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有降将,五虎上将也有降将,为何十二虎臣无一人是降将?

傻傻的等你回頭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把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无人编在一个传中,并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是这五人便有了五子良将的称呼。

五子良将中,张辽原先是丁原的部将。丁原被吕布所杀,其军队包括张辽都被董卓收编。吕布杀董卓后,张辽也就归到了吕布麾下。后来吕布被曹操打败,张辽被俘,也就归降了曹操。而张郃是袁绍部将,“河北四庭柱”之一,在官渡之战时投降了曹操。徐晃是杨奉的部下,被曹操击败后投降了曹操。于禁原是鲍信的部下,鲍信为曹操而死后,于禁就归了曹操。只有乐进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的。

在编季汉历史的时候,又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在一起,其中关羽、张飞当时都被称为万人敌,世之虎臣,后来民间就有了“五虎上将”的说法。

五虎将中马超最初是汉末诸侯之一,被曹操击败后投靠了张鲁,又被张鲁部下排挤,这才投靠的刘备。黄忠是刘表部将,在韩玄手下镇守长沙,刘备平荆南的时候,便随韩玄一起投靠了刘备。赵云原先是公孙瓒的部下,刘备投靠时,就派给刘备一起抵抗袁绍。关羽、张飞则是刘备还是微末的时候就已经跟随了 。

至于东吴十二虎臣的说法,则是因为《三国志·吴书》中有一个《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竟然将足足十二个吴国武将编在一起,并评价“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于是就有了十二虎臣的说法。不过和关羽、张飞的世之虎臣,江表十二虎臣在历史评价上还是稍微有差距的。

这十二虎将中其实还是有降将的。

程普

右北平人,开始是州郡小吏,“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就是比较帅,也比较有机智,便随孙坚一起平黄巾军。

是江东武将中资历最老的,年龄最长的,所以常被称为程公。周瑜病死后,代替称为南郡太守。在刘备用江夏和孙权换南郡后,改迁到江夏,封荡寇将军,不久去世。

黄盖

荆州零陵人,初期是小吏,曾被举为孝廉,孙坚举义兵的时候开始跟随,一起北上攻打董卓。后来主要担任各县的行政长官,镇压山越和贼寇,前后主政过九个县,全部很快恢复安定。

后来在赤壁之战时,黄盖曾献火攻计,助周瑜破曹。赤壁之战后成为武陵太守,并快速平定当地异族叛乱。后来长沙郡益阳县受到贼寇的攻击,孙权任命黄盖为偏将军前去平叛,病死于任上。

韩当

辽西令支人,弓马娴熟,臂力过人,追随孙坚,常常陷阵擒敌,非常的勇猛。孙策平江东时,以韩当为先登校尉。此后讨饭刘勋、黄祖、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韩当都有参与,都立有功劳。

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韩当被封为石城侯,升昭武将军,兼职冠军太守,加都督号,并率“敢死”、“解烦”军共一万人,征讨丹阳贼寇取胜,不久后病逝。

蒋钦

九江寿春人,孙策击袁术时开始跟随。后随孙策渡长江,平三郡,后又平豫章郡,历任三县的县长,后又平定会稽郡的贼寇,被任命为讨越中郎将。

后来孙权攻合肥,在逍遥津死战有功,升为荡寇将军,兼濡须督。后被召回京中,担任右护军,负责诉讼事宜。

后来在进攻关羽的时候,率领水军入沔水,在归程途中病死。

周泰

九江下蔡人,他与蒋钦同时追随孙策左右。曾在随孙策讨伐山贼时,用身体保护孙权,中十二处枪伤,而孙权无恙,因此孙策和孙权都非常感激他。在参加讨伐江夏的战斗后,被任命为宜春县县长,辖区内的赋税全部归其所有。

后随孙权讨伐黄祖,随周瑜参加赤壁之战,攻打南郡,都立有战功。曹操出兵濡须时,周泰率兵将其击退,因而留督濡须坞,升为平虏将军。

孙权打败关羽后,升周泰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爵陵阳侯。黄龙年间去世,具体时间不详。

