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为人处世不亚于王熙凤的八面玲珑,为何贾母等人却不喜欢?

靈翎轩_木杉


宝钗是贾府的座上宾,且她为人处事和王熙凤一样八面玲珑,贾母没事的时候也夸宝钗聪明伶俐,“家里的四个丫头全都不如她”,可是为什么贾母却似乎并没有真正的喜欢她呢?

第一、宝钗常常帮人,可是往往说的比做的多

宝钗因为有眼力见、为人厚道,所以看到别人的为难之处,她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可她帮人办事目的总不会那么简单。还有一点是宝钗也会虎头蛇尾,说的远远没有做的多。

宝钗做的最出风头的一件事便是帮助湘云办螃蟹宴。湘云为了入诗社便对大家说要做东请客,原本这只是一件小事,不过借一借谁的院子,再随便备上一点厨房的吃食就可以,可是宝钗却给湘云说了一通湘云无钱也无法办好这次请客的事宜难处,湘云犯难便委托宝钗全全相助了。

第二天的螃蟹宴办的风生水起,宝钗晚间一句话,第二天薛蟠就准备好了所有的东西,好像不是临时起意,反倒是早就准备好,只差一个合适的时机拿出来而已。

这次螃蟹宴名义上是湘云请客,可大家都知道出钱出力的是宝钗,大家全的是宝钗的情。宝钗这次一石二鸟,不仅从此笼络的湘云的心,还讨好贾府众人。

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宝钗的小心思,湘云看不出来,可是贾母却全看在眼里,这样聪明过头的宝钗,让她着实不喜欢。

宝钗知道邢岫烟在大观园生活的艰难,她也曾明言让邢岫烟缺东西了就去找她,可是也未曾见她给予过邢岫烟多少实际的帮助。

宝钗对于惜春画画说的头头是道,而且也表明会极力帮忙,可到最后宝钗说的每一样东西都没有实践,惜春的画到最后也没有完成。

宝钗对人是好,嘴上说着的建议和帮助不少,可她实际做到的却很少,这样的宝钗日子多了也会渐渐失去大家的信任和好感。

第二、宝钗对人对事的冷漠和势利,让贾母心惊

王夫人房里的大丫头金钏儿去世时大家都很伤怀,可宝钗冷却静和理智的可怕。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这一番话虽是安慰了王夫人,可是宝钗对人骨子里的冷漠也昭然若揭。宝钗出生商贾世家,她为人处事时难免会衡量利弊得失,这虽是人之常情,但宝钗也太过世故了。

刚开始湘云在贾府比较受宠,所以宝钗就和湘云关系很好,甚至让湘云觉得只要有她这样一位亲姐姐,即便没有父母也是没有妨碍的。可是后来宝钗要舍弃湘云的时候却招呼都不说一声。

后来看到黛玉在贾府无法撼动的地位,因此宝钗就主动找黛玉和解。黛玉也是把宝钗当作亲姐姐来对待,可为了成全自己的“金玉良缘”,宝钗愣是不顾黛玉的生死。

宝钗的所作所为也许常人看不明白,可是贾母这样的老江湖怎么会看不到?了解宝钗越深,贾母就对宝钗的心更凉一分,自然也就喜欢不起来了。

第三、宝钗揣测他人喜好,这样的她始终不明白贾母真正的喜好

因为宝钗是客,而且又是到贾府的第一个生日,贾母就打算出二十两银子替她筹办。

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 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

通过点戏这一个小细节,宝钗和王熙凤谁对贾母更了解自是一目了然。宝钗自以为了解贾母喜欢热闹戏文,可她不知道贾母更喜欢谑笑科诨,因此宝钗点的戏不一定会让贾母真的喜欢。宝钗的做法虽然周全,却始终是不懂贾母的心意。

贾母为宝钗过生日是希望她开心,可是宝钗一却直都是在哄着贾母开心,这样的懂事很难得,却让贾母对她反感,因为就有一点不领情的感觉,好像所有的东西她都不喜欢。

王熙凤对贾母的照顾是孝道,宝钗如果照样做就会有阿谀奉承的嫌疑。贾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宝钗并没有做足功课就行事,因此总是吃力不讨好。

