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民工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楚鄉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特意在網絡上查了一下農民工的定義:“農民工是有農村戶口,有承包土地,但離開戶籍所在地,主要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員。”我想我下面要說的這個人應該是屬於農民工的範疇。

我的老家在蘇北,老家周邊幾個鄉鎮在外打工的人也是不計其數,但真正混出頭的卻也是寥寥無幾。故事大概發生在十年前,大概是北京奧運會那會兒。同村的有個小夥子,那時候大概30歲,結婚好幾年了,有個小孩差不多2-3歲。因為沒讀過什麼書,所以之前一直在家裡做點瓦工手藝。後來聽別人說出去收廢品挺掙錢的,就獨自一個人跑到了江蘇鎮江,在那邊租了個房子,買了個山輪車,開啟了農民工的生活。

每個成功的背後總是有很多巧合。

他在那邊生意也不是太好,房東又要給他漲房租,沒住多久他就重新搬家換了個地方。這一換就換出了一生的榮華富貴。

他搬房子的時候不知道,搬好了才知道原來房東是當地公安局的局長。小夥子年紀輕輕,也會說話,所以漸漸地就跟局長關係走的很近。有一天局長就跟他講:“小陳,你這樣每天騎個三輪車出去,一年也掙不到幾個錢啊”小夥子見機就跟局長套套近乎,局長就幫他牽線搭橋弄了附件幾個廠子的廢品回收給他。這下可就是鯉魚翻身了,本身頭腦也靈活的他,一來二去生意是越做越大,還認了局長作乾爹。在那一片簡直是如魚得水。現在出來都是寶馬奔馳,香菸都是95至尊,還在家鄉建了個廠。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真實的事情,跟大家講這個故事,分享一個個人觀點。農民工真的不只是您想象中的那樣,有的大老闆可能也是農民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石塘君


農民工從每天平均收入來說已經不算低,但是其他社會保障比較欠缺,如社保醫保等,和城市相差很大,所以作為農民工來說,溫飽已經解決,收入也還可以,但是就怕生大病,因病致貧例子太多了!而且老了幹不動了以後,對於兒女來說會是一方面負擔,這就是現狀,下面具體說說!

我家是河北孟村縣下面的村,今年工廠打工的,沒技術的一天130左右,有點技術的180到200左右一天,收入還是不錯的,不過這個收入背後是上班時間長,比較累的工作換來的。目前是早上7點半打卡上班,中午12點下班,中午1點半上班,下午六點下班,一天九個小時。等到夏天時候工作時長會達到9個半到10個小時,平均下來時薪就呢個多少啦!

而且村裡廠子基本都是沒有養老保險的,等到幹不動了,沒有社會保障的,自己每年交的100元,等60多歲,一年可以領一千多點,不夠生活費的! 還有最怕的就是生大病,為什麼農村得癌症的人,只要發現了基本都是晚期,很大原因是農村人沒有醫保,沒有各種免費體檢,捨不得每年花體檢費。而且很多人怕檢查,因為檢查出大病的話,一家人就完了,傾家蕩產也不一定治好,雖然這也是“諱疾忌醫”,但是這都是逼得啊,如果每家都有公務員那樣的醫療保障,誰不願意每年檢查身體啊!

所以我認為,雖然農民工收入提高了,但是農民工沒有安全感,在城裡更沒有歸屬感,這就要我們國家大力扶持和幫助了!希望我們農村建設的更加美好,病能看得起,學能上得起,房能買得起,肉能吃得起!





農人小孫


農民工的生活是指那些工種。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工廠上班的一般是自己搞夥。供吃住的工資要低一點。不供吃任的要高一點。總之生活費用算在其中。

今日要分享的是工地建築的農民工。在我們蘇北。我在工地己經七八年了。在項目部吃大食堂的自己拿錢買飯吃。隨便自己就餐。而不在食堂就餐的。則由各工種內部伙食。包括瓦工,鋼筋工,水電工,模板工,油漆工等等,各有各的食堂,這就看老闆吝嗇不吝嗇。一般早晚飯米飯加菜湯,中午一飯一菜一湯。菜是肉,雞,魚,蛋。豆腐,千張輪流轉,天天如此。工資在二百二十元到二百四十元。每天上午五小時。下午五小時共十個小時。

如果沒有食堂。工資則二百六十元右左。自己吃快餐。都供住宿。家近的可以早出晚歸,保持不遲到。不早退就行。夏冬兩季降溫保溫條件自理!無節假日。陰雨天及不上工的無工資。做一天活。記一天工。

工資可隨意借取,不超支就行,不借支的農民工,年終一次性結清。分文不欠。工作期間。可免費供開水。生活水電。都免費供應。冬天可供熱水洗澡。意外傷害的。由工地老闆負責。