陈武

庐江郡松滋县人,孙策还在寿春袁术帐下时,年仅十八岁的陈武投贴来见,身高7尺7寸(将近一米八)。后随孙策东渡长江,在击败刘勋后,统帅孙策麾下精锐部队。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随孙权进攻合肥,阵前战死。

董袭

会稽余姚人,身高八尺(一米八五左右),武力过人,孙策如会稽时前来投奔,被任命负责管理缉拿盗贼,有功。后随孙策征讨刘勋和黄祖。


孙策死后,董袭与凌统、步骘、蒋钦各领兵讨伐鄱阳彭虎,十天之内平定,被任命为威越校尉,升任偏将军。

攻打黄祖是,董袭与凌统共为前锋敢死,并砍断黄祖蒙冲大船的两根大缆,使其横移,吴军得以挺近,取得大胜。

后在曹操出兵濡须,董袭率领五艘楼船驻守濡须口,结果当夜挂起大风,将五首船全部吹翻,董袭因此淹死。

甘宁

巴郡临江人,开始为锦帆贼,直到二十多岁突然醒悟,不再劫掠开始读书。后来前往归附刘表,但不受重用,后转往黄祖处,依然不受重用。因此才归附孙权,并受到周瑜、吕蒙的推荐,从而得到孙权的重视,待遇与老臣相同。

征伐黄祖时,甘宁擒获黄祖,并尽收他的部队,因为带领部队驻守当口。曾跟随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并参与攻打南郡。后又跟随鲁肃驻扎益阳防备关羽。

在孙权攻打宛县时,甘宁亲自顺着绳索爬上城墙,破城并俘虏守将朱光。曹操出兵濡须时,甘宁为前部督,亲自率兵夜袭曹营取胜。因此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合肥之战时,在逍遥津遭到张辽突袭,甘宁和凌统拼死苦战,孙权才得以逃脱。

生卒年不详,大约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冬,或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时病逝。

凌统

吴郡余杭人,其父凌操,孙策初期便跟随,在征伐黄祖时被甘宁射杀,当时凌统十五岁便被任命为别部司马。

其后参与征伐黄祖、赤壁之战,夺取荆南三郡,合肥之战,都有先登之功。

49岁时,因病去世。

徐盛

琅王牙郡莒县人,避战乱客居吴地,以勇气闻名,孙权继位后,任命为别部司马,任柴桑县县长,抵御黄祖。以两百人击退黄祖之子黄射数千人。

曹操出兵濡须时,诸将乘船迎击,结果遇大风都被刮到敌岸,诸将恐惧,唯有徐盛上岸突袭杀敌,使其败走。

其后又击退刘备、曹休、曹丕的进犯,于黄武年间去世。

潘璋

东郡发干县人,孙权时为阳羡县县长,以讨伐山贼,铲除奸人盗贼有功,先后任豫章郡西安县县长,建昌县县令。

进攻关羽时,潘璋受命与朱然截断关羽的退路,军至临沮,驻在夹石。潘璋部下马忠生擒关羽、关平父子,以及都督赵累等人。

甘宁死后,潘璋收并其部队,并在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抗击,其部下斩杀刘备的护军都尉冯习等人,被任命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

潘璋为人粗鲁,且挥霍无度,常常杀死将士中富有者,夺走他们的财务,屡遭检举,但孙权爱惜他的功劳没有治他的罪。嘉禾三年(234年),去世。

丁奉

庐江郡安丰县,年少时因为骁勇成为军中小将,勇冠三军,常常斩将拔旗,依军功逐渐升为偏将军。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成为佳话。

