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落日寄哀思。

人們回老家祭祖掃墓,交談時總避不開死亡的話題。

這時候,大人該如何與懵懂單純的孩子解釋死亡?解釋生命的意義呢?

又該如何告訴他們死亡並不可怕,讓他們正確認識死亡呢?

我們不妨藉助繪本,通過一個個形象生動的故事,在潤物無聲的閱讀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和領悟關於死亡和生命本身的意義。

正如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彭懿所說:“經典圖畫書以震撼心靈的方式,讓孩子感知生命,解說父母無法生動言說的挫折、災難、離別和死亡……”

關於死亡和生命的繪本,小編推薦下面這些繪本。

1.

《老鼠爺爺的告別信》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老鼠爺爺去世了。“去世”是什麼意思呢?小貝迪不知道,只是這讓他感到很傷心。爺爺給小貝迪留下了一封信。剛開始,小貝迪不理解爺爺在信中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小貝迪漸漸明白了爺爺想要告訴他的是什麼事情,而這件事情大大地減輕了小貝迪的悲傷。

這是一本感情細膩的,溫馨的優秀圖畫書。它不僅能給孩子們帶來安慰,而且可以教他們在失去親人時怎麼去面對悲傷。

2.

《記憶的項鍊》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在後院的橡樹下,蘿拉拿出傳家寶——“記憶的項鍊”,對著冷漠的貓咪重述著每個紐扣的來歷:一個是外曾祖母第一件成年禮服上的扣子,一個是媽媽結婚禮服上的扣子,一個是爸爸軍服上的扣子,一個是媽媽死時穿著的睡衣上的扣子……

突然貓咪不耐煩地跳了起來,扯斷了項鍊,所有的扣子散落一地。蘿拉的爸爸和新媽媽——珍妮幫忙一起找回所有的紐扣,除了爸爸軍服上的那一顆,蘿拉傷心極了。

晚上,蘿拉聽見爸爸在和珍妮商量直接從軍服上再剪下一顆紐扣替代,但珍妮堅決反對,她說:“蘿拉寧可讓那顆釦子搞丟,也不會要一個替代品。就像媽媽一樣,沒有人可以代替。”為此,蘿拉想著珍妮的話,想了很多很多。最後爸爸軍服上的扣子能找回來嗎?故事又會是怎麼樣的結局?讓我們一起打開書來看看吧。

3.

《再見了,艾瑪奶奶》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本書通過艾瑪奶奶的愛貓——思達的眼睛,記錄了奶奶從獲知身患絕癌(多發性骨髓癌)到去世的這段日子。照相機鏡頭追蹤著這隻貓所看到的奶奶,如實地反映了死神給奶奶的身體帶來的變化。通過一張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到,艾瑪奶奶日漸虛弱。

此外,書中的照片還告訴我們,死亡的瞬間是很平靜的。死亡原來是這樣降臨的,可能連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

關注死亡,討論死亡,也就是認識“生命之重要、生命之寶貴”的過程。

本書用鏡頭清晰地向我們展現了死亡這一過程和死亡本身。有人認為,不僅是孩子,父母也應該讀一讀這本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死亡降臨時並不痛苦”,這樣的人生真理,難道我們不應該和孩子們一起好好分享嗎?

4.

《爺爺變成了幽靈》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雖然是一個和死亡有關的故事,但是它整篇並不是以悲痛和感傷為主基調,而是以平淡的語氣表達濃濃的祖孫之情。

爺爺捨不得離開心愛的小奧斯本,他沒有變成天使,沒有變成泥土,他突然出現在奧斯本的房間,坐在他的衣櫃上。

奧斯本不想讓爺爺一直這樣到處遊蕩、嘆氣。書上說,人如果在世上還有一些事情沒有完成,就會變成幽靈。奧斯本想爺爺可能是忘記了什麼,於是奧斯本幫爺爺找,一面找,爺爺一面回憶起他的一生……最後你就會知道爺爺忘記的東西是什麼了。

書中樸實、淡彩的圖畫,不但感受不到死亡的可怕,反而從中找到了渲瀉感情的出口。在感動之餘,我們能感受到的是更多的對親情的懷念與感悟。

5.

《強強的月亮》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小男孩強強和他最親愛的爸爸一起,住在大海邊的一棟小屋子裡。每天晚上,爸爸都要出海捕魚,強強獨自留在家裡。但他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有月亮陪伴著他。

可是,有一天夜晚,海上颳起了大風暴,不僅卷翻了爸爸的小船,還把爸爸的靈魂打出了身體,沉到了大海深處!爸爸就像生了大病一樣,靜靜地躺在家裡,再也不能出海捕魚了。

強強心裡是難過!他只好向天上的月亮求救,希望月亮能幫助他,找回爸爸失去的靈魂。月亮答應了強強的請求,但是有一個條件:強強必須非常非常勇敢!就是說,強強必須勇敢地去面對一切艱難困苦,才能找回爸爸的靈魂。

因為心中懷著對爸爸的深深的愛,強強果然變得非常勇敢。他爬上過懸崖,穿越過黑暗的墓園,爬上過高入雲天的大樹,跋涉過尖利的石頭路。最後,在月亮的幫助下,他潛入了深深的海底,從巨大的章魚觸手裡搶回了爸爸的靈魂,讓透明的、發光的靈魂,重新回到了爸爸的身上。故事最後說:在高高的天上,有個微笑的月亮,那是強強的月亮。

6.