以上有說的就是我們過裡的農民工生活情況。


北國風光7623


本人八六年初中畢業,對於農民工深有體會。八七年至二零零八年都在北京搞建築。特別是是北方包工頭。早上五點過開工,晚上天黑才下班。早上面條,中午饅頭,晚上面條。很少看見肉,就五一,十一,八月十五能吃上肉。工資更別談,不好意思況。不過也在北京跟四川包工頭做了一年,生活大有改變,每天都有肉,時間也沒這麼長。工資差不多。不過包工多。工資相對高點。而且工頭也很克氣。北方的工頭脾氣很差,還經常在工地打工人。而且北京人最恨外地打工的。上海,廣州,深圳本地人相對熱情很多。本人所言,絕對無假話。可以考查。


趙興良


說到農民工,可能很多白領或者城市人會眉頭一皺,心裡生出這樣那樣的一些想法。但是我想說一句: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偷不搶,憑勞動賺錢,那些看不起別人的才是素質最差的。
兩年前,在我還沒有去學技術之前,我也是大家口中的一名農村工。那時候在山東濰坊的工地上幹了一年多,所以對農民工的生活也有一定的瞭解。因為工頭是我一個遠房親戚,所以我做的都是一些比較輕鬆的活,像截鋼筋、拉沙子、扎鋼筋籠子這些。那時候我們都是早上6點多起來,隨便吃點熱饅頭和鹹菜就上工地了,接著是一個上午的工作時間。中午是工頭他姐回去早點燒飯,因為工友都是一個鎮的,所以中午伙食還說得過去,一般都是大雜燴,裡面有點肉。先盛飯的能多吃點,後盛飯的可能會吃不飽。


到了下午,工作的時間就跟著季節走了,反正幹到天黑回去吃飯。如果是夏天,就稍微晚點收工,如果是冬天,就稍微早點。晚飯和中午差不多,也是大雜燴,但是晚上沒有中午肉多。宿舍我們是12個人一個房間,上下床那種,不算太擠但是東西特別亂,天天累得不行也沒有心思去收拾。夏天就有點難受了,沒有空調,一般都是鋪在地上睡,蚊子還有點小多。我們那時候下大雨就停工,每次一到下大雨的時候,心中又喜又悲,喜是因為可以休息一天,悲是因為這一天沒有工資。
人一旦特別累,就沒有心思去在意形象了。那時候天天穿著破衣服,沒有洗衣機也懶得手洗,不髒到一定程度都不會換。照鏡子?平時幹活頭都懶得洗誰還去照鏡子,再說也沒人看你啊。

農民工收入確實不低,但是那也算是透支身體在掙錢,真的是血汗錢。而且沒有社保,沒有公積金,生病了幾乎都是硬扛,外面沒有醫保去看病太貴了。希望國家能夠在醫保方面能夠照顧一點農民工,我們雖然平凡,但是比起很多人我們的錢來的乾淨很多。

我是[農村一棵小草],希望能和大家做個朋友,謝謝閱讀與支持,我們有緣再見。


農村一棵小草


我做為80後的農民工用自己的真切體會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們這批80初的農民工大部分已經在家做生意或在家上班啦!因為現在我們都是上有老下有上初孩子啦,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家裡留在家照顧老人和教育孩子,在家討生活,像我們這代又不會種地只能做生意或上班。

要麼就像我們家一樣留一個人在家,我在外面上班養家,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沒辦法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啊!高房價,高彩禮都被我們這代人趕上啦!車貸房貸壓得人不努力都不行,也好想把腳步慢下來可後面一群人都在推你。生活的怎麼樣可想而知,以後就是希望像我們中原地區多引進些工廠我們能在家門口上班就好啦!





嬌姐在上海


現在農民工的生活怎麼樣?答對於進廠和進入私企的農民工,我不知其中原委,也就不好評判,但是,對建築工地的農民工的生活好賴,我還是比較瞭解的,比如,向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的包工工地,生活質量是最差最次,同時,工時還長,每天可高達十一個小時以上,而相對應的伙食,大多以麵條,饅頭為主,可菜食,多少能見到點葷腥,不過,向四川,江浙一帶的工地,伙食還是比較好的,這裡面由以四川農民工的伙食最好,是頓頓有肉,飯菜費用花費還不高,之所以出現這種兩極差異情況,這也於包工頭脫不了半點關係,而且河北河南包工頭的手段最狠,恨不得把一個工人分成兩半,前幾年,我在山西省保德打工,就遇上了這種事情,我們內蒙的工人是七點上工,而河北的民工,天稍亮就起床吃早飯上工,天察黑工人才能收工,當時,煤礦上有個大澡堂,我們各一天就去洗澡,但河北的農民工兄弟,想洗個熱水澡,他們呀根本就沒有一點空餘時間,並且,把我們看的都十分心酸難過,真是同在一個工地,對比卻特別的鮮明!


