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为何不吃“六安茶”?

韦福胜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妙玉捧茶,贾母尚未接茶,开口便道不吃“六安茶”,这六安茶是何来历?

这是产自安徽六安大别山一带的明茶,明朝时始称“六安瓜片”,至清朝更是被奉为朝廷贡茶,皇家专供。六安之名有何典故?六安历史悠久。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u)。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

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贾母张口就说不喝明朝的茶,暗隐质问妙玉有反叛之心乎?

妙玉见贾母如此说,就回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说明妙玉对贾母的责问心知肚明,讨好贾母说这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洞庭湖君山潇湘妃子娥皇、女英殉情明志之地)的白毫银针老君眉,明指一切皆看老太太眉眼行事,暗指“老君没”,明朝的皇帝已经没有了。贾母接了茶,又问烹茶的这是什么水?妙玉回答“是旧年蠲(juan,收集,积累的意思)的雨水。”

“水”者,活命之源也,问妙玉以何生活?妙玉回答,旧年收集的雨水,就是说都是旧年的存的银钱过活。暗指用的是无根之水,与前朝无关。

山石道人如此解来可见作者写作一字一句皆有讲究。凡蹊跷处,都必有原因。贾母与妙玉的这段对话看似平常,实则在互相试探。也透露出妙玉身处栊翠庵的生活境遇。

贾母吃了一口觉得心安,也觉得这么怀疑妙玉也没什么意思,就把茶给刘姥姥尝尝。刘姥姥一个乡下庄稼人,哪里对品茶有什么概念,远不及贾母和妙玉这两个身在皇宫的大家闺秀懂得茶艺茶道。于是刘姥姥尝了一口,觉得淡淡的也没什么意思,觉得煮浓些才有味道,乃是贻笑大方之语。

妙玉和贾母这一来二去的几句话,也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奉茶完就拉着宝钗和黛玉去屋里喝体己茶去了。

此间一口茶更加暴露了妙玉的身世不凡。且看山石道人揭秘,妙玉乃明朝遗公主。


山石道人评红楼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贾母带领家人和刘姥姥到妙玉所在的栊翠庵,一行人坐定,妙玉敬茶。这是贾母突然说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随即回答:“知道,这是老君眉。”

这段貌似简洁的对话,其实道出了妙玉与贾母的关系以及妙玉的身世。众所周知,贾母原型是清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而妙玉也是苏州人,其父是官员出身,从妙玉在书中的对话看出,妙玉并非公侯世家出身,其父很可能是通过科举做官的,是受过磨难的人。从贾母与妙玉的对话,我们发现她们之间可能极为熟悉,熟悉到贾母爱吃什么茶、不爱吃什么茶都知道。另外,妙玉对茶具、茶叶和茶道极为熟稔,说明其父可能是替皇家管理茶政的官员,与贾母原型哥哥李煦非常熟悉。

六安茶

至于贾母为什么不爱吃六安茶,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一下。

六安茶产于安徽六安大别山一带,特点是略带苦味,妙玉的父亲通过科举走上官场,生活中可能有些磨难,所以爱喝六安茶以抚慰自己的心灵,以至于来了客人也进献此茶;而贾母出身高官世家,世代簪缨,哥哥又是为皇家办理丝绸贡品的高官,这样的大家贵妇从小养尊处优,生活非常优裕,她们没有寒窗苦读的切身感受,犯不上用六安茶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贾母她们爱喝的是进贡的香茶,产于洞庭湖的老君眉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能消食解腻,这些特点就非常符合她们的心理和喉舌诉求。

老君眉

妙玉非常了解贾母等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她捧出了老君眉而非六安茶。


民国年间那些事


这个问题主要是从两方面可以分析。


第一,贾母懂茶,深谙养生之道。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六安茶。


六安这个地方就是因为出产茶叶才闻名天下的。六安茶一般是指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


明代以后都被作为贡品,在古代只有顶尖人物才有福享受。六安茶属于绿茶中的特种茶,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能清火,帮助消化。

