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監犯了錯怎麼懲罰?枷號、鍘草、流放、憋死、凌遲……

清朝皇宮中的太監,其實日子很不好過,除了一小部分總管太監榮華富貴之外,大多數的底層太監,都非常的悲慘。本文我們就簡單看看,太監要是犯了錯,一般會怎麼懲罰。

清朝太監犯了錯怎麼懲罰?枷號、鍘草、流放、憋死、凌遲……

清朝太監,前排右側為李蓮英

明朝是太監的鼎盛時期,皇宮外經常有自宮者請求入宮,崇禎末年的時候,宮內的太監能達到90000人之多。但是當清軍入關之後,清朝統治者意識到太監的巨大危害,於是嚴格控制太監的數量。

順治年間,宮中的太監有一大部分是明朝遺留的老太監,數量下降到9000人左右。到了乾隆五十八年,內廷統計共有太監2605人;嘉慶三年,共有太監2675人;到了道光二十三年,宮內太監共有2216人;同治十三年,共有太監1596人;光緒十三年,宮內共有太監1693人……

清宮太監數量遠少於明朝,一方面是統治者有意控制數量,另一方也是規矩太嚴的原因。

明朝有自宮者主動要求入宮,這種情況到了清朝越來越少。很多太監選擇去各王府當差,規矩少,待遇好。最後導致宮內太監不夠用,需要王府進貢才行。《清宮遺聞》記載,“乾隆末年,宮中太監時不敷用,因取之各王公大臣家。”

太監一旦進宮,就彷彿進入了牢籠一般。清宮太監分工明確,等級分明。除了十多位總管太監和一百多人的首領太監外,大多數太監都備受壓迫。大太監可以隨意辱罵、毆打底層太監,剋扣他們的銀錢,作威作福。


更關鍵的是,本來就壓抑苦悶的太監,稍不留神就會犯錯,等來嚴厲的懲罰。有學者研究總結了一些太監規矩,本文挑一些給大家看看。

清朝太監犯了錯怎麼懲罰?枷號、鍘草、流放、憋死、凌遲……

影視劇裡的太監

先說幾條懲罰不太重的,比如按規定宮中太監“不許外出聽戲、飲酒”,發現有違反者,杖責一百,枷號一個月,安排到外圍當差。太監按規定出宮辦事,趁機享受一下,除非是權勢熏天的大太監才敢。

太監參賭,第一次被發現枷號三個月,重打四十板,直接安排到東、西陵當差;若發現第二次參賭,即可判處絞監候。

太監在宮中偷釣魚蝦,一旦被發現,枷號一個月。到日子之後再重打四十板,然後發往吳甸鍘草三年。要是第二次違犯,就要枷號兩個月,發往黑龍江為奴,十年之後才準回來。

此外,宮中的防火、值班、外出辦事、砍伐樹木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有非常嚴格具體的規定,一旦犯錯,打板子枷號是最常見的懲罰。

如果犯錯稍微有點嚴重,就會被髮往吳甸鍘草。鍘草的工作極累,甚至還有戴著重重的木枷工作的,其痛苦可想而知。更關鍵的是,鍘草就屬於短期的發配流放,缺衣少糧。很多太監受不了,只能偷偷逃跑,結果很快就被抓回來,再重重懲罰。

更嚴重的,那就是發配邊疆,一般發往黑龍江給官兵為奴,雖然大多都規定有年限,不過在當時的條件下,能活著從黑龍江回來的,寥寥無幾。


清宮對待太監,從不手軟,被處死者眾多,花樣手段也多。

清朝太監犯了錯怎麼懲罰?枷號、鍘草、流放、憋死、凌遲……

影視劇裡的安德海

因為在太監被閹割的時候已經捱過一刀,所以即便死刑,一般也不會“再來一刀”。犯錯的太監,會有別的死法。

比如,“無故持刃入殿,或假裝瘋病,或酒醉肆意胡鬧者,處以絞監候”、“欲行自縊自盡,經人救活者,處以絞監候”。所謂絞監候,就是判了絞刑,到了秋審、朝審之後,再看情況是否執行。實際上,因為對太監管理嚴格,想逃脫並不容易。比如康熙三十三年,太監錢文才打死普通百姓徐二,處以絞刑,康熙專門發諭旨:“凡太監殺人,斷不可宥,尤宜加等治罪……爾等記之,至秋審時勿令倖免。”

實際上,死罪當中的絞監候,還屬於比較仁慈的死法,至少留了全屍,而且不屬於虐殺。杖斃就屬於比較痛苦的死法,被活活打死。乾隆二十八年,太監趙進祿在宮內放火,偷竊衣服妄圖逃跑,乾隆當即下令,把趙進祿押往德勝門外杖斃。

清末處死太監,還有一種常見的酷刑,那就是“氣斃之刑”。慎刑司負責執行,劊子手會把犯人固定好,然後用棉紙溼水,貼到犯人的口鼻之上,連貼七層,窒息而死。這種處刑方式,會給犯人帶來極端的恐懼,絕對屬於“虐殺”。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光緒和珍妃宮中的三十多名太監,就是被慈禧這麼處死的。

當然,也有對太監動刀的。嘉慶十八年,天理教造反。林清領導教眾攻入了皇城,讓嘉慶帝十分憤怒。事後嚴查,太監劉得財、劉金、王福祿、楊進忠等人,裡應外合,給造反者開門領路,罪大惡極。事後,牽扯進來的太監全部被凌遲處死。

清宮規矩多,懲罰嚴厲,所以大多數太監都老老實實,不敢越雷池一步。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清朝統治者吸取了明亡的教訓,不敢讓太監得勢。《國朝宮史》中記載了乾隆皇帝的一段話:“我朝列聖家法事事超越往古,而內庭法制尤為嚴密。世祖章皇帝御位之初,即立鐵牌於內務府,永禁內監不得干預朝政,迄今百有餘年,從無一人能竊弄威福者,固由於法制之整肅,而實由於君德之清明。”

所以實際上,因為管理嚴格,清朝的太監確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沒有像明朝那樣,引起什麼大的禍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