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戴爛莫戴亂”——戲曲盔頭知識講義

戲曲盔頭是傳統戲曲中演員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俗稱戲帽。戲曲盔頭注重裝飾性,常綴以珠花、絨球、絲絛、雉尾等,同穿著的戲曲服裝相協調。在傳統戲曲中,色彩絢麗的帽飾不僅能夠幫助觀眾認識角色,同時,又有助於演員的表演。

傳統戲曲的帽飾,大都有其生活依據。象皇帝所戴的“天平冠”又名“玉皇冠”、“沖天冠”和“日月冠”,造型來自周秦皇帝的禮帽,這在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列帝圖卷》中可以看到。周、秦、兩漢,至隋、唐、宋、元、明清各個歷史朝代,也都有著不同的盔帽。在官階制度十分森嚴的封建社會里,連庶民工商百姓也各有其本色打扮。前輩藝人正是從生活實際出發,不斷吸收各個歷史時期的巾帽式樣特點加以篩選美化,逐漸形成今天這一整套模式化的帽飾藝術。

“寧戴爛莫戴亂”——戲曲盔頭知識講義

天平冠

比如,舞臺上的學士巾,就是根據唐代文人學士的生活巾帽仿製而成的;相貂是宋代的官帽,烏紗帽是明代官吏的公服禮帽,等等。拿烏紗帽來說吧,東晉成帝時讓宮廷做事的人戴上用黑紗製成帽子,名曰“烏紗帽”。南朝宋明帝初,建安王休仁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扎帽邊的帽子,也叫“烏紗帽”,官民都可戴用。到了隋朝、貴臣多穿黃綾袍戴烏紗帽。其後逐漸流行於民間,貴賤皆可用。《中華古今注》載:唐高祖武德九年(公626年),曾下詔書曰:“從今以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寧戴爛莫戴亂”——戲曲盔頭知識講義

戲曲中的官員

這說明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烏紗帽幾經改進演變,很多時候被作為“常服”。要說烏紗帽真正成為官位的象徵和代名詞,應是明代以後的事。據《明史·輿服志》載:“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其形制是“頂微平,展角闊寸餘,長五寸許,系以垂帶,皂紗為之。”從此,烏紗帽便成為僅只有官員才能戴的至高無上的禮帽,“戴烏紗帽”也成了官員的代名詞。戲曲舞臺又少不了官員角色的出現,所以紗帽成為一種常用盔頭。

“寧戴爛莫戴亂”——戲曲盔頭知識講義

戲曲中的皇帝

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鏤上各種金銀彩色花紋,插配絨球、廣珠或綴以絛穗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有皇巾、相巾、八卦巾、員外巾、扎巾、武生巾、文生巾、高方巾、包巾、皂隸巾、大板巾、學士巾、道姑巾、鴨尾巾、四輪巾、八仙巾、橋樑巾、報子巾、披巾、豆包巾、棒槌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近些年,在新編歷史劇的演出中,還不斷有新式盔帽出現。或者在傳統盔帽上加以變化,或者依據歷史資料加以創新,因此,戲曲的帽飾必將更加豐富和完善。

“寧戴爛莫戴亂”——戲曲盔頭知識講義

戲曲中的元帥

戲行有言:“寧戴爛,勿戴亂。”帽飾是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化妝造型和歌舞表演的格局而設計的,所以,劇中人所穿服飾該配什麼頭帽,便都有著嚴格的規定。皇帝的蟒袍配王帽、平天冠、九龍冠;宰相的蟒袍配相貂;元帥的蟒靠配帥盔、夫子盔;官員的官衣配烏紗帽;武將的戰衣靠甲配虎頭盔、獅子盔、倒纓盔、扎巾;扎靠的巾幗女將戴七星額子、雞盔、蝴蝶盔;綠林好漢的密門紐扣侉衣和英雄衣配綴滿絨球的花羅帽。此外,書生戴文生巾,龍套戴報子巾,賭棍二流子戴四輪巾,劊子手戴披巾,兵卒戴虎頭帽,勞動人民戴白氈帽,不束髮的童僕和村童戴一字巾,漁人樵夫戴草帽圈,等等。配戴錯了,就會鬧出張冠李戴的笑話來。

“寧戴爛莫戴亂”——戲曲盔頭知識講義

戲曲中的駙馬

帽飾中的各種附件也不可忽視,同樣戴一頂紗帽,插上金花是狀元,加上套翅是駙馬。盔頭上扎紅帶表明這是神,如果披上黑紗那則成了魂,故將這塊黑紗稱為“魂帕”。民族之別,也常以用不用翎子和狐尾作為主要標記。

舞臺上頻頻出現的戲曲帽飾是有一定的歷史性的,但又非全然歷史性的,而是被泛歷史主義地應用著,比如九龍冠各個朝代的皇帝角色都可用。這一角色該如何戴用,著眼的首先是看他的身份和性格,至於所處的年代,則僅僅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