丁奉是三国著名的寿星,也是十二虎臣中活的最长的,经历了吴国四代国君,扶立孙皓为帝,右大司马、左军师。于宝鼎三年(268年)至建衡二年(270年)数次北伐。

建衡三年(271年),去世。


以上,便是历史上的江表十二虎臣,可见其中大部分是曾经追随孙坚孙策的老臣,少部分是孙权继位后,从地方上提拔上来的,其中只有一位甘宁属于降将。这应该和曹操在扩张中吞并不少势力,而刘备一生在无数势力间转战,因此手下天南地北各种原因得来的将领都有。而东吴至孙权后,主要活动集中在江东地区,以守成为主有关。还有原因估计就是巧合,陈寿刚好把这几个人编在一起。


潘不安讲究史


不仅仅魏国的五子良将有降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也有降将,就连东吴的江表十二虎臣也有降将,在那个时代,投降不可耻,只要恪守社会基本道德水平,仍然能够受人尊敬。

论降将数量,曹魏最大,蜀汉次之,东吴最少。

曹魏的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以《三国志》中的排名分先后顺序。其中张辽、张郃、徐晃是降将,于禁不算降将,是从曹操的盟友鲍信处投靠而来,而乐进就是一直跟随曹操,直到病死。



陈寿的《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五子良将的:曹操建立如此辉煌的大业,其良将以这五位为最。于禁坚毅稳重,却没能至始至终,张郃机先巧变勇猛,乐进以骁勇果敢著称,张辽、徐晃两人的具体功绩最多。

张辽,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最早是丁原部下,丁原被杀后,投靠董卓,董卓被杀后,投靠吕布,在吕布被杀后,投降曹操,张辽与吕布一样都是先后投靠过三家,但张辽与吕布的区别是:吕布杀了所投靠的人,而张辽却顺其自然。



张辽的勇武,在五子良将中排名第一,最有名的一战是合肥之战,以800勇士大破孙权10万大军,斩杀东吴名将陈武,陈武是江表十二虎臣之一,此战张辽两进两出,几欲打到孙权中军大帐,差一点就擒住孙权,打得孙权成为一生的恶梦,有张辽在,孙权终身不敢染指合肥。

张郃,河间鄚(今河北沧州)人,最早是冀州牧韩馥的军司马,韩馥让出冀州给袁绍后,张郃率军投靠袁绍,在官渡之战时,由于受到郭图的陷害而投降曹操,之后一直随曹操及夏侯渊征战,在夏侯渊战死汉中后,曾代理魏军主帅,张郃一生最大败仗是在巴郡宕渠被张飞打得全军覆没。



张郃一生最大的功绩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街亭大破马谡,一举扭转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国的不利战局,但成也诸葛,败也诸葛,张郃死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追击诸葛亮至木门道,中箭身亡。

徐晃,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人,原是车骑将军杨奉部下的骑都尉,在杨奉、韩暹、董承与曹操在争抢汉献帝的混乱局势时,投降曹操,成为曹操部下的一员战将。

徐晃一生南征北战,大多是从征之功,徐晃一生最大的战绩,就是在襄樊之战中,击败了威震华夏的关羽,从而为曹魏解除了襄樊之围,227年,徐晃病死。



乐进,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乐进很早就跟随曹操,190年开始就跟随曹操作战,作战勇猛,数有战功,乐进最大的战功,就是与张辽、李典一起在合肥大破孙权,但乐进去世很早,218年就因病去世。

于禁,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人,于禁原为鲍信部将,鲍信可以说是曹操早期最亲密的盟友,鲍信在攻打黄巾军时因为救曹操而战死,鲍信战死后于禁被引荐给曹操,成为曹操的部下,或许是因为鲍信的原因,也或许是于禁本身的才能,曹操对于禁格外看重。



于禁是曹操部下最早被封四方将军的外姓将领,受封为左将军,假节钺,此权力仅于禁一人有,于禁最大的功绩就是曹操征张绣时,整顿自已所率军队,亲斩不听军令的青州军,稳定了曹操的部队,但于禁在襄樊之战投降关羽,晚节不保。

蜀汉的五虎上将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以《三国志》中的排名分先后顺序。其中马超、黄忠是降将,赵云不算降将,关羽、张飞两人是从刘备打开下时就开始跟随,是蜀汉开国元老。