李德才21


農村到城市裡務工的農民都叫農民工。現在年輕些的農民工多以進廠做流水線工人為主,如服裝廠、電子廠都有招錄大量的農民工。一般在工廠工作,都是三班倒或是兩班倒的工作模式。也有部分企業工廠是常白班的做五休二模式,總而言之進廠做流水線的農民工也是比較辛苦的。因為沒有很高的學歷和一門過硬的技術,不加班工資低。

其實一提到農民工這個詞,給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冒著烈日酷暑揮汗如雨的建築工人。這部分農民工人多以農村60後70後為主,他們為了養家致富在忙完自家農活後,到工地上砌牆搬磚。幹著最為勞累的體力活,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好衣服。把所掙的每一分錢,儘可能的都花在家庭子女身上。

建築工地的農民工,現在工資待遇還算行吧。畢竟是個重體力又髒的活,一天二百多工資也不算高。在工地上吃飯,現在伙食也算過得去,也可以自己起灶做飯吃!在住宿上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堅苦的,不比在家住的幹靜舒服。對於他們來說自己苦點累點沒舍,只求能順利的拿到自己的工錢。

農民工一個偉大的工種,一個值得尊重的職業。給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三農業務員


農民工也叫外來務工人員,這個概念很大,凡事農業戶籍人員,離開戶籍所在地,在外從事非農業工作半年以上都屬於農民工。在這裡我主要分兩類來說。

1.年輕農民工

這類農民工群體相對年輕,以40歲以下為主,學歷也高一些,一般從事的基本是一些需要有一定學歷,技能的工作,像工廠操作工,服務人員,基層技術人員等等,這一類相對來說工作,生活環境好一點,工作根據個人能力差異比較大,從兩三千到上萬都有可能,憑能力吃飯,特別優秀的還會被重用,做管理人員。


2.中老年農民工

這類人群年齡在40歲以上,有的甚至超過60歲。這類人學歷一般比較低,在農村生活時間長,能吃苦,很大一部分人群在外都從事基建行業的工作,靠體力吃飯,工作辛苦,危險性大。這群人一般來說生活比較艱苦,並不是他們賺的錢不多,而是他們比年輕人來說,要節儉的多,一切都是為了家庭為了子女。

我的老家正在搞開發,老家的房子就在一個大型在建樓盤旁邊。因此,就空置的老房子先後租給了幾個施工隊,也經常看到他們日常的生活。工資一般300-400一天,按天計算,一天工作10個小時,晚上加班另算,但是工作沒有選擇性,要你加班必須加班否則扣錢,包工頭提供吃住。住的環境比較差,並不是房子差,兩層樓房,有空調,熱水器,衛生間,廚房,洗衣機等。但是一個屋子住的人太多,加之都是在工地上幹體力活,抽菸的也多,所以就顯得房間髒,空氣差。吃的話一般會請專人做飯,基本四個菜,一肉一魚,兩青菜,白天不允許喝酒,晚上喝酒自費。因為包工頭怕他們影響工作,一般不允許晚上有娛樂活動,所以最大樂趣就是沒事的時候喝酒。最大的開銷就是抽菸喝酒,其他基本沒啥花錢的。工資每個月領幾百生活費,其他年底結算。

平時跟他們交流多,人都非常純樸,有時候也去工地看看他們幹活,真的是非常辛苦,譬如打混凝土,不僅髒,而且累,不管天氣多麼炎熱,都還沒日沒夜的幹,一般年輕人估計沒人願意幹。

總的來說,年輕農民工有技術,有能力的人工作生活都比較好。沒技術,沒能力的,工資就會少很多。而中老年農民工收入高的都是吃苦耐勞幹出來的。


田園創客1


現在農民工的生活其實是非常無奈的,外出務工早出晚歸,工資也就能勉強維持生活,沒有任何社會福利和保障,如果碰到拖欠工資的老賴,真是欲哭無淚求助無門,和難民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背井離鄉能保重身體平平安安就很幸運了。

在家種田種地又養活不了一家人,有的家裡田地都荒蕪了,只能繼續四處漂泊漫無目的,有的全家老少外出,租個廉價房子,老人撿撿紙皮水瓶可樂罐,青壯年打打零工做做搬運做做建築,小孩送去那些私立學校,能讀多久算多久,還時不時鬧一點緋聞和吵架打架的破事兒出來。

沒成家的那些就經常聚在一起研究彩票,研究六合彩,玩玩時時彩,玩玩塞車,打打麻將撲克,希望能發點橫財改變現狀,又是網貸,又是信用卡,又是啤酒,又是炒粉,又是檳榔,又是廉價香菸的淪陷在那苦樂年華之中,襄中羞澀了就去找個臨時工做做。

還好我們家鄉沒有全家外出務工的狀況,真是可憐無奈的農民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