宝钗的所作所为也让贾母不好意思,因此最后贾母也刻意淡化为宝钗过生日的意图,只说是带着大家逗乐罢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话形容宝钗也很贴切了。


少读红楼


宝钗在为人处世上滴水不漏,比王熙凤更胜一筹。但是贾母喜欢王熙凤不喜欢薛宝钗。

薛宝钗的本事大得很,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获得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的欢心,她可以轻松的俘虏湘云,湘云对黛玉说:“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这说明湘云对宝钗的信任也说明宝钗的能量。宝钗也可以让黛玉对她心悦诚服。宝钗的举动可以俘获任何人,唯独俘获不了贾母。

宝钗圆滑、深沉,让人看不透。

宝钗只有十几岁年纪,可是她的心胸气度不是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她老谋深算,心机深沉。她一来到贾府就开始收买人心,上至王夫人,下至丫头婆子一律都夸宝姑娘,即使是赵姨娘也夸宝姑娘。

当贾母问宝钗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食物时,宝钗按照贾母平日喜欢的热闹戏,甜烂的食物告诉贾母这些就是自己喜欢的。贾母真不知道宝钗到底喜欢什么。

宝钗对谁都很好,似乎对谁都很关心,可是你感受不到她的温度,她只是出于礼貌而关心人。而不是出于真心而爱人或者恨人。人们只知道宝姑娘的好,不知道她憎恶什么,宝钗让人看不透。

王熙凤和宝钗不一样。王熙凤虽然有一万个心眼子,但是和宝钗相比,她没有宝钗的心机深。王熙凤喜怒形于色,对于不喜欢的人一律不给面子。例如赵姨娘,王熙凤就绝不给她面子。

对于王熙凤,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还有人惧怕她。王熙凤没有得到所有人拥护与爱戴。

宝钗太完美,没有丝毫缺点。

宝钗在书里没有丝毫的缺点,她总是像大姐姐一样代领着大观园里的姊妹们,时常教导大家不要在诗书上面下功夫,生恐大家移了性情,告诫大家要以针织女红为要。

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大意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那么他就不会有深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瑕疵,那么他就不是真性情的人,这两种人都是不可以深交的。

实际上,完美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宝钗也不能十分完美,但是找遍全书,你看不到宝钗有丝毫的缺点,你也看不到宝钗有任何特殊的癖好。

一个人如果交往多年,你依然看不到他有任何爱好,也看不到他有任何缺点,那么这样的朋友是很可怕的,要么他很有心机,要么他很虚伪,这两种情况的朋友都不建议深交。宝钗就是这样的人。贾母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她认为宝钗有心计,不适宜当贾府的孙媳妇。

王熙凤虽然“八面玲珑”,但是她的缺点和优点一样多。我们能看到她很多缺点。比如爱财,贪婪,弄权,嫉妒……

在贾母看来王熙凤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王熙凤的小聪明,贾母全部清楚。

对于薛宝钗,贾母则没有这么自信。因为宝钗没有王熙凤这么多的缺点,对宝钗的掌控力不如王熙凤这么容易。

宝钗雪洞般的住处让贾母有不详的感觉。

贾母是一个热情、爱生活的老太太,她喜欢富丽堂皇,她也希望姑娘们生活的幸福快乐。

宝钗的房间里,【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认为年轻的姑娘住在这样的房间里也忌讳。只有寡妇的房间才可以素净,其他女孩子的房间都应该是温暖如春的,不应该如此冷清。性格决定命运,宝钗喜欢住在这样冷清的房间里是否也暗示宝钗日后孤寂,清冷的下半生?这是贾母的内心独白。所以贾母认为宝钗是一个没有福禄的人,所以不喜欢她。

