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囚被流放後結局如何?

古代女囚被流放後結局如何?

唐代以前,女囚一般會被流放到南方,比如說嶺南地區。天涯海角,其實就是當年流放犯人的地方。而當時的嶺南,也就是兩廣地區,煙瘴瀰漫,沼氣充盈,到處都是毒蟲猛獸。

古代女囚被流放後結局如何?

當地百姓又屬於野蠻未開化的。所以,那些女囚去了,那就是九死一生啊。而到了宋代以後,流放女囚的地方又增加了。像什麼寧古塔啊,幽州啊,甚至韓國啊,都成了流放地。對,你沒看錯,韓國也曾是我們流放犯人的地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就曾把陳友諒的兒子和他的媳婦兒發配到了高麗。

古代女囚被流放後結局如何?

據說陳友諒的媳婦到了那兒不久就死了,一來是因為水土不服,導致生病了,而當地又缺醫少藥,生了病就只能等死。二來是因為她過度操勞,整日裡洗衣做飯,過勞死!當然,也許還有別的原因,那咱就不知道了。總之,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流放制度的日益規範,女囚的結局也多了起來,除了洗衣做飯,還有了多種可能性。

明朝的《大明律》中就明確規定,婦女除非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一般的流放犯,一律交丈夫或親屬收管。請注意,這裡只是限制了這些女囚的人身自由,但並不讓她們去監獄。為啥?因為女囚一旦進了監獄,就會受到各方勢力的欺負,其結局往往異常悲慘。

古代女囚被流放後結局如何?

所以,明清時期的女囚,被流放後,依然能與親屬待在一起,盡到一個女子該盡的本分。當然,這是她們能做的第一件事。那除此以外還能做啥呢?在《紅樓夢》中我們發現,女囚還有可能會成為獄卒等的家奴,雖說地位低了點,但做家奴總比死了強。而且,做了家奴後,如果表現好,說不定還能上位呢!

古代女囚被流放後結局如何?

各位,古代女囚被流放後結局如何?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禁足家中,或者成為家奴外,最多的還是第三種,就是飽受摧殘,最終走向死亡,或者被賣到了青樓。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裡就暗示過這種結局。他寫了個名叫伍秋月的女子。她做鬼後來到了陰間,被關進了監獄。獄卒對她百般刁難、折磨。還說進了這裡,你還想當什麼貞潔烈婦啊!

另據史料記載,乾隆時期,平陽縣有個縣令叫朱樂,他曾在一年時間內,將三個女子判了流放罪。有個叫諸錦的衙役,便與朱樂商量,用極其低廉的價格將這三名女子買下,打扮一番後,高價賣給了青樓。後來這朱樂乾脆與諸錦合謀,故意錯判案子,將一些女子重判,然後再悄悄賣掉。各位,古代女囚的結局,大概就這麼三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