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新疆:左宗棠(10)

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但對左宗棠而言,最輝煌的是收復了六分之一的國土,這不但是他個人的榮耀和驕傲,更是國家之福。

浙江巡撫、左宗棠的老友楊昌睿在清廷恢復新疆建省後到西域,所到之處,楊柳成蔭,鳥鳴枝頭,人來車往,百業興旺,當即吟出一首《恭誦左公西行甘棠》: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收復新疆之後,左宗棠曾專門到福建林則徐祠拜謁,在林公像前默默悼念,他沒有忘記完成這一使命是林公當年的囑咐和期待,他甚至以陶澍、林則徐的繼承者自居,在陶林二公祠寫對聯:三吳頌遺愛,鯨浪初平,治水行鹽,如公皆不朽;卅載接音塵,鴻泥偶踏,湘間邗上,今我復重來。

縱觀左宗棠的一生:1851 年(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後,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為抗拒太平軍多所籌劃。

1856 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佔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

1860 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在湖南招募5000 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

1861 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1862 年(同治元年),組成中法混合軍,稱" 常捷軍" ,並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

1864 年3 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論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1866 年2 月攻滅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

鎮壓太平天國後,倡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

1865 年,升任閩浙總督。

1866 年(同治五年),已順利剿除太平天國餘部的他,非常厭倦經年的戰事,剛想脫身,好好休息,卻突然接到調督陝甘鎮壓捻回的命令。他自知西征艱阻萬分,人人望而卻步,但願意一力承擔,為朝廷分憂。在家書中,他說:" 吾移督關隴,有代為憂者,有快心者,有料其必了此事者,有怪其遲久無功者,吾概不以介意。天下事總要人幹,國家不可無陝甘,陝甘不可無總督。一介書生,數年任兼圻,豈可避難就易哉!"

對左宗棠如此勇於擔當,曾國藩曾以欽佩之心對人說:" 此時西陲之任,倘左君捨去,無論我不能為之繼,即起胡文忠於九原,恐亦不能為之繼也!" (陳其元:《庸閒齋筆記》)

同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准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又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旋改任陝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

一年後,福州船政局(又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

1867 年,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率軍入陝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鎮壓了陝甘回民起義,並助胡雪巖拿到了象徵著慈禧太后近臣的黃馬褂。

陝甘任間,左宗棠繼續從事洋務,創辦蘭州製造局( 即甘肅製造局) 、甘肅織呢總局( 即蘭州機器織呢局) ,後者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1871 年7 月,沙俄武裝強佔伊犁;1872 年6 月,阿古柏在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車、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懸掛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旗併發行貨幣;1874 年,日本國入侵臺灣。

在這種局勢下,清廷內部爆發" 海防" 、" 塞防" 之爭李鴻章等認為兩者" 力難兼顧" ,主張放棄塞防,將" 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 。左宗棠力表異議,指出西北" 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 ,尤其招致英、俄滲透。

1874 年5 月,左宗棠以64 歲的高齡,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4 月,左宗棠坐鎮甘肅酒泉,收復新疆戰役打響。

1876 年,指揮多路清軍討伐阿古柏,次年1 月佔和闐(今和田),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阿古柏在絕望中服毒自殺。左宗棠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收長治久安之效。

1879 年中俄伊犁交涉時,抨擊崇厚一任俄國要求,輕率定議約章,喪權失地,主張" 先之以議論" ," 決之於戰陣" 。

1880 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肅州抵哈密坐鎮,命令三路大軍並進,徹底擊潰了阿古柏殘餘勢力,收復大片國土。

1881 年初,中俄《伊犁條約》簽定,中國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兩岸領土( 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和北面的齋桑湖以東地區卻被沙俄強行割去) 。左宗棠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左宗棠在新疆期間,為保證軍糧供給,發展地方經濟,曾大力興辦屯墾業,其功績遺澤至今。

1881 年夏,調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1883 年(光緒九年),法國侵略越南,清廷諭令李鴻章前往廣東督辦越南事宜,李鴻章不僅不願去,還向人抱怨說:" 若以鄙人素尚知兵,則白頭戍邊,未免以珠彈雀,樞府調度如此輕率,殊為寒心。" (《李鴻章全集》)

可是,左宗棠則不同。他看到李鴻章甩手不幹,樞部束手,就調兵遣將,自請赴滇、粵督師。七十二歲高齡了,還雄心不已,壯懷激烈。這就是左宗棠,一個清王朝的" 孤忠可託" 之臣。然而,造化弄人,左宗棠對外積極主戰,在中法戰爭前線,臨死前,他還連呼" 娃子們出隊,出隊,我還要打" ,卻始終未得一戰;而李鴻章最怕對外作戰,偏偏讓他碰上中日甲午戰爭,結果聲名掃地,為世人所唾罵。有人據此評論左福命較優,其實不盡然。楊昌濬曾恭維左宗棠說:" 洋人怕中堂。" 左答曰:" 此言那可靠。我初以四品京堂打浙江長毛,非他們怕我。打陝甘回子,打新疆回子,都非他們怕我。還是要打,怕是打出來的。" (秦翰才輯錄《左宗棠逸事彙編》)

1884 年6 月,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發動突然襲擊,福建水師全軍覆滅,左宗棠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1 月抵福州後,積極佈防,並組成" 恪靖援臺軍" 東渡臺灣。

1885 年(光緒十一年)7 月27 日清晨,74 歲的左宗棠停止了最後的呼吸。這個擁有" 二等恪靖侯、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一等輕騎都尉、賞穿黃馬褂、兩江總督、南洋通商事務大臣" 等七個頭銜, 風光了半生的男人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

對於左宗棠的一生評價,世人有褒有貶,可左宗棠曾過自我評價,那就是對自己所做的輓聯: 

上聯:慨此日騎鯨西去,七尺軀委殘芳草,滿腔血灑向空林。問誰來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掛寶劍枝頭,憑弔松楸魂魄,奮激千秋。縱教黃土埋予,應呼雄鬼;

下聯:倘他年化鶴東歸,一瓣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現出金身。願從此為樵為漁,訪鹿友山中,訂鷗盟水上,消磨錦繡心腸,逍遙半世。惟恐蒼天負我,再作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