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是一种病,得治

我喜欢读书,是小学就开始的;但喜欢淘书,是从高中开始的。

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我跟着我妈在新华书店买了三本书----《骆驼祥子》、《雷雨》、《三国演义》。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买书(那时候还没有“淘”这个说法)。把书买回来后,爱不释手,只能自己碰,别人碰不得。感觉被自己捧在手中的书就是我的整个世界。那时候经济条件有限,买了这三本书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买过书了,而这三本书也被我翻过来倒过去读了很多遍。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三本书的封面和厚度,只是他们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淘书是一种病,得治

高三的时候,我买了一本《鲁迅全集》,是一本夕阳红色的封面。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鲁迅,也只喜欢鲁迅,每次写作文都刻意用鲁迅的风格,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当年某一次考试作文引用的“不说。。。也不说。。。单是。。。”这个句型还得了高分,还被老师表扬。《鲁迅全集》我每天都读,只可惜他也不在我身边了。

那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家里面堆满了从小学到高中我读过的书和课本,我妈一直给我保存在几个纸箱子里,舍不得卖,说万一以后还要再用。上大学的我还嫌父母思想落后,说“我都读大学了,还留着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干嘛,赶紧卖了吧,留着占家里地方,再说即使以后用,那课本也不一样了”。就这样,我妈把我从小学读过的书都卖给了收废品的,可能当时卖了十几块钱。但现在想想,如果那些书还留着,是多好的回忆和记忆呀。我发现小的时候总是什么也不珍惜,长大了就变得怀旧和舍不得了。

淘书是一种病,得治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有说到淘书。现在,已经参加多年工作的我,还会时不时的、习惯性的去书店或者在网上淘淘书。只要是进去书店,很长时间都出不来,尤其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一定是如获至宝,欣喜若狂,然后拿在手里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生怕这个也被别人喜欢。买回来以后,当天一定要看,且不外借。有一次我在网上买了一本《欧洲极简史》,是一本极普通的新书,不属于绝版。上班午休中间我翻看着,我的领导看见后觉得这书不错便向我借两天看看,碍于同事关系,我借给她了,结果她迟迟也不还,直到最后也没还给我,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带书到公司了。虽说这本书现在到处能买得到,但是我还是不习惯自己喜欢的书被别人借走不还,直到现在这件事我还记得。所以,我感觉我对我买的书的感情不同于其他物品。

对于两本的一样的书,比如两本都是《堂吉诃德》,我会根据书的排版、字体、封面设计、插图、译者、出版社等因素,从中挑一本自己喜欢的,感觉符合自己品味的进行购买、收藏。所以我现在特别在意书的出版社、设计和译者。

淘书是一种病,得治

现在,我慢慢又发现,收藏旧书是一件有趣、开心的事情。我现在一有时间就去旧书店泡着,在里面找自己想要的旧书。我认为在里面淘的最好的书是一本《金梅瓶人物大全》和日文版的《毛泽东选集》,这两本在网上也难买的到。当时我正在学习日语,正在读《金瓶梅》,所以,看到这两本书我立即买了下来,现在还经常翻一翻,常常能带来不一样的知识。

总之,淘书是我的一个爱好,我现在收藏的书也有400多册了,家里的客厅卧室有两个大书架。现在的我还正在着手做回收旧书的工作,主要是想逼着自己多读书,也可以以书会友,结交更多的朋友。

淘书虽是一种病,但对我来说,没得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