陈寿的《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被称为万人敌,当世虎将,关羽报恩曹操,张飞义释严颜,都有国士风范,然而,关羽刚愎自傲,张飞暴烈严酷,都因为自已的短处而死,这是常理。马超与西部少数民族交好,倚仗自已勇猛而使家族覆灭,可惜啊。不过马超能够变通,比关羽、张飞还是强一些,黄忠、赵云刚强勇猛,充当刘备的战将,与汉初的灌婴、夏侯婴是一类人。

马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西凉军阀马腾的儿子,马超骁勇善战,闻名西凉,一生最大的战绩是在潼关边,率军将曹操杀得大败,差一点就要了曹操的命,之后在和曹操的作战中失败,逃入汉中,先投靠张鲁,后投降刘备,投降刘备后,基本上没啥作为,222年病死。



黄忠,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原是刘表部下中郎将,刘表死后,刘琮投降,黄忠成为曹操部下,刘备在攻打荆南四郡时,投降刘备,之后随刘备入川,立下战功,最大的战绩就是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汉中主帅夏侯渊,一战成名,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赵云,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先投靠公孙瓒,见公孙瓒不靠谱,后来因兄长去世回家奔丧,几年以后,再次出来投靠刘备,所以赵云不算降将。赵云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汉水之战,以极少数兵力,冲击曹操的数千先头部队,两进两出,并以空城计,大败曹军,因此战,刘备称赵云:一身是胆。



关羽,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很早就跟随刘备,虽然中间有投降曹操,不过后来还是投奔刘备,斩颜良立下大功,一生最大的战绩,是襄樊之战,围曹仁、吕常,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可惜由于东吴偷袭荆州,导致被杀。



张飞,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很早就跟随刘备,一生最大的战绩是在巴郡宕渠将曹魏名将张郃打得全军覆没,由于张飞暴烈,虐待下属,酒后被其部将范疆、张达所杀。



东吴的江表十二虎臣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以《三国志》中的排名分先后顺序。其中甘宁是唯一的降将。

程普,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江东最坚定的支持者,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大败曹操于赤壁。

黄盖,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赤壁之战中仅次于周瑜的功臣,为周瑜献上火攻计,并以诈降曹操,成为赤壁之战中的关健人物。

韩当,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

蒋钦,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江东名将,最早是跟随孙策作战的,后跟随孙权。

周泰,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是与蒋钦一起跟随孙策作战的,后跟随孙权。

陈武,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最早是跟随孙策一起作战的,后跟随孙权,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算是孙权的护卫队长,在合肥之战中,死于张辽之手。

董袭,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最早是跟随孙策作战的,后跟随孙权。



甘宁,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游侠出身,最早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后来投靠了刘表,被安置在江夏太守黄祖手下,不受重用,后来又投靠孙权,成为江表虎臣,甘宁是降将,也是十二虎臣中有勇有谋的人物。

凌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江东名将,最早是跟随孙策作战的,后跟随孙权,其父亲被尚在黄祖处的甘宁所杀,与甘宁不和。

徐盛,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徐盛是孙权亲自提拔的,一直跟随孙权。

潘璋,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潘璋最早是跟随孙权,名将关羽就是死在潘璋部下的手中。

丁奉,庐江郡安丰县(今安徽霍邱)人,丁奉应该是孙权提拔的,一直跟随孙权,丁奉的年纪较小,一直活到271年。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影响极大,在民间不论曹魏的五子良将,还是蜀汉5虎上将亦或是江东十二虎臣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因为三国天下大乱的原因,不论是人魏蜀吴哪国势力中间都会有投降的将领,十二虎臣也不例外。

一,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三国志-魏书》,陈寿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记录在一个传记中。在最后总结道: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是被后世小说家称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中,张辽是丁原、吕布部下,后来投降曹操;张郃是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投降曹操的。徐晃是杨奉部下,曹操击败杨奉后投降曹操。于禁是鲍信的部下,鲍信死后投奔曹操。只有乐进虽然其貌不扬,身材不高,但却是曹操一起兵就跟着曹操的良将。