但贾母年老体弱,常年活动量太少,带领众人在园中刚刚吃了许多酒肉,此时若饮用绿茶消食,年轻脾胃强的人可以,上点儿岁数脾胃弱的人都极容易引发胃肠不适。


所以贾母并没有多说话,只简单明了的告诉妙玉:“我不吃六安茶”。如果碰上对茶道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人,说不定就是会准备一些帮助消化清理肠胃的六安茶,


还可以让众人消暑解渴,提神解乏。


偏偏妙玉是个行家,是个懂茶的高手。她给贾母准备的却是茶味很淡,茶性中庸的老君眉。

老君眉,又名寿眉,也是进贡的上等好茶。寿眉茶味清香,甜爽可口。


不像六安茶喝起来口感苦涩,但是茶味稍淡。


寿眉性中庸,不寒不热,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茶。


《红楼梦》书里书外的人都很佩服贾母。那确实是从富贵场中经历过来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文艺戏曲,生活情调,家居装饰等等,无所不知无所不懂。


栊翠庵品茶,也从侧面反应出来贾母懂茶,懂养生之道的细节。第二点,查看一下妙玉的为人。


大观园建成,为元春省亲,妙玉是随采买的那些小道姑尼姑一同进园子的。

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带发出家也是迫不得已,但是终归是寄人篱下。贾府里有家庙,道观,


豢养的那些姑子道士一味的迎合奉承,极尽乖巧圆滑。贾母心明眼亮何等精明,岂有看不出来的?


位高权重,居于塔顶,可能贾府里领导享受的就是这种感觉。

他们在佛前谦卑,在供给他们衣食住行的主人面前要更为谦卑。妙玉性情很孤傲,轻易不在人前低头,也不会在贾府的主子们面前做谄媚卑下之态。


所以妙玉的为人世人都嫌,就连李纨这样号称“大菩萨”的人都厌弃她的为人。贾母在众人面前跟妙玉说话简单明了,没有客套。


妙玉算是知道些眉眼高低的,她把旧年蠲的雨水煮了茶亲自奉上。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添金云龙献寿的茶盘,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


贾母也没有说好或不好,只把剩下的半杯递给了刘姥姥。

高手过招,话都不多。


但是贾母简单的两句话和行动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妙玉,骄傲些可以,但是也不能忘了根本。要清楚明白茶饭都是从哪儿来的?


别处众生平等,在这府里却是要知道什么是高低贵贱的。


优优飞扬


这个问题已有46个回答了,浏览了一下,有几个回答相当有水平,本来无须狗尾续貂,只因本是六安人,还是想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贾母为什么不吃六安茶,有的回答已经给出答案,原因是,一顿大荤特别是虾蟹等寒性之物下肚之后,不宜吃寒性浓茶,而六安瓜片正是寒性而汤浓的绿茶。所以说,贾母不吃六安茶,不是六安茶不好,而是贾母深解养生之道,什么时候吃什么茶,大有讲究。

我不是医生,也不懂养生之道,不能从养生学来解答饮茶之道,且说说几十年朝夕相伴的六安茶。

六安盛产名茶, 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兰花,都是中国名茶,明清两朝就已列入朝廷贡品。同治年间(1862—1874年),安徽人吴世美在苏州创办一家茶庄,位列苏州六大茶铺之首。此公经营苏州碧螺春、杭州龙井、六安瓜片、君山寿眉、天都云雾、黄山毛峰等全国各地名茶,名噪吴中。

妙玉献给贾母的老君眉,应当就是君山寿眉。明朝茶学家许次纡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明末科学家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更为明确:“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自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六安瓜片即定为“贡茶”,延续明清两代。

生于乾隆二年的曹雪芹,对六安瓜片珍爱有加,在他的呕心之作《红楼梦》一书中80多次提到六安茶。随着《红楼梦》抄本在民间的流传,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们慕名索茶,无不为一品六安瓜片而深感荣幸,并竞相题诗赞颂:“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

