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开篇说的四大部洲,如果按地理位置分,分别对应现在什么地方?傲来国又在哪?

我就是竹韵


其实讲生命产生之说,万物由来之事。所以论感,所以感应,盘古索今论源头,负责任的出处,比如为人父母者,生儿育女,天地父母者,万物苍生,天地人者,三皇五帝,伦常纲节,于是序于自然生长之门,于是有了世界,好比说地球这个东西,银河系的产物,北极的定位,二十八宿的控制,七曜的纬,太阳的经。于是各地不同,有东南西北,是论天下,当然就是文明国度讲的,文明共同体来说事,有方有法来讲经济问题,洲都之会。二十八宿四方出文明讲的四野,当然只分四部。东胜神州,自然是青龙方,一般来说,其实指中国,你们看东方人生得,一般骨格清奇,西牛贺洲,当然指西欧,你们看西方人体魄,自然白虎,南赡部洲,多为非洲国家,朱雀其实太热门,自然黑,北俱芦洲,当然玄武,可能人么,真源于北之极出,有归北论成立说。所以讲东方色相出天地生人,是骂猴子石头出,南方朱雀人源非州,一场空,西方白虎,绝处万难一逢。


彭庶123


问题:西游记中开篇说的四大部洲,如果按地理位置分,分别对应现在什么地方?傲来国又在哪?

在《西游记》的开篇就介绍了西游世界中有四大洲: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从文本中可以看出,这四大洲分别处在东南西北地界。

在第八回如来召集弟子们讲课,说到唐朝人世风日下时,这样说的: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佛祖提出要送经到南赡部洲,就安排观音去那里找取经人,这说明唐僧就出在南赡部洲,大唐也就处在南赡部洲,但是唐僧取经又是从东往西,那南赡部洲一定在西牛贺洲的东边。



孙悟空的花果山是在东胜神州,他学艺是到西牛贺洲的菩提学院,菩提祖师这样形容两个洲的距离,说东胜神洲到我菩提学院隔了两层大海,那南赡部洲就在东胜神州和西牛贺洲之间。那我们给四大洲定定位:

(1)南赡部洲

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

南瞻部洲就是大唐疆域,现在我们除新疆、西藏之外,到东海的地区。



(2)西牛贺洲

“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西牛贺洲就是唐僧要取经的目的地古印度为核心的佛化国家,现在的印度、尼泊尔地区。



(3)东胜神州

东胜神州与大唐隔着东海、稍稍往东南,为何这样说呢?在第一回,美猴王辞别花果山,去海外寻仙,书中写到

“也是它运至时来,自登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瞻部洲地界”

这说明东胜神州的傲来国在南瞻部洲的东南,应该位于我国的台湾岛。而傲来国花果山,或者是紧邻大海的连云港,或者是紧邻台湾岛的琉球群岛。




(4)北俱芦洲

“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

北俱芦洲是以牲畜为食的北方游牧民族,应该在苏武牧羊的外蒙和西北利亚一带。

佛经中记载的四大部洲

在许多佛教经卷中都记载着这四大注入洲的分法和描述,在《长阿含经》中,就记载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山,它叫须弥山,山的周围有七座金山,七座金山之外是浩瀚的大海,四大洲就飘在咸海中。


我就是竹韵


《西游记》按四大部洲划分天下,正是印度佛教对宇宙世界的一种想象。

这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其实,关于四大部洲在很多佛教经典中均有记载。按《阿含经》所说,四大部洲代表四类社会阶层里的人道众生,他们完全隔绝,互不相通。

尽管吴承恩用四大部洲作为《西游记》宇宙世界观,但毕竟不是出家人,因此还是存在诸多笔误。

比如傲来国位于东胜神洲,孙悟空为追求长生不老,在东胜神洲登木筏后,顺着东南风,来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这里存在方向错误,南瞻部洲在东胜神洲的南面,孙悟空借着东南风应该来到北俱芦洲。

南瞻部洲为东土大唐所在地,被称为“东土”,但南瞻部洲位于南面。


五味社


《西游记》所说的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西游记开篇就说了,世界是由四大部洲组成的。

原文为:感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论,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这是由于古人(吴承恩)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基本上不知道今天的地理方位,所以才根据佛教的传说想象出了四大部洲的地理概念。

不过,这种想象并不完全是凭空臆想的,有很多东西也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么这四大部洲分别是今天的哪些地方呢?