二,五虎上将

五虎的故事怕是没有人不知道吧。

关羽张飞是跟着刘备起兵的三巨头,赵云最早是公孙瓒的部下,后来跟着刘备混,也算从龙之臣。

黄忠是刘表部下,后来曹操占据荆州,也照样启用黄忠守长沙,等到刘备攻占长沙,黄忠投降刘备跟着刘备入主西蜀,因功被封为后将军,和五虎并列。

马超则是一方诸侯,败给曹操后,妻儿老小具被曹兵所杀,只能投降张鲁,后又投降刘备。

三,十二虎臣

江东十二虎臣的来历也是陈寿在《三国志-吴书》中将十二位武将全部放到一个传记中。

这十二虎臣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按照记载的人越少,传记越重要的潜规则,我们可以看到魏国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重要性远远超过江东十二虎臣。

这十二虎臣中程普、黄盖、韩当都是跟随孙坚起兵的三朝旧臣,蒋钦、周泰、陈武、董袭是跟随孙策起兵的好汉。

甘宁是刘表部下,后来又跟随黄祖,甚至在对阵中还杀了凌统之父凌操。后来投降孙权。

凌统、徐盛、潘璋、丁奉都是在孙权时期才涌现出的将领。丁奉年纪最小,一直跟着甘宁、陆逊、潘璋等将领,直到孙亮继位后才大放光彩。


其实,看完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以及十二虎臣的传记,就会发现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是一个时间段、一个等级的将领。


这十位将领可以说都是有跟随曹操、刘备打天下的经历,十二虎臣中唯有程普、黄盖、韩当等人可以相当。

更多的虎臣都是替孙权平定内乱、亦或是三足鼎立后替东吴对抗曹魏和蜀汉。属于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的后辈。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其实江表十二虎臣中,也是有外来降将的,就是他——甘宁。


甘宁本身是益州人,出生于巴郡,在刘焉治理下的西川混迹了很久,后来刘焉病死,刘璋上位,甘宁跟一帮家伙反叛,攻打刘璋,但没打过,就东入荆州投奔刘表,后来又成为江夏太守黄祖的手下。


也正是在黄祖手下抵御孙权进攻的时候,甘宁射杀了孙权的部将凌操,从此跟凌统结下死死的恩怨。

但是甘宁仍然得不到重用(其实也正常,黄祖这种郡守级别的人,其实就算重用,也给不了甘宁什么高位),于是就跟老朋友苏飞吐露自己的不满,想另投他处,于是苏飞为甘宁推荐到了一个县做县长,从那里摆脱黄祖的控制。


就这样,甘宁成功脱身,带着一帮子兄弟,就投奔孙权去了,因此从这一点来讲,甘宁其实也是外来的降将,后来凌统还常常因为杀父之仇,每次都找甘宁的麻烦,只能靠孙权数次化解,又把他们分到不同的地方,才算平息一些。


总的来说,三国乱世,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都是正常的,只要别像吕布那样反复无常,用上家的血换取下家的待遇,是不会遭人鄙视的。

——————————————————————————————————

我是《逆三国志》作者郑勋 (抖音:不近美色曹孟德)

这是我回答的第 55 个三国问题啦

本号专注三国历史领域,细说真正的三国历史

欢迎小伙伴们长期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一同交流~~~~


正说三国


12虎臣也就叫的好听,大部分是孙坚孙策的部下,少有的能独当一面的真正大将。再有东吴孙权除了背后荆州偷袭了别的也没啥地方占到,太史慈甘宁两个厉害的也算投降过来的吧。东吴到时天不绝其英才几任大都督都有大功劳,周瑜的赤壁鲁肃的大局观吕蒙偷袭了荆州陆逊火烧了夷陵,都是真正的立大功。


落叶知秋悲寂寥


蜀关张马黄魏五子都有开疆扩土的事迹,东吴十二虎臣只有程黄二人有这样的经历,其余算个屁!


飞云飘月258156925


因为没有被抓到啊,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