的界桥

地址:宁海县黄坛镇逐步村

交通:甬台温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城松线—榧大线—逐步村

周边旅游:逐步村古村落

尚源桥

木有根,水有源,饮水思源,古今尚之。宁海县城西北与新昌、奉化县接壤,山高岭险,水源丰沛。凫溪自西向东流入象山港,主流长达30公里,西北这一流,源于大蔡村,自大蔡村至长洋村称为原溪,自长洋村至深甽镇与西流的双湖溪汇合,下游才称凫溪。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大蔡村的尚源桥,顾名思义是出于古人对于生命之水的崇拜之情。这是一座单孔五开间木梁屋盖式廊桥,桥下木梁6条,上铺木板。桥长12.3米,桥面长7.1米,跨溪6.9米,宽4.6米,高3.5米,重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桥东通大蔡、长洋,南达赵山,向西经夏樟、岭徐至奉化。原来的廊桥是一个丁字路口,具有路亭与桥梁的双重功能。

地址:宁海县深甽镇大蔡村

交通:甬台温高速—沈海高速—西山线—大蔡村

周边旅游:胡氏祠堂及古戏台、集福禅寺、望海尖

迎春桥

迎春桥建于1949年。由当时中共浙东党组织与当地村民共建,桥名“迎春”,桥建后不久,便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一条源于北山的罗溪奔腾而来,流经桥下岩壑,形成高达5米的溪瀑后泻入大松溪。迎春桥以两岸山体岩基为基座,由六块长石板搭成八字形的撑拱,斜向的直拱和桥面各长4米,宽2.5米,桥下跨度6米,再用长条石围成护栏。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迎春桥的桥型,又称直拱、折边拱、石板拱,是以比较短的石板解决跨度较大的山溪交通的良好设计。迎春桥的桥型,又称直拱、折边拱、石板拱,确切地说是“三折板拱”,是以比较短的石板解决跨度较大的山溪交通的良好设计。

地位:宁海唯一三折边石拱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宁海县岔路镇白溪乡大水路村

交通:甬台温高速—沈海高速—宁海南互通—X414—白沙线—大水路村

周边旅游:天河生态风景区、山洋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胜利桥

归锦桥

归锦桥就像是一位遗世而独立的老人,拱着腰,伫立在宁海东仓乡上宅村村口。望着桥边来来往往的村民,和远处深山竹林里的苍幽之地。桥下中堡溪的溪水潺潺流过,这座桥却已经没有了通行功能。为了便于村民通行,桥的上下游都建起了水泥平桥,归锦桥已经作为文物古迹被保护起来。说起桥的建构,归锦桥也不过是座乱石拱桥。旧时,宁海的乱石拱桥比比皆是,山区几乎村村可见,为何归锦桥会这样出名并且还保存到现在,这是因为桥与叶梦鼎这位人物有关。

原来宁海古桥还有这么多故事,你都听说过吗?

关于归锦桥的建造,宁海《叶氏宗谱》写道:“归锦桥在西山之下,盖苍泉脉所通,霖雨经旬,洪涛汹涌,步履维艰,里人筑斯桥,以便往来。功竣,适值丞相荣归,遂名‘归锦’。”归锦桥借此幸事而名之。

如今桥上已长满荆棘,桥身垂满藤蔓。桥面上南北两面还留下两块桥额,雕刻着的“归锦桥”字样苍劲有力。整桥长15米,宽3.4米,高5米,拱券跨溪达9米。堆砌着的不规整的乱石,和桥身上下薜荔荆棘交织在一起,古朴而又厚重。桥栏不复存在,桥也不再渡人。但故人斯去,魂魄犹存。

地址:宁海县东仓乡上宅村

交通:甬台温高速—沈海高速—梅茶线—S215—双溪路—西宅线—上宅村

周边旅游:叶梦鼎故里、八百年古樟树、归云洞、镇龙庵、东海云顶景区

那乡野古桥身长满了苍藤、青苔

但它始终缄默镇定地立着

守望着人们朴素而平静的生活

以上这些古桥你走过几座?

在评论区告诉小宁宝呀

- end -

静城宁海,你可能还想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