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有道理吗?随礼有啥讲究?

说起农村,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农村人的朴实和善良,而且农村人也是特别重感情的,村里谁家有个急事大家也都抢着去帮忙,农民不单单重感情,对人情往来同样也是非常的重视,如果村里谁家有个红白事的话,那大家也都会前去捧个场,主人家也会摆酒席来招待前来捧场的客人,而以前农村摆酒席,虽说参加酒席的人也要随礼,但并不像现在这样一百、二百元的礼金,以前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难,大家随礼一般都是带些礼物,比如说鸡蛋、肉类、水果之类的,有钱的人家就随个三五块钱,但是农村随礼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对此,有句农村老话:“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说的就是农村随礼的讲究,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农村老话:“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有道理吗?随礼有啥讲究?

寿不送烟

先来说说“寿不送烟”,这句老话的意思就是别人过寿的时候不能送烟给人家,一般来说,农村老人通常都会在六十六、七十岁时的生日大摆酒席来宴请亲朋好友给自己祝寿,一般来说也都是子女给老人张罗,老人也是非常的开心,但是参加寿宴的人自然不能空着手来,大家有钱的送钱,没钱的就送一些吃的,不过,参加寿宴送礼有个非常大的讲究,那就是不能送烟,这在农村的寿宴上是非常忌讳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明白为什么不能送烟,其实是因为“烟”字与“咽”字是谐音,老人们认为有咽气的意思,人家办寿你送烟的话那不就是祝老人早点咽气么,换做是谁也不会高兴的,反而还会说你这个人不懂事。

农村老话:“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有道理吗?随礼有啥讲究?

丧不后补

那么为什么说“丧不后补”呢?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如果谁家有人去世的话,也是要宴请亲朋好友前来发丧的,而且也会摆几桌酒席来招待帮忙的亲朋好友,来的人随礼自然也是免不了的,一般都是在发丧之前就要把礼金给随了,如果有人因为有事来不了的话,一般也都是找人把礼金给带到了,不过要是因为把这事给忘了的话,等人家发丧完事之后才想起来随礼,那可就不行了,这是因为办丧事本来就是件让人伤心的事,丧事办完了之后,就意味着这件事过去了,你再来随礼,不但勾起了人家的伤心事,而且在农村,人们通常都认为丧事办完了之后再去随礼是对人的不尊重,所以说遇到丧事一定要提前随礼,千万不能等丧事办完后再把礼金给补上,这让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非常的不懂事。

农村老话:“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有道理吗?随礼有啥讲究?

这就是农村老话为什么会说“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而在农村,随礼的讲究也不是这一句老话就能说完的,还有很多其他的讲究,当然了,这些随礼的讲究也是农民想图个吉利,你还知道哪些农村随礼的讲究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