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志的李鸿章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封疆大吏的?

吖Pat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日,李鸿章出生于安徽泸州府合肥县东乡磨店。传说,李鸿章的出生很不同凡响,当年刚过正月就有春雷鸣响,附近还有仙鹤翔舞。李鸿章长大后身材欣长,因官居一品,有些江湖术士便吹捧他有仙鹤之相,送了他“云中鹤”的雅号。

传说归传说,李鸿章由一介草民最终跃上权力高位,在晚清官场确实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还有一个说法,李家自李鸿章老爹李文安这一辈开始发迹,跟李家搬到一口叫熊砖井的古井旁边有关,当地人说,靠着这口古井,人能交上鸿运。

李鸿章从小就才气逼人。有位桐城派的老先生叫周菊初,有一天到塘子里洗澡,把衣服挂在柳树上的时候,他嘴里吟了一句“千年古树为衣架”,李鸿章当场就接出了“万里长江作浴盆”。

老先生把这事说给李鸿章爷爷李殿华听,李殿华不相信。于是老爷子当场要考李鸿章。

老爷子出上句“风吹马尾千条线”,李鸿章脱口接道“日照龙鳞万点金”。而李鸿章大哥李翰章却对不出来,显得比较愚钝。

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考选为泸州府学优贡生,可入京师国子监读书。时任京官的李文安来函催他入都,准备来年的顺天府乡试。

久居乡里的李鸿章很兴奋,一路上踌躇满志地作《入都》诗十首,其中一首豪情万丈:“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说实话,这霸道才情,晚清是少有的。

道光二十四年,李鸿章顺利中举,但次年会试,却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然而,这一年在他一生中却很有分量。

入都前,他就曾发下宏愿,要“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落榜了,正好有这样的时间见高人,开眼界。

更关键的,正是在这一年,李鸿章拜在了他命中贵人曾国藩的门下。

这得感谢他父亲李全安。

李全安做官不怎么样,但眼光一流,早早就看出自己这个同年曾国藩是个非凡人物。

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再次参加会试,高中后被选为庶吉士。三年后散馆,被授任正七品翰林院编修,而后历任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

李鸿章素怀鸿鹄之志,太平京官的生涯让他深感英雄无勇武之地,太平天国兴起后,闻知恩师曾国藩在湖南大办团练,他的野心很大,不是想去效命曾国藩,而是想会安徽大展身手。

因为有这样的心思,平日又好显露自己的雄笔,不久李鸿章就制造了一个机会。

道光帝非常器重的股肱之臣吕贤基,是李鸿章同乡。李鸿章找到他,对当下的时局发了一通宏论后,便建议吕贤基上一大折。

吕贤基因为素来欣赏李鸿章的文才,便让他代笔。

哪知道,李鸿章直接来了个大办团练的恢弘构想。

咸丰一看,吕贤基说的太好了,既然如此,那你就赶紧回安徽把团练办起来吧。

吕贤基气疯了,但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把李鸿章一起拉回去。

李鸿章的征战岁月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然而,丰满的理想下是却是异常骨感的现实。

当时安徽办团练的几个大员,都不是能领兵打仗的主儿,包括尚未经历真历练的李鸿章在内。短短三年,死的死,败的败,李鸿章本人也是祖宅被烧,一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历史有时候很有意味,李鸿章真正走上发迹之路,其实是从走投无路开始的。

被太平军杀逃出安徽后,因为无路可走,李鸿章这才主动走进曾国藩大帐,成了曾国藩的一名幕僚。

对李鸿章,曾国藩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把他当成能独领一方的帅才使用,而只是把他当成一个能耍笔杆子的高级幕僚。

而李鸿章的心中却始终藏着巨大的野心。

师傅不大力重用,徒弟觉得无法施展拳脚,这决定了师徒两人的关系在这阶段并不是真和谐。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对于李鸿章似乎是好事,因为这阶段的军中磨砺才是他日后纵横而起的基石。

1860年,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为了给咸丰一个交代,他铤而走险,将大营迁往安徽祁门。

对此,李鸿章坚决反对,他认为祁门地形如釜底,是兵家所谓的绝地,如遭太平军围攻,必陷死局。

李鸿章这个人虽然有大才,但却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不愿跟曾国藩共陷绝境,不久他便利用李元度徽州失守,假意为李元度仗义执言,跟曾国藩分道扬镳了。

为此,曾国藩曾大发感慨,此君不能共患难。

然而,当李鸿章离开曾国藩之后才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曾国藩的肩膀,他根本立不起来。