六安瓜片采摘于谷雨前后十天,必须在鲜叶“开面”时采摘,去梗、去芽,只留叶片。在我国绿茶家族中,六安瓜片是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炒制更加讲究,先炒生锅、炒熟锅,后拉毛火、拉小火,再拉老火,边烘边翻,往复多达80次以上,直至起霜有润,清香扑鼻。,泡茶时,高冲、低斟、括沫、淋盖,品饮时,一尝茶,二闻香,三观汤,四品味,方能体味出六安瓜片色、香、味、形的诸般美妙,深得其中神韵。

曹雪芹笔下的贾母对六安茶了如指掌,也就可想而知了。当时,六安瓜片与君山寿眉齐名,贾母自然深知这两种名茶的品性。如果不懂茶,且不善品茗,仅仅看了《红楼梦》这一节,以为贾母不吃六安茶,便认定六安茶不是好茶,就自栽误区,与中国名茶六安瓜片失之交臂,也是人生一憾。

六安瓜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茶文化。作为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六安瓜片既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外交流的珍贵礼品之一。


大话民国


贾母养生要睡子午觉,老太太说了不喝六安,就是一直不喝,不是吃了鹿肉才不喝的;

六安虽清爽解腻,但也提神,十分不利睡眠;

老年人下午饮绿茶,晚上就睡不着的。 这是身为望族大户的养生之道。

妙玉不待吩咐就安排妥当,说明其家世不俗,甚至亦颇显赫,深谙名门望族的生活习气。

而老太太专门嘱咐,说明第一次来妙玉处喝茶,而第一次来妙玉处喝茶,妙玉即知要安排老君眉给老太太喝,更说明前面的论点,懂行;另则,常备老太太喜用、便宜的茶类,也说明了妙玉知礼,聪敏。


珑思格物


刘心武的探秘是这样解释的,妙玉其实是贾府里藏着的另一个犯官之女,居于贾府低调行事,她的祖上与贾府也是世交,有些渊源,而另外一个被藏于贾府里的就是秦可卿了,她是废太子的女儿。之所以妙玉会知道贾母不喝六安茶,想来是因为世交关系有些渊源,贾母知道妙玉她们家喜好喝六安茶的缘故,因此才会那样说,而妙玉藏于贾府,本就是寄人篱下,不可能不知道贾府里最高权力人物的喜好,知道贾母不喜六安茶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有人说:贾母不喝六安茶是因为她不是很喜欢妙玉,很微妙的;贾母祖上其实和妙玉家是有联系的,妙玉家来客人都和喝六安茶,但贾母懂茶,又不给妙玉面子,就明说自己不爱喝六安茶,妙玉也不给贾母面子,您老不是不爱喝吗,我偏给你六安茶,说是老君眉,这是祝寿的茶,你总不能不喝吧,还有一点就是妙玉给她的茶用来泡水的是去年的攒的雨水,而后来给宝钗,黛玉,宝玉的水是数年前攒的,就可以看的出。

也有人这样解释:六安茶是一种微苦的茶,比较受到由科举上来的家庭喜爱,因为契合了他们自身的苦斗经历。而贾母一生荣华,不适应它的苦味。栊翠庵茶品梅花那节,妙玉给贾母献茶,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从这句就传达出一个信息,贾母和妙玉的家庭,跟她家上辈有过来往,所以知道妙玉家里待客的习惯,妙玉是晚辈,所以她用不着客气,直接说不吃六安茶。妙玉回答的是“知道,这是老君眉。”很简洁,很厉害,不仅刻画出妙玉的性格,也透露出

妙玉对贾府也是有印象的,她小的时候,只要贾府来访长辈们都是用老君眉接待的。

有人说贾母的选择暗有讽刺的意味,或者说与什么家族屈辱史有关。恐怕是想多了。六安茶:俗称六安瓜片,中国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

