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取名字想破了頭?這篇文章給你打開思路

懷孕期間,準媽媽和準爸爸就要給寶寶取名字了。

名字是寶寶收到的人生第一份禮物,也會伴隨他的一生,所以很重要。

雖然漢語博大精深,但不少準媽媽和準爸爸還是在取名字這件事上想象力卡殼,需要一些參考思路。

一個好的名字不僅要有好的意義,還要好聽、好寫。下面我們就從含義、讀音、字形三個角度來說說取名字的注意點和技巧。

給寶寶取名字想破了頭?這篇文章給你打開思路


含義

人們會把名字的含義和本人聯繫在一起,所以名字要有好的含義。那麼可以從哪裡找靈感?要注意什麼?

翻字典

相信查字典是大多數人取名字時會用的方法:結合自己對寶寶的期望和祝願,在字典裡物色一些含義美好的文字,作為取名字的選擇。

參考經典書籍

《詩經》、《楚辭》、《論語》等經典書籍中藏著很多積極、美好的文字,取名時可以從中參考。不少名人的名字就是來自於這些經典書籍:

  • 蘇有朋的名字來自於《論語》中的“有朋自遠方來”。
  • 王思聰的名字來自於《論語》中的“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
  • 林徽因的名字是參考了《詩經》裡“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的“徽音”,並把“音”換成讀音相同的“因”而得來。

注意不要盲目追求流行

一些準媽媽和準爸爸比較時髦,會用當下流行的事物來取名字,這樣可能會有一些弊端。

  • 遊戲“王者榮耀”火起來的時候,有人給寶寶取名為“王者榮耀”。雖然在當時顯得很有個性,但是時效性有限。等寶寶長大後,不明情況的人可能會對這個名字一臉蒙圈。
  • 前幾年《步步驚心》這部電視劇熱播後,女主角“若曦”的名字以及諧音的名字成了滿大街的爆款,比如若溪、若熙、若兮等,寶寶長大後和別人撞名的概率會比較高。

相比之下,經典作品中的文字富有內涵,也不容易過時,用來參考取名更為理想。

給寶寶取名字想破了頭?這篇文章給你打開思路


留意網絡用語

取名字不僅要避開貶義字,還要考慮網絡用語。

​比如“翔”、“菊”、“受”、“基”等文字雖然不屬於貶義字,但在近幾年的網絡文化中被賦予了其他含義,帶有調侃戲謔的味道,最好不用於取名,以免將來給寶寶帶來困擾。

讀音

如果在取名字時運用一些技巧,能讓名字讀起來更順口、響亮。

平仄聲組合

中文拼音有四種聲調,如第一聲:烏(wū),第二聲:吳(wú),第三聲:舞(wǔ),第四聲:悟(wù)。其中第一聲和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和第四聲是仄聲。

如果姓氏是平聲,名字可以用仄聲;反過來,如果姓氏是仄聲,那麼名字可以用平聲。這樣整個名字的讀音比較有起伏,有抑揚頓挫感。

比如張抗抗、柳依依就屬於平仄聲搭配的名字,聽上去一個鏗鏘有力,一個婀娜浪漫。

開口音結尾

漢字的讀音按韻母不同,分為開口音和閉口音。發音的時候,嘴巴張開程度比較大的是開口音,張開程度比較小的是閉口音。元音裡的 a、e、o 是開口音,比如娜、落、樂,i、u 是閉口音,比如麗、露。

如果用開口音起名字,尤其是最後的一個字採用開口音,名字容易叫得響亮。

舉個例子,相比陳斯文,陳斯亮讀起來會更響亮。

避免同韻母

最好避免名字裡的幾個字都用相同的韻母,否則讀起來相對會比較拗口,比如吳書竹,張方強。

儘量不用多音字

最好不要用多音字做名字,否則別人在讀名字時需要確認讀音,可能會給生活帶來不便。

注意諧音

取名字要避免因為諧音而鬧笑話,比如以下這些例子:

  • 和中文貶義詞諧音:魏樂翔、秦壽生、鮑菊、樸(piáo)客、朱逸群、史珍香。
  • 和英文貶義詞諧音:張碧池,和英文 bitch 諧音。
  • 和品牌名諧音:付巖傑,和婦科洗劑品牌諧音。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取好名字後可以這樣做:

  • 用普通話、方言讀一讀。
  • 把名字倒過來、或交換字的順序讀一讀。
  • 用拼音輸入法多試幾次,看看會出現什麼諧音詞。
  • 考慮是否有相似發音的英文單詞。


反過來說,也可以利用諧音技巧達到正面的效果:

  • 孟夢達:諧音為萌萌噠。
  • 從蓉:諧音為從容。
給寶寶取名字想破了頭?這篇文章給你打開思路

字形

名字畢竟是拿來用的,最好不要選筆畫太複雜的生僻字,以免帶來不便。

曾有一對夫妻為了避免重名,給寶寶取名“禤靐龘”(xuān bìng dá)。等寶寶上學考試的時候,可能別的同學選擇題做完了,他還在寫名字呢。

​總之,取名是件大事,準媽媽和準爸爸要多考慮一些。以上思路供大家參考,具體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挖掘更多取名技巧,也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專業、客觀剖析育兒難題,探討育兒焦慮,權威解讀育兒知識,分享育兒理念,讓家庭科學育兒之路走得更輕鬆。

親寶寶APP,5000萬年輕家庭都在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