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板料在彎曲過程中外層到到拉應力,內層受到壓應力,從拉到壓之間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壓力的過度層為中性層;中性層在高曲過程中的長度和彎曲前一樣,保持不變,所以中性層是計算高曲件展開長度的基準。

1、中性層的位置與變形程度有關,當彎曲半徑較大,折彎角度較小時,變形程度較小,中性層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處;當彎曲半徑較小,折彎角度增大時,變開程度隨之增大,中性層位置逐漸向高曲中心的內側移動。中性居到板料內側的距離用A表示(見圖一)。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2、折彎模具:

我們使用的小松數控折彎機廡配套的普通折彎模具Ⅴ型槽寬度通常為適用該折彎模的板厚的5-6倍。板厚與適用V型槽寬(見表1)。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3、展開計算方法:

3.1 90°折彎(一般折彎)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3.1.1(如圖二),由於我們常用的折高上模的尖角通常小於0.5,所以折高內圓弧R可以視為定值,因此折彎拉伸係數的影響因素主要取決於折彎下模槽寬V和材料厚度t。展開長度的計算公式為(1):

L=L1+L2-2t+係數a;

3.1.2折彎係數a的計算公式為(2):

a=-0.075V+0.72t-0.01

其中:V--下模槽寬:t--材料厚度

3.1.3為方便計算將展開長度的計算公式間化為(3):

L=L1+L2-係數C

注:篇化係數C=(2t-係數a)見表2

3.1.4多次折彎展開長度的計算公式為(4):

L=L1+L2+L(n-1)C

其中:n--折彎次數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4、反折壓平(雙摺邊)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4.1如圖三,雙摺邊是兩層鋼板重疊在一起的折彎開狀,通常用來起加強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見壓死邊。它需要用特殊折彎模具成形,而且要分為兩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

4.2雙摺邊的展開長度計算公式為(5):

L=L1+L2-係數C

4.3係數C的經驗值見表3。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5、鈍角折彎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5.1(如圖四)我們常用的鈍角折邊通常為135、150°,屬開長度計算公式為(6):

L=L1+L2-係數C

5.2係數C的經驗值(二)見表4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6、折邊工藝

6.1最小折邊工藝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6.1.1(如圖五)最小折邊尺寸為公式(7):

Lmin=(V/2)+2+t

6.1.2不同材料厚度的最小折邊尺寸Lmin(見表5)。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6.1.3最小Z型折邊中間高度(如圖六),Z型折邊中間高度受V型槽中心到下模邊距離影響,最小折邊高度為公式(8):

Hmin=(V/2)+2.5+2t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6.1.4 不同材料厚度的最小Z型折邊中間高度Hmin見表6。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6.2最大Z型折邊反邊尺寸

6.2.1最大Z型折邊反邊尺寸(如圖六),通常的開關櫃左門為Z型折邊,其反邊尺寸受下模及模座高度影響,最大反邊高度為公式(9):

Lmax=59+t

6.2.2當Z型折邊中間高度小於30時,不同材料厚度的Z型折邊最大反邊尺寸見表7,當Z型折邊中間高度較大時,受折彎機下模座不同部位景響,其反邊最大尺寸應現場確定。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7 、U型折邊

7.1(如圖七)受機床及模具影響,U型折邊寬度H不能太小,高度H2不能太大;當H2滿足表5的最小折邊尺寸時,H最小值公式為(10)

H=12+2t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7.1.1 H1的數值見表8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7.1.2當H1值較大時,應滿足:B<h1-35>

7.2四面折邊最大高度H

7.2.1受模具景響四面折邊最大高度Hmax<175(如圖八)。

圖文並茂!分享鈑金件折彎與展開的計算,附公式

以上,歡迎動動手分享及收藏!

/<h1-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