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县与太湖相距五百公里,它们有关系吗?为什么?

勿忘幸福的味道


安徽太湖县,来源“大湖”。在西汉时,太湖县属于庐江郡的湖陵邑,湖陵邑是西汉初期设置的县级邑,据考证其故城遗址位今天太湖县东部汪洋一带,湖陵邑内有大湖、小湖、仰天湖、陆钟湖、黄里湖及北湖等湖泊,今天的这些湖泊已经消失成为平地,太湖县的县名就来源于大湖。

东汉时期,庐江郡撤销了湖陵邑,并将其并入皖县,太湖县地归属皖县。

唐武德年间,设立青城和荆阳二县,后青城又并入荆阳。到武德八年,荆阳复称太湖,属舒州。当时大诗人李白曾避难太湖县司空山,并留下许多诗句,今天司空山划归岳西县。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江苏太湖,在于水的博大,山的灵秀。安徽太湖县,美在这山水,山的俊朗,水的宁静。我登上新岭之巅,俯视脚下,群山如浪、巍峨绵延。我在天润峰揽胜,天低山高水长,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横风漫过山顶,拂去周身疲惫,顿觉心旷神怡。花亭湖如平湖秋月,穿行在起伏的山峦之间,勾勒成一条碧绿的彩带,成了太湖的灵魂,那一派安祥分明是博大如海的禅意,蕴含着赵朴老思想的光辉。


土土街


太湖县,隶属于安庆市,是皖西南地区的一个县城。太湖是位于苏、浙两省交界处的淡水湖,也是我国的四大淡水湖之一。中国太湖

太湖,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上,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是我国的四大淡水湖之一。自古以来,太湖平原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发达地区,是经济发达的鱼米之乡,所谓“苏湖熟,天下足”正是对两宋时期苏、浙等地经济发达的写照。改革开放以来,太湖平原在我国农业上的地位逐渐下降。城市化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投资,让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让太湖一度成为水质严重破坏的地区,近些年来,由于相关部门的长期治理,太湖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观。


安徽太湖

安徽省太湖县,古称左县、晋熙。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邻潜山市与怀宁县,南连望江县与宿松县,西连湖北省蕲春县和英山县,北邻岳西县。

安徽太湖与江苏太湖,地理位置上相隔数百公里,却都以太湖命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不过两地的名称肯定都与湖泊有关。

太湖(无锡)

太湖就不用说了,作为中国的四大淡水湖之一,因湖而得名。据说商代末期,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生有三子:泰伯(亦作“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周文王)很有才干,所以古公亶父决定传位于季历,以便能使姬昌成为继承人。泰伯、仲雍为避让季历,从中原出逃至江南,和当地的土著“荆蛮”相结合,带来了较先进的中原文化,泰伯、仲雍被拥为首领,建立了“勾吴”小国,并在今无锡梅里一带建造小城,名“太伯邑”,泰伯称“吴太伯”,因“太伯邑”临湖而筑,太湖即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太湖之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花亭湖

今天的太湖县,貌似没有什么湖泊,非要找寻湖泊的踪迹,似乎只有花亭湖拿的上桌面。然而花亭湖是新中国建立后修建的人工水库,太湖县则有上千年的历史。显然,太湖县名称的由来肯定和花亭湖没有什么关系。

古代彭蠡泽

实际上,古代的长江北岸,湖泊比现在要多很多。虽然由于湖水的淤积和退化,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围湖造田,很多的湖泊已经逐渐消失,但是实际上在秦汉时代,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彭蠡泽还是面积非常广阔的。古彭蠡泽的面积究竟有多大,现在很难知晓,但是毫无疑问肯定是水域非常辽阔的湖泊群,太湖县其实也是因湖而得名。

综上所述,太湖与太湖县虽然名称相同,但是两者之间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但是两者的由来,应该都是与地区的湖泊众多,湖泊面积比较大有关。


徽南城意


我们那时候学地理中国就是五大淡水湖,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巢湖拿下了。不是说五湖四海吗?乱弹琴!


手机用户72296041358


太湖县的太湖,本地方言太湖为代湖。太湖由此而来,与江苏太湖没有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