贾母不喜欢宝钗是因为宝钗太完美,没有丝毫缺点。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是无法掌控的。贾母是荣国府的老祖宗,她希望能掌控所有人。对于宝钗这种无法掌控的人当然不喜欢。


润杨的红楼笔记


薛宝钗作为金陵十二钗最优秀的女子之一,跟随母亲一直寄身贾家一住六七年。宝钗为人美丽,大方,得体深得贾家上下欢心,作为贾家的老祖宗,贾母对薛宝钗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宝钗人品没话说,贾母深表认同;另一方面,薛家到贾家,妄图促成金玉良姻又让贾母不满意,这样复杂的感情,使得贾母对待宝钗势必带有一些欲拒还迎的情感,并不与之太过接近。


【一】

薛宝钗作为大观园艳冠群芳女子,可谓有口皆碑,一来贾家,就将林黛玉的风头压过。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

宝钗比林黛玉讨人欢心,但贾母心中这就是亲戚家的女孩,无论亲情血缘都比不得自己外孙女林黛玉。是以,宝钗虽然好,贾母对她还是客气,并不亲密。原因无外乎亲戚之道,没理由宝钗来了,竟然还比自己的孙女外孙女更高一等对待。如此反倒有作秀的成分。比方贾母后期对待薛宝琴,喜爱是一回事,一定也有部分作秀嫌疑。


【二】

宝钗作为亲戚家女儿,表现出的素质令贾母喜欢,二十二回:

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她稳重和平,正值她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捐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她置酒戏。

贾母偌大年纪,贾家地位最高之人,已经不需要虚与委蛇的处理人际关系,她喜恶谁,可以直接表达,宝钗人品令她喜欢,贾母发自真心为宝钗过生日是错不了的。但也不能因此否认,贾母过生日有提醒薛家,女儿大了,已经在我家住了一两年,应该走了的意思。只是表达对象不是薛宝钗,而是薛姨妈。

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三十五回,贾母再次当众夸奖薛宝钗,也证明贾母心中所想。王夫人更是力证贾母人前人后多次夸奖薛宝钗。公平讲,薛宝钗如果不是出身薛家,换成林黛玉一般出身,贾母绝对会同意和支持金玉良姻。


【三】

贾母喜欢薛宝钗是一回事,反对金玉良姻是另一回事。喜欢薛宝钗是个人感情,反对金玉良姻是家族利益。不可混为一谈。

薛姨妈拖家带口来到贾家一住几年,贾母的精明早知道薛家攀附之心。对于贾母来说,败落的薛家反不如孤零零的林黛玉。薛家是有钱和生意买卖,但随着薛宝钗父亲去世,与新皇帝的关系彻底断了。作为皇商,与皇帝的关系疏远意味着彻底失去靠山,生意将被不断蚕食,一败涂地是早晚的事。薛家现在这点钱,不足以保贾宝玉的后半生富贵。

贾母与王夫人考虑不同。王夫人认定贾宝玉不是科举的料,娶妻应该娶贤,娶富贵足以。贾母却不同,贾母思想更传统,认为商人出身的女儿根本配不上他的孙子,说出去都令人笑话。也会让后代子孙抬不起头。对贾宝玉今后人生仕途都有莫大影响。这是当时社会普遍的价值观,贾家如此豪门,与商人结亲,是污点,被人背后耻笑。

对金玉良姻的态度,王夫人重实际,贾母却重名誉!所以,贾母认定薛宝钗不是贾宝玉良配。不支持金玉良姻也是没错的。喜欢宝钗为人,和反对金玉良姻是两码事!您觉得呢?

注:更多关于贾母和薛宝钗的文章,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搜索查看更多文章!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搜索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在现代人眼里,宝钗无理想的妻子人选,美丽端庄知书达理,不喜奢靡,又不关己事不开口,少了唠叨的弊病。

对于颓势渐显的贾府,对于宝玉这样,懦弱无能的三代继承人,选择宝钗做孙媳,定是贤妻良母的女子,为何贾母就不中意呢?