绿茶:绿茶性略带苦寒,能清火,但老人家年老体弱,过量饮用绿茶消食,容易引发胃肠不适。所以贾母说,我不喝六安茶。

老君眉:福建武夷山得名从,被称为老君眉。即现在的寿眉,贡眉,白牡丹。寿眉茶味清香,甜爽可口。寿眉很香,但是茶味稍淡,寿眉性中庸,不寒不热,抗氧化,有助排出毒素及新陈代谢废物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茶。寿眉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令人精神愉悦、心旷神怡,且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脑等功效。

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一个笑道写出了妙玉自信。知道,说明妙玉是予先有考虑:你老了,六安茶再好不适宜你吃。为什么沏老君眉呢?这是名寿眉呀!淡些适宜老年人吃。尤其是它有一个老年人喜欢的吉祥名子,老君是太上老君,是长寿的典范,老年人能不喜欢吗?聪傲、自信、不卑又不失礼数的妙玉跃然低上。还能有别的解读吗?


宠物油画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精细描绘的茶事,充分表明了我国茶文化发展日臻成熟,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的一幕就颇为精彩。



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如此简短的一段文字,却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茶事内涵,从习惯、茶品、茶具、用水、品饮等方面展现了清代茶事的精髓。



文中所指的“六安茶”属不发酵的绿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县霍山地区。明人屠隆《考槃余事》中曾列出最为当时人称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六安茶”列为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著称于世。曹雪芹写《红楼梦》其时,“六安茶”与西湖龙井茶同属天下名茶,为珍贵的贡茶。由此可知,自清一代“六安茶”是以贡品而受人们重视的,明清以来文献中也多有提及。



从贾母看到妙玉奉茶就直言“我不吃六安茶”可见,六安茶在贾府应是常吃之茶,但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又为何不喜饮这种名贵的“六安茶”呢?究其原因,六安茶香气高长,滋味醇厚,且耐冲泡,但贾母为养尊处优的贵夫人,饮食以清淡为主,品茗淡薄量微,故不吃六安茶。而老君眉茶形细长如眉,银毫显露,寓意长寿,其味淡雅,正合贾母之意。所以,贾母并不是排斥六安茶,也不是六安茶不好,而是生活习性使然。贾母吃茶,即便是妙玉特意奉上的好茶,亦只吃了半盏,可见贾母是懂得细细品茶的高人。而刘姥姥粗人一个,一口干了老君眉,还说熬浓些才好,实在是不解老君眉之雅,如果妙玉给刘姥姥送上的是一杯六安茶,就“对路适消﹙销﹚”了。



由此可见茶性各异,好茶是否好喝也因人而异,这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只有用心品味,我们才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杯好茶。



现代的六安茶以六安瓜片为杰出代表。于谷雨前后取茶枝嫩梢上的第二片壮叶,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带芽梗的片茶。六安瓜片从采摘到制作完成需三天三夜,堪称绿茶中的“工夫茶”。产地以齐云山蝙蝠洞周围之茶叶品质为最好,其外形顺直匀整,叶边背卷,不带芽梗,形似瓜子,色泽宝绿,叶被白霜,明亮油润。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鲜醇回甘。



钉棺材



我读红楼有个反常的习惯,常常于有疑处无疑,于无疑处有疑,越是很多人起疑的地方,我往往越觉得理所当然,越是别人不屑一顾的地方,我越是觉得大有文章,最近读到贾母品茶栊翠庵一回时,我就有了疑问。


我们不妨先来看原文: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这是一段贾母携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去妙玉的栊翠庵品茶的情节,乍看没什么,不过就是一段品茶的文字,但如果你对茶有一定的了解,对妙玉的为人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粗粗的看过了。


我们先来说茶,从贾母与妙玉的对话中我们知道,贾母喝的是老君眉,那么我们不禁要疑惑:贾母为何单单点明了说“我不吃六安茶”呢?她跟六安茶有仇吗?我们不妨来了解下六安茶的知识。


六安茶一般是指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相信经常喝茶的人都不会陌生。从古至今,六安茶都是茶中精品,是极品茶,用来进贡和送人的,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贡茶,只有顶尖人物才有福享受。