《爺爺的紅臉頰》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一部觸動心靈的作品,生命教育中最美的一課。爺爺所敘述的過去,是那麼奇特有趣,他可以把球踢到天上去;可以輕易的搭起跨河的橋;還碰上了難得一見的雪人,不管是最瘋狂的故事,最驚人的冒險,或是各種大大小小的奇遇,爺爺講起來都是那麼動聽。

這是小男孩對不在世的爺爺的思念,透著濃濃的祖孫之情。生命的長度隨著時間的流逝終有停止的一天,然而,生命的深度卻因不同人、事、物彼此的愛與連結,更加深其中的廣度與厚度,美麗的思念不會因隨著時間流逝而離開,反而為生命帶來更多的絢爛與美麗。並且,存到永遠。

7.

《奶奶的護身符》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奶奶到山上給孫子求了一張平安符,符上寫著:“五百羅漢交通平安”。從此,五百個羅漢總是 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小男孩。慢慢地,羅漢們越來越少了!

直到有一天,男孩長成了少年,他獨自坐火車到遠方去的時候,列車失事了,僅剩的一位羅漢搖搖欲墜,少年抱起羅漢衝出車外。羅漢最終卻化為灰燼飄上了天空……少年將護身符解下,用手細細撫摸。 他遙望遠方天色的光亮,開始踏上了一個人的旅途。

8.

《爺爺的天使》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爺爺的天使》講述了病重的爺爺躺在病床上,向懵懂的小孫子講述了自己的一生:爺爺小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天使,從此,天使就一直跟在他身邊,幫助爺爺順利地度過一個個難關……當爺爺睡著,小孫子離開醫院時,爺爺的天使飛了出來,來到了小孫子身邊,成為了他的天使。

9.

《我想要愛》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這是一段尋找愛的旅程。

故事從封面已經開始,小熊孤苦伶仃的眼神讓人愛憐,想要愛而不得的表情讓人同情。而翻開扉頁,又是熱烈的橘黃色和橘紅色搭配,暗示出小熊對愛的熱烈渴望。

小熊吉米的媽媽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爸爸在留給他一頂帽子後,也離家遠走。成為孤兒的吉米,戴上爸爸的帽子,開始尋找愛。

作者在故事的開頭只是簡單描述了吉米的遭遇,但簡潔的文字卻精準地刻畫出吉米的心情,“他忽然覺得心裡空空的,彷彿破了一個大洞”,那種失落、寂寥、空空蕩蕩,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體會。讀者如果有失去親人的經歷,相信會被這句話撥動心絃。

吉米為老土撥鼠嚇走了老鷹後,就和土撥鼠——小奶奶相依為命。小奶奶為他烹調食物、扇風、洗腳、說故事,讓吉米體會到了愛的陽光。所以,當小奶奶死的時候,吉米難過得什麼也吃不下。

10.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一本教孩子如何面對死亡和接受悲傷的圖畫書。它不只是一本童書,也為所有失去親人的大人帶來了心靈的撫慰與震撼。

布魯諾非常喜歡自己的爺爺。爺爺總會向他解釋一切,教會他很多東西。但現在,爺爺走了。塞韋爾說他在墓地,爸爸說他在天堂。一個人是不可能同時身在兩處的。要是布魯諾能向爺爺請教一下該多好呀!布魯諾既生氣又悲傷。每天晚上,他都會在入睡前看著爺爺的照片跟他說話。慢慢地,他感覺好了些,好像爺爺每次都從遙遠的天上朝著他微笑……

11.

《一片葉子落下來》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我從哪裡來?我會去哪裡?為什麼要活著?死是怎麼回事?一片葉子回答孩子所有關於生命的疑問。

這是一本關於生命的童話,作者以一片葉子經歷四季的故事講述生與死之間的微妙平衡,文字簡單,寓意深刻,最適合用來做生命教育的教材,堪稱圖文版、兒童版的《相約星期二》。獻給所有曾經歷生離死別的孩子,與不知該如何解釋生死的大人。

書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葉子和它的夥伴們經歷了四季的變化,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的事物,在於給別人帶來快樂;明白了死亡並不是代表一切毀滅,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配上表現四季變化的照片和繪畫,更營造出溫暖的意境。這個發人深省的童話寓言溫馨簡潔,充滿智慧,1982年出版以來,幫助了千千萬萬人好好對待生死問題,一直讓大人和孩子深受感動。

書單推薦丨清明節,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知生命,正確認識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