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暮将军老,10位诗人把年华老去写入诗词,你喜欢哪首?

美人迟暮将军老,10位诗人把年华老去写入诗词,你喜欢哪首?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朦胧……”莫文蔚的一首《当你老了》让多少人听了伤感不已。面对年华老去,谁又能逃得脱呢?自古以来,故事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也难逃到阎王爷那报道;权利至高无上的秦始皇遍求不老仙丹,也终究一死。老,虽然是伤感的话题,可是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

不同的人,在面对老去有不同的心境、感悟。那么,当诗人老了,他们会写出什么样的诗呢?且来看这边汇集的10位诗人关于“老去”这个话题的诗词。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是一位胸怀大志,才华满腹的军事家。他不但精通兵法,更擅长诗歌,正所谓“歌以咏志”,幸甚至哉!这首诗虽然有一丝的伤感,但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奸雄的那颗雄心壮志,人虽老雄心犹在。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傍晚时分,诗人觉得心情不太舒畅,于是驾车登上乐游原排遣烦恼。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 只可惜黄昏的美好时光太过短暂。古人在诗词的意境中往往喜欢追求朦胧美,李商隐很多诗真是做到极致了。有人说他的诗艰涩难解,但这首诗把人到暮年的遗憾和经历事世繁华后领悟到的那种通达,柔和在一起,让人读之回味无穷。

美人迟暮将军老,10位诗人把年华老去写入诗词,你喜欢哪首?

《书怀寄王秘书》张籍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诗人开头便写“白发如今欲满头”,面对老去,心里只能“百事应休”的无奈。一日衰老的不仅仅是容颜,更是身体和心。孤寂的心,使得诗人给友人发出“邀请函”,你若来了,花开的时候起码不会是我一个人孤单的去赏了吧!

《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老杜的律诗,最奈品味。颔联中,杜甫以“孟嘉落帽”的典故来打趣自己逐渐老去的鬓发。整首诗写的是与朋友共饮的场面,诗人感叹:明年我们再相聚时,谁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会。

美人迟暮将军老,10位诗人把年华老去写入诗词,你喜欢哪首?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当时国家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自己却“鬓先秋”人到暮年,正如曹操的诗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美人迟暮将军老,最是红尘两不堪”的无奈啊。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之一。词的开篇以一场出猎之行,抒发自己豪迈的爱国之心。下片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巧妙自然的转承到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美人迟暮将军老,10位诗人把年华老去写入诗词,你喜欢哪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塞诗给人的感觉是悲凉、壮阔、深沉,更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范仲淹此词开篇写景,一步步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再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身在边疆驻守,心却是无比怀念故乡和家人,将士们的铁血柔肠也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十年前的宴会上,他只以“月白风清”四字来形容自己的概况。色调明朗,象征处境的顺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悦,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十年后用“忧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宕,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历经生活的磨难,他以虚代实,更有千钧之力。“旧曲重听”仿佛旧时,而人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位月白风清的翩翩少年了。

美人迟暮将军老,10位诗人把年华老去写入诗词,你喜欢哪首?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十分生动为我们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但当时的现实社会是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人民的水深火热,写将军老去其实是含蓄的表现在当时报国无门的无奈心里。由此可见,豪放派也会含蓄,但与婉约派的含蓄太不一样了。

《浣溪沙》元好问

芍药初开百步香,小阑幽拚隔长廊。

好花都属富家郎。

此乐莫教儿辈觉,老夫聊发少年狂。

高烧银烛照红妆。

元好问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就是那位为大雁作词:“问天下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而闻名的词人。但来看这首词,不禁要笑出声来,仿佛看到了一个“老顽童”,半夜背着儿孙点烛在镜子前打扮自己的场景。面对老去,这种心态还是很好的。

美人迟暮将军老,10位诗人把年华老去写入诗词,你喜欢哪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