六安茶属于绿茶中的特种茶,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


据历史记载,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才有资格享受每月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新中国总理周恩来也对六安瓜片也赞不绝口,建国后,六安瓜片一直被作为特贡茶。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六安瓜片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据传,袁世凯也对六安茶情有独钟。


不仅《红楼梦》和历史记载,更早的古典名著《金瓶梅》中也提到了六安茶。原文第七十二回说西门庆从外面回来,来到潘金莲房中,坐在床上,妇人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子、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掇卤、六安雀舌芽茶。西门庆刚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满口欣喜。这里说的六安雀舌茶也是六安茶。


由此可知,六安茶的是好茶,是茶中精品,但为什么贾母偏偏不吃呢?我们再来看老君眉。

关于老君眉这种茶的来源没有准确的答案,一种认为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一种认为是福建武夷山的名丛,莫衷一是。


据历史记载,清代确有“老君眉”茶名。该茶出产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带。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载:“老君眉,叶长味郁,然多伪”。“由此可推断,老君眉极有可能是武夷山的名丛,是属于发酵中的乌龙茶的一种,其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红茶和乌龙茶比较能消食,解腻。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


到这里就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贾母之所以吃老君眉而不吃六安茶,是因为她之前刚吃了酒肉这些油腻的东西,如果直接吃六安茶这种绿茶,容易消化不良闹肚子,而如果是吃红茶和乌龙茶,则可以消食解腻,由此可知,贾母深谙茶性,很懂得养生之道。


我之前分析过贾母对于戏曲和音乐的不俗品味,这里曹公又通过品茶一节,明确地交代了贾母对于茶文化和养生之道的不俗见解,可见,贾母确是从富贵场中过来之人,见多识广,对生活对艺术都有着不俗的品味和理解。


说完了茶,我们来看妙玉的表现。不少读了红楼的人,对妙玉的认识大多是“身在空门,心在红尘”,因为她的那首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她对宝玉的情感也是暧昧不清,从宝玉生日送拜帖、宝玉乞梅、妙玉将自己日用的茶杯给宝玉使用这些细节即可得出妙玉对宝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然而仅仅如此吗?当然不是!从上面她与贾母的这段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妙玉也不全是性情怪癖不容于世之人,她不仅深知养生之道,也很懂得贾母心理,所以贾母来了之后,妙玉亲自烹茶,亲自奉与贾母,且直接准备了老君眉而不是六安茶,可见妙玉也是懂得人情世故之人。


妙玉不仅懂茶道,且很了解贾母的饮食习惯,能投其所好。红楼梦中,我们知道,能投贾母所好的都是特别聪明的人,比如王熙凤、薛宝钗等人。


从贾母的那句“我不吃六安茶”里我们也可以得出,妙玉大概平素最喜饮用的当是六安茶,这也符合她修行之人的身份。


所以,综合来看,曹公设置了贾母品茶栊翠庵这个情节不是随意为之,不仅是要写出贾母之大雅与刘姥姥之大俗的文学张力来,更重要的是通过贾母品茶这件事,交代了贾母这个享尽荣华富贵的老太太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交代了妙玉这个槛外人并不总是高傲孤僻,她不仅深谙茶道,且很会为人处事。