首先来说说这东胜神洲,这是书中描写比较细致的地方。书中提到的东胜神洲由大海和小岛组成,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净土。石猴孙悟空出生的傲来国就位于东胜神洲,因此人认为东胜神洲大概就是今天的太平洋西北部,包含了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台湾列岛在内的大片地区。



北俱芦洲在书中的描写很少,有人说这里就是印度以北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人说这里代指印度半岛以北的所有地区。不过在书中来看,北俱芦洲是妖魔横行的地方。

西牛贺洲是西天大雷音寺的所在地,也是唐僧一行人取经的终点,这里远离中土大唐。那应该就是指今天的印度半岛或者说南亚次大陆(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


南赡部洲就不多说了,应该是中土大唐所在。因为提到了南部瞻洲有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等中国名山,明显是指中土所在。


历史的荒野



要想知道西游记中说的四大部洲,按地理位置分,分别对应现在什么地方,我们就要先搞清楚西游记中四大部洲分别所处的方位,那要到原著中去慢慢找寻。

见原文中几处:

1、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2、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3、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4、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从上面西游记原文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猴王出世的花果山所在的傲来国是在东胜神洲的东南部海外的一个岛国。东胜神洲在最东部;南赡部洲在傲来国的西北部,东胜神洲的正西部,与东胜神洲之间隔一重东海;西牛贺洲在南赡部洲的西部,与南赡部洲之间隔一重西海。而北俱芦洲顾名思义在北部,与南赡部洲之间隔一重北海。这也符合古人认为中华大国在大地中心的观点,因为南赡部洲正是我大唐国所在。西游记中四大部洲方位图如下:



要分析西游记中四大部洲对应现在什么地方,有一点我们要注意,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明朝古人地理知识的局限性很大,只知道中华天朝是大地的中心,东边只知道海外有日本倭国,南边是茫茫大海,西边是西域诸国、天竺国、波斯国等,北面是游牧民族苦寒之地。

知道了古人地理知识的局限性,再从上面四大部洲方位图,以大唐国在南赡部洲定位,我们就可以结合现代世界地图来分析西游记中四大部洲对应现在什么地方。分析成图如下:




南赡部洲在中心,即大致现在我们的中国天朝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国土。东胜神洲即现在日本国及周围海域、岛屿。西牛贺洲即现在我国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古西域诸国)及尼泊尔、印度等印度半岛国家(因释迦牟尼诞生地即现在尼泊尔境内)。北俱芦洲即现在外蒙古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而傲来国根据方位应该是现在的琉球群岛。


至于西游记中四海。东海、南海即现在的东海、南海。北海在汉朝苏武牧羊所在地即现外蒙以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而西海即今天青海省的青海湖。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谢谢大家!


活着JS修行


“四大部洲”所对应的是佛教的世界,不是人间的世界,人间的世界只是佛教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粒沙砾般的存在。

佛教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须弥山由金、银、琉璃、水晶等四宝组成,须弥山的周围是咸海。须弥山顶上是欲界六重天,即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天道之上是色界二十二重天。色界天道之上又是无色界四重天。到达无色界最高处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最纯粹的精神世界。

下图佛教坛城,中间须弥山,下面四大部洲。

欲界包括六道,就是常说的六道轮回的那个六道: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刚才讲到欲界天道在须弥山顶,欲界的人道就是散居于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分列于须弥山四方的咸海之中,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洲形如半月,人寿二百五十岁,日从此出;南赡部洲形如车厢,人寿百岁,中夭者多;西牛贺洲形如满月,人寿五百岁,多牛马、珠玉;北俱芦洲是正方形,人寿千岁,无中夭者。

欲界六道中的阿修罗道居于须弥山岩窟,或在咸海海滨或在海底。地狱道在南赡部洲的两万由旬以下。一由旬十一公里左右。鬼道在南赡部洲下五百由旬。畜生道在南赡部洲与人同居一部。

下图小世界诸天图解

佛教的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有一千个中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有一千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有一千个须弥世界。一须弥世界即一世界,一世界有九山八海四洲。在佛教的世界里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小得几乎是不值一提。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的世界恐怕只是一个须弥世界里的某一洲而已,最有可能也就是南赡部洲。要是这么说起来,其它三洲都不一定在太阳系。

孙悟空所在的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是三岛之来龙,十洲之祖脉。三岛十洲那又是道教的无上境界了,据说也在大海宇宙空间之中,不知道怎么和佛教的世界对接。总之反正不在地球。