说曾李传承是晚清的一段佳话,到这里味道才算真正散发出来。

李鸿章想吃回头草,曾国藩没有拒绝,相反重新审视了李鸿章的宏才潜力。

1861年9月,湘军收复军事重镇安庆,太平军阵脚大乱,在固守天京的同时,猛扑能提供钱粮的上海。上海商人、士绅惊恐不已,派钱宝琛之子钱鼎铭前往安庆救援。

此举给蛰伏多年的李鸿章提供了一飞冲天的机会,抓住曾国藩九弟曾国荃不愿前往的契机,他主动请缨,结果如愿以偿。

正是在这个时点上,曾国藩把李鸿章看成了传承弟子,不仅为李鸿章的淮军配置了班底,更把多年的带兵心得,官场权谋,摘其精华授给了李鸿章。

1862年3月4日,曾国藩出城巡阅李鸿章组建的军队,标志着淮军正式成军。

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海绅商用雇来的七艘洋论,分五批陆陆续续穿越太平军的长江防区,甚至穿过天京,将淮军运抵上海。

此时的李鸿章已脱胎换骨,先沉下气一心练兵,待时机成熟时,遂率领淮军用三场大战——虹桥之战、七宝之战,四江口之战,一举成名。

曾国藩亦从旁力挺,借战功,一举将李鸿章扶上了江苏巡抚的大位。

从此,李鸿章一发不可收拾,无论在战略眼界、洋务意识、外交手段上都呈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黑句本


“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这话对于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确是最为恰当。在读书之时,尤其是学习到近代史的时候,对于李鸿章的第一印象都是被冠以“投降派”“卖国贼”的专属名号。

渐渐地深入了解李鸿章之后,才发现我们误会他了,我们的认知里都欠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一、少年科第

1.经世致用的启蒙: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天才,得到安徽合肥名士徐子岺的教学与启蒙,徐子岺曾是曾国藩的幕僚,也能归类到经世致用学派中的一类,那么李鸿章早年的启蒙教育不是纯粹的八股,还有徐子岺这样的名师带他睁眼看世界,打下最为基础的种子,只等待生根发芽。

2.到京城一游,高中举人,获同乡名人推荐:李鸿章并不是普通的草根出身。父亲李文安是京官局级序列,跟晚清名臣曾国藩是同年考取进士,跟林则徐之子同时在刑部当差。你看看这个圈子基本上也是湖南经世致用学派的人,那么少年李鸿章到京城那时,是如此的意气风发,不仅是拜访名师还是考取举人,都是为了给自己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结果,也是给自己立下“建不世之功,封侯拜相”的宏伟目标。

3.会试不利,经世致用学思想形成:李鸿章再次入京会试,顺便还以父亲的恩荫去拜访安徽同乡潘世恩提前打招呼,但结果是会试落榜后,得到以年家子的身份在曾国藩身边学习与打下手的机会,最后获得曾国藩的认可,在此时李鸿章的经世致用思想已经成型。

二、壮年戎马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李鸿章第二次会试高中后,就在京城当皇帝身边的秘书文员的职业。一干就是六年,终于迎来他人生的第二次职业转变,从文职转为武职戎马生涯。

但怂恿安徽老乡吕世基上书咸丰皇帝回安徽办团练的事情,很快就被批准。办团练组建淮军过程一呆就是五年。本以为可以依靠团练来获取功名,却因为军事能力不足,宣告失败。

或许这时候李鸿章才第一次生出无力感与绝望感,前方路途究竟怎么走?但人呐,总会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也才在这时候脱胎换骨,功成名就的开始。

李鸿章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办团练失败后,迫不得已到了曾国藩那里做幕僚,看看这位晚清第一完人曾国藩究竟是怎么治军,怎么打仗,怎么做官,怎么做人的手法。

李鸿章,给予曾国藩的错觉就是一个笔头很硬的高级秘书,并不能作为独领一方军队的将才。但李鸿章此时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不满,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仍然知道“建不世之功,封侯拜相”的人物,怎么可能没有野心呢?

李鸿章不仅有野心还想着时常居于屋檐之下,做小媳妇的感觉太过于憋屈。

在公元1860年,曾国藩为了给咸丰皇帝面子,把自己的湘军大本营搬迁到祁山之中,但李鸿章却说:“祁山是万山之丛,属于兵家绝地,不可往之”,曾李之间开始出现裂痕,但李元度失守徽州被弹劾,曾国藩也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战略失误与用人失误的领导责任。李鸿章确是纠集一帮秘书拒绝领导的批语,最后两人闹翻。

但李鸿章发现跟曾国藩闹翻后,自己根本折腾不起风浪,还不能以曾国藩的弟子去招摇过市。最后在胡林翼等人作为和事佬角色,李鸿章又回到曾国藩身边,曾国藩却没有记仇。

刚好上天赐予李鸿章一个事业大转折的机会,太平天国破坏江南大营后,导致花花大都市上海形如孤岛。救援上海,以防太平天国攻占成为当头第一要务。

李鸿章率领9000淮军,经由外国商务船运送到上海后,外国人看到李鸿章的队伍“形如乞丐”嘲笑不已,还反讽着“这样的军队能叫军队,能守得住上海吗?”