细思贾母品茶的整个过程,妙玉的表现乖巧伶俐,应对自如,很是讨人喜欢,全然不像是一个出家修行之人,倒像是宝钗一流人物。



读行记


刘心武的探秘是这样解释的,妙玉其实是贾府里藏着的另一个犯官之女,居于贾府低调行事,她的祖上与贾府也是世交,有些渊源,而另外一个被藏于贾府里的就是秦可卿了,她是废太子的女儿。之所以妙玉会知道贾母不喝六安茶,想来是因为世交关系有些渊源,贾母知道妙玉她们家喜好喝六安茶的缘故,因此才会那样说,而妙玉藏于贾府,本就是寄人篱下,不可能不知道贾府里最高权力人物的喜好,知道贾母不喜六安茶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有人说:贾母不喝六安茶是因为她不是很喜欢妙玉,很微妙的;贾母祖上其实和妙玉家是有联系的,妙玉家来客人都和喝六安茶,但贾母懂茶,又不给妙玉面子,就明说自己不爱喝六安茶,妙玉也不给贾母面子,您老不是不爱喝吗,我偏给你六安茶,说是老君眉,这是祝寿的茶,你总不能不喝吧,还有一点就是妙玉给她的茶用来泡水的是去年的攒的雨水,而后来给宝钗,黛玉,宝玉的水是数年前攒的,就可以看的出。

也有人这样解释:六安茶是一种微苦的茶,比较受到由科举上来的家庭喜爱,因为契合了他们自身的苦斗经历。而贾母一生荣华,不适应它的苦味。栊翠庵茶品梅花那节,妙玉给贾母献茶,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从这句就传达出一个信息,贾母和妙玉的家庭,跟她家上辈有过来往,所以知道妙玉家里待客的习惯,妙玉是晚辈,所以她用不着客气,直接说不吃六安茶。妙玉回答的是“知道,这是老君眉。”很简洁,很厉害,不仅刻画出妙玉的性格,也透露出

妙玉对贾府也是有印象的,她小的时候,只要贾府来访长辈们都是用老君眉接待的。

有人说贾母的选择暗有讽刺的意味,或者说与什么家族屈辱史有关。恐怕是想多了。六安茶:俗称六安瓜片,中国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

绿茶:绿茶性略带苦寒,能清火,但老人家年老体弱,过量饮用绿茶消食,容易引发胃肠不适。所以贾母说,我不喝六安茶。

老君眉:福建武夷山得名从,被称为老君眉。即现在的寿眉,贡眉,白牡丹。寿眉茶味清香,甜爽可口。寿眉很香,但是茶味稍淡,寿眉性中庸,不寒不热,抗氧化,有助排出毒素及新陈代谢废物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茶。寿眉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令人精神愉悦、心旷神怡,且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脑等功效。

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一个笑道写出了妙玉自信。知道,说明妙玉是予先有考虑:你老了,六安茶再好不适宜你吃。为什么沏老君眉呢?这是名寿眉呀!淡些适宜老年人吃。尤其是它有一个老年人喜欢的吉祥名子,老君是太上老君,是长寿的典范,老年人能不喜欢吗?聪傲、自信、不卑又不失礼数的妙玉跃然低上。还能有别的解读吗?


徐小胖的吃货生涯


六安茶产自六安。六安乃行政区域,大体范围位于长江以北,合肥以西,自古就是贡茶产地,明代许次纾所著的《茶疏》开篇就提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

从明朝开始,六安茶就是贡品,《国朝宫史·日用》中记载:“皇贵妃、贵妃、妃、嫔每月例用六安茶十四两、天池茶八两;贵人每月六安茶七两、天池茶四两。”

所以,在《金瓶梅》里,只有西门庆的正妻吴月娘,才能有珍贵的六安茶。而到了清朝,六安茶同样属于贡品,贾家的六安茶,也很有可能是元妃所赐。

值得探讨的是,这里的六安茶,都不太可能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六安瓜片。因为六安瓜片创制于清末,在六安茶系里属于后起之秀。而《红楼梦》在乾隆中叶以后,带脂砚斋评的八十回抄本居多,嘉庆时已经公开在庙市中抄买了。上文提到的六安茶应该是六安茶系里的早期品种。

六安茶可以解腻,适合大鱼大肉之后,针对贾母所说的“我们吃了些酒肉”,其实正合适,那她为什么讨厌六安茶呢?这大约是因为六安茶的味道偏苦。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中写道:六安茶 “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相比之下,老祖宗喜欢的“老君眉”则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银针茶,原料幼嫩而做工精细,黄茶特有的焖黄工序令茶叶苦涩味儿减弱,滋味更加甜醇。这样的口感,自然是比入口偏苦的六安茶更易于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