其实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心尖尖宝玉喜欢的是黛玉,前世的木石姻缘,失了她魂就不在了。宝黛两小无猜,先入为主了。一对玉人自然般配,善良的老人为何要拆散他们呢?

其次论亲疏来讲,黛玉是贾母爱女贾敏的女儿亲外孙女,又年幼失怙分外怜惜,两玉骨肉情深,黛云侯门之女表现大方得体,难怪凤姐要拍马屁说不是外孙女,倒像是亲孙女。

再者虽钗黛都优秀各有干秋,但宝钗并不是贾母喜欢的类型。外貌协会的贾母喜欢活泼伶俐的女孩,黛玉体弱有时刻薄,可是有审美艺术气质幽默有趣。宝钗少年老成,过分压抑。她过分拘束于礼,喜欢穿半新不旧的衣服,闺房也雪洞似的,毫无女儿之趣。

原来快晌的王夫人变成木头太太,她也就不喜欢了。相反泼辣的凤姐除了能力强会管家,生性活泼大方,会讨老太太喜欢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宝钗若作了贾府女主人,守成有余创新不足,而且很可能就变成了王夫人那样的女人。一个家族企业要发展,创新和激情才是动力,黛玉之才胜于宝钗。何况都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都同床异梦了,除了亲情也就后继乏力了。

只是贾府的衰败来得太快,林妹妹又愁坏了身子孤女无依,加上出于传承香火的考虑,两女相较娶宝钗更好。以高鹗续本之意,贾母不得已中途"换叫”,糊个棒棒也比不糊牌好,这样的选择也就不难接受了。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闲鱼🐠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贾母人老不糊涂,心理和明镜似的。

第一 薛宝钗和她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儿媳妇的妹妹一家长期居住贾府,利益不干系,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薛宝钗怎么能和她血脉相连的外孙女林黛玉相比呢?

第二 贾母深知薛宝钗一家是为了和贾宝玉联姻专程赶来的,薛宝钗纵然知书达礼,却不如林黛玉性情真切。贾母是过来人,薛家的目的一针见血。豪门里利益集团相争的手段。

她只想宝玉快快乐乐过日子,不想让他卷入四大家族的纷争和纠结中。

薛宝钗知书达礼,大方宽容,贤妻良母和豪门媳妇的最佳人选,但她不受贾宝玉和贾母的喜欢,黛玉的真性情早已俘获了他们的真心。

薛宝钗也不爱宝玉吧,她更爱二奶奶的名声,但是即便在不爱的婚姻里,她也会付出真心和责任。


平安夜的蚊子


黛玉能感觉到宝钗心内藏奸,老人精贾母更能感觉到她心内藏奸。

宝钗一家刚到贾家时贾母听说宝钗生得美丽大方就让他们住下了,没想到他们比王夫人精明,还不走了。宝钗简直生活高级达人,为人处事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段位竟不输贾母,贾母想,这是披着美丽画皮的千年老妖啊,做了孙媳还有我说话的份儿?明显王夫人的人啊!

王熙凤也是猴儿精,但王熙凤不顾邢王二位夫人,心里只有贾母啊。王熙凤贾母肚里的蛔虫一样,贾母一开口,她就知道贾母想要什么。疼宝玉疼黛玉绝对忠心的模样啊!

所以贾母不喜欢宝钗而喜欢王熙凤。

每天和你一起分享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十点书妆


薛宝衩赢得了除了贾宝玉以外贾府上下几乎所有人的喜欢,贾母并没有不喜欢薛宝钗,正相反,贾母对薛宝钗十分看好,甚至作为了孙媳妇的第一人选,举两个例子证明一下。

1.贾母曾经对薛姨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家的四个丫头(元迎探惜四春),加一起也比不上你家宝钗丫头,试想,让贾母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多么高的评价,由此可见贾母对宝钗的重视,喜爱。

2.《红楼梦》中贾母曾为薛宝衩的生日举办宴会,还请戏班子唱戏,而反观林黛玉的生日,不过是做两件衣服,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远没有薛宝衩的生日隆重。所以对比可以发现,薛宝衩在贾母的心中地位很高,深的贾母疼爱。





