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春分後第15日。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

清明的由來

清明節來源之一的說法便與介子推有關: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重耳窮困潦倒,屬下介子推以己之股肉烹之,才使得重耳生存下來。重耳即位成為國君後,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卻獨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同樣鄙視那些爭功討賞之人,打好行裝後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為逼介子推出山,聽信讒言,火燒綿山,卻將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燒死在一棵老柳樹下。晉文公悲慟不已,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次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將

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如果說到一幅和清明相關的名畫能夠達到人盡皆知的地步的,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應該應居首位,這幅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真實寫照了北宋城市經濟情況。同樣有專家持“清明盛世”觀點,認為“清明非指清明節這一天,而是作為稱頌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三候

一候時:白桐花開放了。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二候時:喜歡陰暗的田鼠回到了洞中,而鵪鶉開始增多。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三候時:雨後的天空可以看見彩虹了。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習俗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一、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二、清明粑

清明粑,是川東地區在清明節所食用的傳統小吃。皮為糯米麵加上一種叫清明菜的野菜,包上野蔥、榨菜和臘肉丁炒熟做成的餡,上籠屜蒸熟以後即可食用。因為製作這種小吃的主要配料清明菜是一種野生植物,只有在清明前後這一段時間才鮮嫩可吃。清明菜生在野地,長三四寸高就開出小黃花,莖葉生細百絨毛,因此看上去灰綠灰綠的。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三、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四、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五、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清明養生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傳統的養生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肝臟有密切關係。所以,春季的養生保健方法應以養肝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氣機就會通暢,氣血就會和諧,各個臟腑的功能也能維持正常。因此,清明養生重在養肝。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飲食宜清淡少吃發物。這時候是哮喘、肺炎等慢性疾病好發的季節。所謂“發物”,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因此像羊肉、蝦、雞公這些食物要適當少吃。還要以清淡為主,宜食粳米、山藥、芋頭等溫胃祛溼、利五臟、通血脈、健脾補肺。

春季容易犯困,適當睡眠可消除疲勞,對健康有益。一般情況下,在春季成年人一天睡7-8個小時就足夠了。清明時節天氣忽冷忽熱,所以保暖同樣很重要。

清明時期,人體肌膚腠理舒展,五臟六腑因內外清氣而潤濡,宜多到戶外運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昇起後。另外,外出踏青,“動”宜適度。心臟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強登山。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當然,清明除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氣,

還是中國的法定節假日,

清明放三天,

踏青,走起~~

清明 | 剪不斷的清明雨,道不完的相思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