李鸿章知道成败在此一战役,破釜沉舟的心态,让他勇往向前。

最后这9000多乞丐淮军守住了上海,抵挡太平天国的进攻,获得天下人的赞誉,从此李鸿章开始他“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仕途路程。

三、中年封疆

李鸿章自守住上海后,被曾国藩举荐为江苏巡抚,扩增淮军到八九万人的队伍。这时候李鸿章才开始独自一派,成为淮系的当家人。


这时候李鸿章步入四十不惑的年岁。

镇压太平天国,成就封疆大吏,获得封侯的最佳机会。

公元1864年,剿灭太平天国之功,李鸿章受封为一等肃毅伯,赏双眼顶戴花翎,正式列入封疆大吏序列。

当然李鸿章在晚年洋务运动中,彻底把经世致用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开启实业救国的路线,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开眼看世界,掀起富国强民的改革,他相比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物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他连续签订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也让他被后世所非议,让他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与历史结论。

梁启超先生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公元1901年,号称“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在快要“走向共和”之际,忧愤而死,享年78岁。


历史伴读小二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简单梳理一下李鸿章的生平履历。

出仕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1823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东乡磨店的一户耕读传家的人家。李鸿章出生時,其父亲李文安还在苦苦攻求科举功名,到了1838年李鸿章的父亲考中了戊戌科进士,后来任刑部郎中。受父亲的言传身教,李鸿章同样走的是科举出仕的道路,抱着“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雄心大志,到北京依附父亲读书,并拜在父亲的同年曾国藩门下,成了曾国藩的门生。

1847年,清政府举行丁未科取仕,李鸿章考中了二甲第36名,获得了进士出身,由此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京官

李鸿章考中进士后,开始走的是一条常规路线。首先被作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庶常馆进修了3年,经过考试选拔后,在1850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原本照这个发展下去,李鸿章极有可能成为一名清流言官,而就在这时,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李鸿章的命运。

“翰林变绿林”

1853年,太平军攻入安徽,多年在翰林院编修岗位上徘徊无法进步的李鸿章,受老师曾国藩回籍练兵的启发,协助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回安徽举办团练,就此离开了京官岗位,开始搞起了练兵打仗的事业。

淮军大帅,封疆大吏

回籍后,李鸿章辗转进入了老师曾国藩的幕府,主要承担谋划、撰写等工作。1861年,因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挥师逼近上海,上海绅商向曾国藩乞援,曾国藩于是命令李鸿章组建淮军驰援上海,从此彻底改变了李鸿章的命运。

(1870年代任职直隶总督后的李鸿章)

率领13营淮勇子弟到达上海后,李鸿章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开始不断建树战功,1862年被实授为江苏巡抚,成为了封疆大吏。剿灭太平天国后,李鸿章又指挥淮军剿捻,于1868年升任湖广总督,。旋即因为1870年发生天津教案,李鸿章被调赴天津处理教案,当年被改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872年被授武英殿大学士,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从李鸿章考中进士算起,到官拜总督、大学士,一共用了不到25年时间。


回望李鸿章的一生不难看到,对其命运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两个事件。一是1853年,做出了放弃京官生涯而回籍练兵的重大抉择。二是1861年被老师曾国藩命令编练淮军驰援上海,并干成了这件事。


海研会


第一,李鸿章成长的国家是一个数千年来处于皇权专制统治之下的国家,而他又恰好赶上了这种政体业已成熟——专制程度达到顶峰——的时代。

其二,李鸿章处于一个满人统治下的汉人国家,而他又恰好赶上了满汉杂居多年且汉人的权力逐渐恢复的时代。

评论家动不动就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权臣。我并不理解他们所谓“权臣”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如果拿李鸿章与两汉的霍光、曹操及明代的张居正相比,和近代欧美、日本那些所谓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权臣相比,他手中的权力简直不值一提。倘若李鸿章是真正的权臣,那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中国古代的那些权臣,他们无一不是控制皇帝而独揽大权,让天下惧怕而能撼动江山社稷的;反观李鸿章,他没有野心、兢兢业业,可以说是个纯粹的大臣。倘若李鸿章真的是权臣,那么不妨看看近代各国的权臣,他们都是在政治改革中雷厉风行而得心应手的人物,全然不理会旁人的责难和猜忌;反观李鸿章,他却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最终无所成就而萎靡不振。如此说来,李鸿章简直是个平庸的大臣。更何况,李鸿章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本来就与那些人有出入,我在这里试着和读者一起追溯古今,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脱离组织的仙人掌


得益于曾国藩的培养


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得意于曾国藩的培养,没有曾国藩哪有李鸿章后来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