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城的歷史變遷,你想要知道的這裡都有!

平阳县城的历史变迁,你想要知道的这里都有!

平陽縣城

平阳县城的历史变迁,你想要知道的这里都有!

西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在安固縣(今瑞安市)橫嶼船屯設始陽縣,不久改名橫陽縣,治所在今海西鎮仙口村,有無城池,吳承志說不可考。東晉太寧元年(323年),橫陽縣改隸永嘉郡時,築縣城,在今昆陽鎮。宋代平陽縣令陳容有“前分雙鳳翅,後列兩蛾眉”的佳句,左仙壇山,右崑山,對峙其前,如一對鳳翅;鳴山、石塘擁障於後,似一雙蛾眉,描寫的就是縣城形勝。

縣城東面仙壇山又名東門山,海拔237.3米;西面崑山又名九凰山,海拔294米。平陽縣城就位於東、西兩山之間的山麓洪積扇上,呈西北-東南向的橢圓形,“南北斜長,東西差縮”。城區地勢南高北低,南面海拔8.4米,北面海拔5米。當時城垣“週一裡,高一丈二尺,厚八尺”,即城牆周長576米,高3.84米,寬2.56米,城區用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31畝)。雖然當時平陽縣城的規模極小,但它是溫州最早修建城牆的一個行政中心。

平阳县城的历史变迁,你想要知道的这里都有!

元代曾下令禁止各地修築城牆,平陽縣城的城牆一度被拆除。元至正中(大概在1357、1358年),州守周嗣德重築縣城,城垣規模增至“週三裡八十步,高一丈三尺,厚一丈三尺”,即周長1856米,高和寬都是4.16米,城區面積增至18萬平方米(270畝),這比舊縣城面積擴大了近9倍。新城垣建成後,不久即毀於寇亂。

明洪武七年(1374年),守禦千戶繆美增築。這次修築的城垣“週六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六尺,面闊九尺,趾廣一丈三尺,廣一百丈,袤二百五十八丈,堞五百八十口”,即城牆周長2022米,高5.12米,頂寬2.88米,基寬4.16米,城區南北長258丈,東西寬100丈,城區面積約26.42萬平方米(396畝)。明代城內有街道12條,巷17條,縱向從南門到北門是南門街-大街(今解放街)-市心街,全長850米,寬5米;橫向有白石河街、東門街、縣前頭(今縣前街)、雅河街、司后街(今城隍路)等。明清時代,白石河是平陽城內東西走向的主要河道,河畔有白石河街,解放初填塞後,白石河街與西門外的白石街連在一起,現在通稱白石街。

平阳县城的历史变迁,你想要知道的这里都有!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知縣何子祥捐出自己的薪水重修縣城。那時縣城四城門,東曰挹仙門,與神仙道教有關,通仙壇山;南曰通濟門,出城門,過縣前南吊橋,上嶺門北坡,至通福門培風閣下,到坡南;西曰登瀛門,通沙崗,宋時西門一帶有十八士登科,故得名,與科舉儒學有關;北曰迎恩門,通瑞安,朝向北方的朝廷。全城有4座城樓、3個水門、6座敵臺、1座譙樓。4座城門之外建有甕城(又稱月城),均設吊橋,經吊橋出入。吊橋4座,東稱長青橋,南稱普濟橋,西稱白石橋,北稱永安橋。此外,還加挖濠河(即護城河),東濠河和北濠河都是寬五丈,深二丈;南濠河寬七丈,深三丈;西濠河寬七丈,深二丈。

道光十七年(1837年),知縣廖重機率邑人潘學柔等再修,高一丈八尺,堞六百四十二口。之後時壞時修,到民國前期,縣城基本上保持原貌。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二月,因日機轟炸,便於居民疏散,縣政府下令拆除城牆,先拆城門和月城,後拆城牆。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三月,全部拆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