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中華嫘祖文化 探討絲綢產業發展

四川新聞網綿陽4月4日訊(記者楊全春)4月4日,作為第四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暨2019(己亥)年華夏母親嫘祖故里祭祖大典的系列活動之一,2019嫘祖文化論壇暨四川省絲綢產業發展圓桌會議在鹽亭縣舉行,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論道中華嫘祖文化,探討四川絲綢產業的發展。

论道中华嫘祖文化 探讨丝绸产业发展

2019嫘祖文化論壇開幕式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十三屆中共中央委員、雲南省委原副書記丹增,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務院參事室新聞顧問趙德潤,中國先秦史學會名譽會長馬寶善,臺灣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陳柏光,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希清、張補旺,四川省臺辦二級巡視員劉浩,綿陽市副市長趙迎春,鹽亭縣委書記袁明等出席本次活動。

趙迎春在致辭中說,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人文底蘊厚重,發展前景廣闊。鹽亭,歷史文化悠久、民風民俗獨特,先後孕育了黃帝元妃嫘祖、中醫始祖岐伯、李白之師趙蕤、詩書畫大師文同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嫘祖文化、岐伯文化、文同文化、字庫文化等歷史傳統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討“嫘祖文化與絲綢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嫘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推動鹽亭文旅產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希望專家學者積極參與綿陽、鹽亭文化產業發展和經濟建設,將更多優勢資源、優質項目帶到綿陽、鹽亭,共同推動綿陽和鹽亭經濟社會發展。

陳柏光表示,嫘祖是軒轅黃帝的元妃,是華夏兒女偉大的母親,也是蠶桑文化和絲綢文明的發明創造者,她一生自律勤勞、善良、仁愛、智慧、正義,集“美、愛、和、善”於一身,象徵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傳承。來到嫘祖文化聖地鹽亭,參加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感受“華夏母親之都,世界絲綢之源”的傳統文化,深受感動。

论道中华嫘祖文化 探讨丝绸产业发展

論壇主題演講

張希清表示,嫘祖文化是中華炎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女性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近年來,鹽亭縣高舉嫘祖文化大旗,深挖歷史,潛心探索,走出了一條文化興縣的發展道路,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文化影響力。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將秉持一貫的扶助之心,繼續支持並積極參與鹽亭的嫘祖文化建設,充分調動文化資源、專家資源,為鹽亭文化興縣獻計獻策,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盡心盡力。

在圓桌會議上,省經信廳輕工紡織處處長黃鵬表示,此次工業設計大賽絲綢產品創新設計專題賽以及圓桌會議,對於我們借鑑寶島工業設計的先進經驗和設計理念,加快推進四川絲綢產業技術創新,實現資源互補、資訊共享,共同贏得絲綢產業經濟發展先機,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堅持把產業創新設計作為四川加快產業創新發展的有力舉措,加快促進臺灣和四川各地絲綢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四川絲綢產業復甦發展,為加快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论道中华嫘祖文化 探讨丝绸产业发展

頒獎現場

鹽亭縣副縣長陳洪芳在致辭中說,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回顧絲綢之路深邃久遠的歷史文化,展望絲綢產業的廣闊前景,鹽亭縣承辦了2019年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錦繡四川·絲綢之源”絲綢產品創新設計專題賽及此次圓桌會議。此次活動的舉辦,將進一步激發鹽亭絲綢產品設計創新活力,豐富鹽亭絲綢文化內涵,加快推進鹽亭絲綢產業技術更新,實現資源互補、資訊共享。

論壇上思想激盪,觀點碰撞,妙語連珠,掌聲不斷。與會專家學者以“中國文化的哲學智慧”為主題,圍繞中華傳統文化、嫘祖文化、絲綢文化等進行專題演講,從不同角度解讀中華始祖文化的起源與發展,為弘揚嫘祖文化、傳承嫘祖精神建言獻策。論壇上,中國先秦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先秦史學會易道研究會會長馬寶善,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嫘祖文化促進會會長段渝榮獲“第三屆中華嫘祖文化獎”,綿陽市副市長趙迎春、鹽亭縣委書記袁明分別為獲獎者頒獎。圓桌會議上,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四川現代蠶桑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絲綢產業發展、創新絲綢文化等作主題演講。(本網綿陽熱線:0816—22613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