七清HL


宝钗成也老成,败也老成。古语有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王熙凤虽然“八面玲珑”,那是因为没有读过书,不懂中庸之道,从小都是当作男孩子养,虽然做事霸道,用一些小聪明维持人情世故,但遇事从不拖拉,无论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只要关系到贾府利益,凤姐都是一马当先。

特别是王姐弄权铁槛寺一回,老尼托办张守备女儿亲事: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象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老尼听说,喜不自禁,忙说:"有,有!这个不难。"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牵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

此一事便可以看出,凤姐把家族荣誉看得相当重,即便平时有些中饱私囊,但只要涉及家族大事,这样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是肯定不会出错的,对于这种能够为家里取得荣耀的人,即便是八面玲珑,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这样的人懂得团队精神和家族荣誉。

反观宝钗,贾母心里跟明镜一样,自从他帮助史湘云办螃蟹宴、送给黛玉燕窝,都可以看出她在收买人心,要知道,宝钗现在的身份可是客居贾府,也就是你住在别人家里,然后自己拿钱给人家亲戚买东西,你说,这些人是记主人家的好还是宝钗的好?

同时,宝钗最大的失误就是以知书达理自称,从而恪守中庸之道,跟个木头人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酱油瓶倒了都不扶,更何况贾府现在已经是每况日下,对于这样的人,贾府上下以后有什么的集体荣誉事件,断不可能做出头之人,更别提一直以来信奉一荣俱荣的其他三大家族了,很可能到时候宝钗采取的态度就是座上客,这样势必伤了其他家的心,试问,这样的人,怎会得到贾母的垂爱!


是天真呐


诚邀!

第一,宝钗的处世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与王熙凤的八面玲珑有着本质的不同。

宝钗的处世方式与态度,受到更多的封建礼教的约束,处处力求让自己符合儒家文化也即传统文化中的封建闺范约束,同时又受到了道家的影响。从宝钗劝说黛玉不要在诗书上面下功夫,生恐移了性情,要以针织女红为要等言语来看,她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儒家文化要求女子温柔敦厚、含蓄内敛。这些也与老子《道德经》中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相符合。总之,宝钗的“八面玲珑”是薛爸爸精心培养的结果。宝钗本身原先的性格就应该是偏向于内敛的。

王熙凤的“八面玲珑”,更多地体现在一些小才智上面。她聪明机敏,善于察言观色,具有天生的表演天赋。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外向的人,从小被当男孩子养。所以,她的八面玲珑和宝钗完全不同。

第二,贾母不喜欢宝钗和宝钗、贾母的不同性格相关。

贾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可是一位历经世事的老祖宗。对于王熙凤或者宝钗的大部分行为,贾母其实看得一清二楚。只是,她年纪大了,只想安享晚年,所以才不会揭穿凤姐。可是宝钗不一样,一方面她性格偏内向而贾母喜欢外向的人,另一方面她还要和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林黛玉争宠。换谁谁能喜欢?


半瓣花上阅乾坤


贾母喜爱热闹场面,爱说笑之人。在鸳鸯拒婚贾母表示很明显,你就是给我弄一珍珠来,不会说话也没用。而对薛姨妈也说过,你姐姐木头人,不大招人喜欢。王熙凤幽默,笑话没少说。一回回把贾母笑成啥样,一天天有她开开心心的。宝钗一向稳重,不是那种能言善笑之人。从性情上贾母不喜欢宝钗这种不灵动的性格。也因为儿媳王夫人不大言语,又当家。王熙凤为她娘家侄女也罢了,宝玉再娶宝钗她外甥女。二房孙媳均是王夫人之人,都比较厉害。贾家儿子,孙子都不当家,都被压一头。贾母不喜欢贾家成王家天下。本来宝玉黛玉好好的,薛家金玉良缘相争也二人渐无希望,贾母也反感。贾母认为宝玉与宝钗并不相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