下图颐和园四大部洲建筑


沅汰


是的,我们熟悉的西游记四大部洲,南瞻部洲就是指今中国内地,多杀多争,是是非之地。而西牛贺洲就是现在的东南亚一带,也包括中国境内的云南部分地区。师徒四人是从长安到古印度取经。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至于东胜神洲,大概就是指现在的日韩地区到今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北俱芦洲在中东及北欧(俄罗斯)一带。《西游记》说单表东胜神洲,其实是一开始要说的,就是东胜神洲。是这个意思。至于南瞻部洲的人,为什么多杀多争,到今天也是一样,这个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僧等人取了经来,非但没有改变什么,还白白浪费了十几年的时间。身处是非之地,自得其乐是关键,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压力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有一颗谦卑的心,攀比是没必要的,因为你永远比不过别人。有一句话叫强中更有强中手,比较高低不如自我提升。求实不求虚。虚名累人,金钱吞噬人心,有些时候,不贪为宝。把名利看淡,能赚大钱当然好,赚不到那么多也别痛苦。事在人为吗。话说回来,这种取经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经在心里,何必外求。


旋鸣子正在冲上云霄


《西游记》里讲的,是咱们这个宇宙的结构。咱们这个宇宙中心,有一座“须弥山”,它就象埃及的金字塔一般,有四个面,被称为四大部洲。既,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按现代人的宇宙观来说,每一部洲都由约三十亿个银河系组成。现在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墙”。说是太空中的星系在一定位置,便齐刷刷地没了,好象被一墙挡住了。那其实就是须弥山的一个边。

《西游记》里讲,孙悟空的世界在东胜神洲。而我们的银河系在南瞻部洲。而孙悟空的老师却在西牛贺洲。而当年孙悟空是划船去的西牛贺洲。为什么?因为须弥山下四面,又有东南西北四个海。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指的就是这四海。

曾问一个信佛的朋友,说地球是由西往东在转,南北是固定的,但这东西却是时变化的。早上六点的东方,到下午六点就变成了西方。那“西方极乐净土”,到底在哪里?他不知如何做答。其实,这个西方,指的是须弥山的西边。也就是说,这“西方极乐净土”,是在西牛贺洲的范围内。


古往今来之传统


无论是小说所表现的唐朝,还是作者所生活的明朝,古人都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东瀛、波斯、天竺都有知道,但是以古人天朝上国的意识——说白了就是傲慢,中土(中原)必然是地位略高于四大部洲的,至少也是平级,没有隶属关系。以中土居中,东胜神洲居东,南赡部洲在南,西牛贺洲在西,北俱芦洲在北。

西海可能是青海湖,以西为西牛贺洲;北海应该是贝加尔湖,以北为北俱芦洲。这两个容易理解,不必多言。

东胜神洲应指东部沿海,南赡部洲应指南部沿海。这两个如何理解?以明朝发达的航海技术来看,海运十分便捷,甚至是东部和南部商旅交通的首选(不排除走陆路),所以说中土、东胜神洲和南赡部洲互相之间“隔着一重海”也没有错。例如:海运从登州去扬州,要经过一片海域,所以说二者“隔着”一个海;再从扬州去泉州,又“隔着”一个海。而这个“海”并非特指某海,而是一个模糊化的概念,毕竟古代普通人没啥海洋意识。

至于东瀛,在中土人眼中就是一个小不点,是东胜神洲的一个附属岛屿,其地位等同于傲来国,不够资格与四大部洲相提并论。当然在今天我们会说,骄傲是不对的云云。

最后说说傲来国。《西游记》中写道,“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如何理解“海外”一词?原来明朝时期,花果山一带确是离岛,后来黄河水患,泥沙冲积(此处省略一万字)才与大陆相连,正所谓沧海桑田。上天眷顾,大地垂恩,人民勤勉,终于成就了今日之江苏省连云港市。


大独夫


四大部州,是把宇宙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归为东圣神州部分,。取经是到须弥山,它在哪儿,在地球以北,离开地球很远。须弥山是阿弥佗佛的化身。是一座雾山。

过去过年时,很多人家给玉帝写信,就写上州的名称。四个部州不在地球表面。仔细阅读西游记,能理解这些。

历史上,唐僧是李世民的替僧,到印度取经,并不是小说中的须弥山。唐王给唐僧派了几个随从,半路趁唐僧睡着跑了,唐僧一人牵马,过了大沙漠,到了印度,讲经讲法,选为高僧,取了很多经书,回到长安,作翻译,五十多岁去世的。刚建国有一刋物,叫“新观察”,对这事有真实描写。其中,没有几大部州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